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实用临床核医学诊疗技术:肾上腺显像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用临床核医学诊疗技术:肾上腺显像方法及注意事项

【摘要】: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静脉注射后,可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检查前1周开始低胆固醇饮食并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避孕药等可影响肾上腺皮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异位肾上腺的定位在正常肾上腺以外部位出现显影剂聚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肾上腺皮质癌。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泻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即可作出诊断。

5.4 肾上腺显像

5.4.1 肾上腺皮质显像

【原理】 胆固醇是合成皮质激素的原料,能被肾上腺皮质细胞摄取,摄取胆固醇的速率和数量与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相关。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静脉注射后,可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检查前3 d开始口服复方碘溶液,3次/d,5~10滴/次,直到检查结束,以封闭甲状腺。检查前1周开始低胆固醇饮食并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避孕药等可影响肾上腺皮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显像前一天晚上,要服用缓泻剂以清洁肠道。

(2)显像方法 

1)常用显像剂是131 I-碘代胆固醇,成人剂量37 MBq(1 mCi)/1.7 m2,儿童酌减。显像剂要缓慢静脉注射,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轻微,无须特殊处理。

2)注射显像剂后分别在第3、5、7、9日进行后前位双侧肾上腺区平面显像,选择高能准直器,能峰364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k。

3)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其目的是鉴别诊断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腺瘤。此试验宜在常规显像后1个月进行,在注射显像剂前2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每次1~2mg,每天4次,直至检查结束。显像时间和方法同常规显像。

【注意事项】 胆囊有时显影,在后位显像时易误认为右侧肾上腺,须注意区别,并要注意排除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图像分析和结果判断】

(1)正常影像 双侧肾上腺位置出现稀疏的放射性分布。

(2)异常影像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提前显影、肾上腺摄取显影剂增高或体积增大、异常显影且持续增强或在肾上腺以外区域出现异常的浓聚灶等。

【临床应用】

(1)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 多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

(2)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诊断 单侧肾上腺皮质显影、一侧腺体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另一侧腺体或肾上腺区域外异常显影,多提示腺瘤。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均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进行鉴别。

(4)异位肾上腺的定位 在正常肾上腺以外部位出现显影剂聚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排除肾上腺皮质癌。

(5)移植肾上腺组织存活的监测(略)。

(6)肾上腺皮质癌及转移性皮质癌的辅助诊断 当其他影像提示一侧肾上腺有肿块,而显像表现为患侧不显影、健侧显像正常时,提示皮质癌可能性大;伴有肾上腺区域以外(如肺、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聚集时,则提示出现转移。(www.chuimin.cn)

5.4.2 肾上腺髓质显像

【原理】 间位碘代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类似,可选择性作用于肾上腺能神经元受体,因此可聚集在富含神经元受体的肾上腺髓质内。因此利用131 I或123 I标记的MIBG可显示富含神经元受体的肾上腺髓质等组织。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检查前3 d口服复方碘溶液,每天3次,每次5~10滴,直到检查结束,以封闭甲状腺。检查前1周停用酚苄明、利血平、苯丙胺、可卡因、苯丙醇胺、6-羟基多巴胺胰岛素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显像剂的药物。显像前一天晚上,服用缓泻剂以清洁肠道。

(2)显像方法 ①常用显像剂是131 I-MIBG,剂量37~74 MBq(1~2 mCi),儿童酌减。缓慢静脉注射,一般注射时间要超过30 s。②注射显像剂后分别在24 h、48 h和(或)72 h进行后前位双侧肾上腺平面显像,选择高能准直器,能峰364 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 k。当疑有异位嗜铬细胞瘤或转移灶时,可行全身显像或断层显像。

【注意事项】

(1)少数嗜铬细胞瘤因摄取显像剂较少,可以不显影,导致假阴性结果。

(2)患者服用某些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的药物或瘤体较小也影响显像的阳性率。

(3)肾上腺以外出现异常浓聚灶,应注意排除心脏、肝、脾以及肠道放射性聚集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4)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泻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

【图像分析和结果判断】

(1)正常影像 正常人的肾上腺髓质多不显影,少数人可显影,但双侧肾上腺髓质影像小且不清晰,双侧大致对称。

(2)异常影像 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多提示增生;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则多提示嗜铬细胞瘤;在肾上腺区域以外出现异常浓集灶,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可提示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临床应用】

(1)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定位131I-MIBG显像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一侧肾上腺提前显影、逐渐增浓即可作出诊断。

(2)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诊断和定位转移部位多见于腹主动脉旁、肝、腹膜后、胸腔或骨骼等,在131I-MIBG显像出现上述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集灶,可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3)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后随访131I-MIBG显像可用于探测病灶的治疗效果及有无复发等。

(4)肾上腺增生的辅助诊断 肾上腺增生常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异常显影。

(5)其他 肿瘤的辅助诊断 131 I-MIBG显像亦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甲状腺髓样癌等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