4)影像采集条件,一般分别于注射后1h、3h、6h、24h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脑脊蛛网膜下隙显像。脑室显像一侧侧脑室注入显像剂后几分钟,除对侧侧脑室不显影外,全脑室系统均显影,并迅速到达基底池。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CSF系统显像是检测和定位CSF漏理想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间断性CSF漏。......
2023-12-07
5.4 肾上腺显像
5.4.1 肾上腺皮质显像
【原理】 胆固醇是合成皮质激素的原料,能被肾上腺皮质细胞摄取,摄取胆固醇的速率和数量与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相关。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静脉注射后,可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检查前3 d开始口服复方碘溶液,3次/d,5~10滴/次,直到检查结束,以封闭甲状腺。检查前1周开始低胆固醇饮食并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避孕药等可影响肾上腺皮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显像前一天晚上,要服用缓泻剂以清洁肠道。
(2)显像方法
1)常用显像剂是131 I-碘代胆固醇,成人剂量37 MBq(1 mCi)/1.7 m2,儿童酌减。显像剂要缓慢静脉注射,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轻微,无须特殊处理。
2)注射显像剂后分别在第3、5、7、9日进行后前位双侧肾上腺区平面显像,选择高能准直器,能峰364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k。
3)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其目的是鉴别诊断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腺瘤。此试验宜在常规显像后1个月进行,在注射显像剂前2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每次1~2mg,每天4次,直至检查结束。显像时间和方法同常规显像。
【注意事项】 胆囊有时显影,在后位显像时易误认为右侧肾上腺,须注意区别,并要注意排除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图像分析和结果判断】
(1)正常影像 双侧肾上腺位置出现稀疏的放射性分布。
(2)异常影像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提前显影、肾上腺摄取显影剂增高或体积增大、异常显影且持续增强或在肾上腺以外区域出现异常的浓聚灶等。
【临床应用】
(1)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 多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
(2)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诊断 单侧肾上腺皮质显影、一侧腺体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另一侧腺体或肾上腺区域外异常显影,多提示腺瘤。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均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进行鉴别。
(4)异位肾上腺的定位 在正常肾上腺以外部位出现显影剂聚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肾上腺皮质癌。
(5)移植肾上腺组织存活的监测(略)。
(6)肾上腺皮质癌及转移性皮质癌的辅助诊断 当其他影像提示一侧肾上腺有肿块,而显像表现为患侧不显影、健侧显像正常时,提示皮质癌可能性大;伴有肾上腺区域以外(如肺、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聚集时,则提示出现转移。(www.chuimin.cn)
5.4.2 肾上腺髓质显像
【原理】 间位碘代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类似,可选择性作用于肾上腺能神经元受体,因此可聚集在富含神经元受体的肾上腺髓质内。因此利用131 I或123 I标记的MIBG可显示富含神经元受体的肾上腺髓质等组织。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检查前3 d口服复方碘溶液,每天3次,每次5~10滴,直到检查结束,以封闭甲状腺。检查前1周停用酚苄明、利血平、苯丙胺、可卡因、苯丙醇胺、6-羟基多巴胺、胰岛素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显像前一天晚上,服用缓泻剂以清洁肠道。
(2)显像方法 ①常用显像剂是131 I-MIBG,剂量37~74 MBq(1~2 mCi),儿童酌减。缓慢静脉注射,一般注射时间要超过30 s。②注射显像剂后分别在24 h、48 h和(或)72 h进行后前位双侧肾上腺平面显像,选择高能准直器,能峰364 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 k。当疑有异位嗜铬细胞瘤或转移灶时,可行全身显像或断层显像。
【注意事项】
(1)少数嗜铬细胞瘤因摄取显像剂较少,可以不显影,导致假阴性结果。
(2)患者服用某些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的药物或瘤体较小也影响显像的阳性率。
(3)肾上腺以外出现异常浓聚灶,应注意排除心脏、肝、脾以及肠道放射性聚集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4)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泻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
