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石油枯竭后的替代能源发展:别把石油太当回事

石油枯竭后的替代能源发展:别把石油太当回事

【摘要】:4.别把石油太当事在石油的地位如日中天地的今天,贬低石油的重要性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顺势而为总是比逆势而动来得简单与自然。现代社会恰好相反,战争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石油。人类社会多年来一直倡导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呼吁推动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工作。替代能源依然处于边缘的境地,石油危机的阴霾依然萦绕在旁。别把石油太当回事,这是摆脱石油依赖的第一步。

4.别把石油太当事

在石油的地位如日中天地的今天,贬低石油的重要性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顺势而为总是比逆势而动来得简单与自然。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认识显得及时而又必要。因为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辩证法无处不在,构成了这个物质世界轮回与变迁的基本法则。

石油的重要性完全是由现代人的狂热与惰性造成的,石油也并非与生俱来就如此“显贵”,在石油大规模开采利用前的上千年间,以古人的眼光来看,石油的重要性既比不上香料、美酒,也比不上铁器,更比不上食盐。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人们为争夺这些物品不止一次地诉诸过战争,而对于石油却从没有过一次。现代社会恰好相反,战争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石油。即使不是明显地为了石油,也依然晃动着石油的影子。国际石油地缘政治刀光剑影,时刻诠释着石油的价值所在,石油黑金正是现代社会对它的定义。

现代人的狂热使得整个社会下赌注般地把物质文明的一切寄托在石油上面,更不留情地说,是寄托在动植物的遗体上。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还渴望有更多的遗体来满足需求。对于石油这种方便好用的能源,人们并非不明白单一依赖的危害。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燃料时,时任海军上将温斯顿·邱吉尔就声称:“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是迄今对能源利用多样化原则最简明的阐述。。这一论述并没有过时,在100年后的今天仍然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尽管道理简单明了,但自身固有的偏见与惰性使得人们始终不愿意轻易放弃石油这种好用的能源。不用干、用尽似乎就不肯罢休,石油在人们眼里仿佛成为了能源利用领域的唯一稻草。从这个角度上看,与其说人们等待新能源的出现,倒不如说新能源在等待人们观念的改变。这种观念往往根深蒂固,使得人们难以穿越重重叠嶂而对现状做出大刀阔斧式的改变。人类社会由此越来越依赖于石油,而石油也因为人类的依赖而变得愈发被依赖,从而陷入一条不断收紧的链圈中,如此旋进,直至越拧越紧的链条最后顷刻间绷断。像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一样,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我们身处如此险境而迷途不知返,而是我们早就预感到了危机,在最需要当机立断、大步流星迎战的时候,双腿却灌满了铅。(www.chuimin.cn)

上个世纪70年代,当油价大幅飙升时,曾经有经济学家信誓旦旦地预测说,油价如果上升到40美元/桶这一警戒值,世界经济就会崩溃。而现如今,即使剔除通货膨胀汇率因素,油价也一度高过警戒值数倍,世界还不是依然存在吗?这些预言看来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这种警戒值看起来已经成为油价的常态,更成为欧佩克组织设定的油价底线,这说明全球社会对高油价的适应性与抵抗力已经大为增强。不过与此相反的是,在最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开发领域,相关的进展与结果却令人汗颜。人类社会多年来一直倡导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呼吁推动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工作。但情况并不比先前好多少。替代能源依然处于边缘的境地,石油危机的阴霾依然萦绕在旁。过去的几十年间,除了历经石油价格的数次大起大落外,人类社会面对的依然是种种竞争力不强的替代能源。人类就好比是在能源的迷宫中苦苦追寻魔棒,进而幻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撬动地球的醉汉。在迷宫中跌跌撞撞转悠丁很多圈,捡到几块石头就如获至宝。当真正从自我陶醉中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如往昔地高悬。

如果以历史的尺子来度量,现代石油工业从19世纪50年代诞生到21世纪50年代落幕,前后也就200年。尽管这一历程轰轰烈烈、精彩纷呈,但终究摆脱不了昨日黄花的落寞与黯淡,在历史的长河中,200年只不过是上帝眨巴眼的时间。而人类却狂热又偏执地将文明的大厦一步步构建,构建在石油这种只能存续上帝眨巴眼工夫的物质上面,而且为了它不惜一切地争夺,这些举动难道不是短视而且愚蠢的么?

别把石油太当回事,这是摆脱石油依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