【图像分析和结果判断】
(1)正常影像 正常人的肾上腺髓质多不显影,少数人可显影,但双侧肾上腺髓质影像小且不清晰,双侧大致对称。
(2)异常影像 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多提示增生;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则多提示嗜铬细胞瘤;在肾上腺区域以外出现异常浓集灶,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可提示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临床应用】
(1)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定位131I-MIBG显像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即可作出诊断。
(2)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诊断和定位转移部位多见于腹主动脉旁、肝、腹膜后、胸腔或骨骼等,在131I-MIBG显像出现上述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集灶,可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3)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后随访131I-MIBG显像可用于探测病灶的治疗效果及有无复发等。
(4)肾上腺增生的辅助诊断 肾上腺增生常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
(5)其他 肿瘤的辅助诊断 131 I-MIBG显像亦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甲状腺髓样癌等的诊断。
有关实用临床核医学诊疗技术的文章
4)影像采集条件,一般分别于注射后1h、3h、6h、24h进行前位和后位全脑脊蛛网膜下隙显像。脑室显像一侧侧脑室注入显像剂后几分钟,除对侧侧脑室不显影外,全脑室系统均显影,并迅速到达基底池。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CSF系统显像是检测和定位CSF漏理想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间断性CSF漏。......
2023-12-07
异位胃黏膜显像是诊断该病的特异检查方法。静脉注射99m后,异位胃黏膜很快聚集99m而呈现放射性浓聚影像,腹部除胃以外的其他部位则呈低放射性分布,据此可特异性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存在。当注射入99m后,被病变局部的异位胃黏膜壁细胞所摄取,故可显像而作出诊断。......
2023-12-07
静脉注入的放射性胶体颗粒约85%被库普弗细胞吞噬,从而使肝实质显影;其余15%则被脾和骨髓等的巨噬细胞摄取。根据肝内显像剂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肝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2)99m Tc-植酸钠植酸钠本身不是胶体颗粒,而当它经静脉注入体内后,与血中钙离子螯合形成不溶性的99m Tc-植酸钙胶体,可以被肝的库普弗细胞吞噬而显像。......
2023-12-07
将每个心动周期时段的放射性计数叠加起来,形成收缩期、舒张期不同时段的心肌灌注图像。常用的显像剂与心肌灌注相同。心率变化太大或心律不齐频繁者不宜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3)可逆加不可逆性灌注缺损运动负荷或双嘧达莫介入显像出现局限性稀疏或缺损区,延迟显像原稀疏或缺损区范围缩小,见于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严重缺血。......
2023-12-07
这种显像方式称为V/Q显像。V/Q显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在不具备133Xe肺通气显像设备的核医学科,多采用这种V/Q显像方法。这种不匹配改变多见于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其他病因引起的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纵隔肺门占位以及其他胸肺肿瘤、肺动脉发育不全等患者,其V/Q显像也可呈不匹配改变。......
2023-12-07
如果在三时相骨显像的基础上加做24 h的静态影像,则称为四时相骨显像。3)延迟相同静态骨显像。在疾病早期,股骨头部位因血供中断,故在三时相骨显像上均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减低,周围无浓集反应。而骨显像则可在早期灵敏地查出异常,特别是三时相骨显像。其特征是在三时相骨显像的血池相显示局部血流增加,在延迟相的骨折部位出现卵圆形或梭形的放射性浓集区。一般采用三时相骨显像方法进行鉴别。......
2023-12-07
随着PET-CT显像技术的成熟,骨代谢显像在临床上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骨代谢显像主要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和全身探测骨转移癌。在鉴别病灶性质方面,骨代谢PET显像有其长处,Dehdashti等报道20例伴骨骼病变的患者进行FDG-PET检查,采用SUV2.0作为判别阈值,可正确鉴别出14/15恶性病变和4/5例良性病变。评价治疗反应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常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