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头盖骨同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众多古人类、古动物、古文化化石一起,成为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资料,是世界遗产中的无价之宝。战乱期间,为了保证“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国民政府决定将其运往美国。虽然几天后,弗利收到了从秦皇岛兵营送来的行李箱,但他查看后大吃一惊:“北京人”头盖骨不见了。......
2024-01-23
历史放映
北京城是中国五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规模宏伟,设施齐备,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整个城池分为四重,包括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即故宫,旧称紫禁城),号称“内九外七皇城四”,目前仅遗存有部分城楼。
北京城西临太行山脉,北倚燕山山脉,那里地处平原、山环水抱,堪称理想的建都之地。奇怪的是,当初明朝的皇帝竟把它建得走了形,这是怎么回事呢?从卫星照片看,北京城的东北、东南、西南三角都是直角,唯有西北角是一个抹角,这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收藏夹·
北京城池包括四重:外城又称“国城”,周长14千米,高7.5米~8米,有城门7座;内城又称“京城”,城墙高12米~15米,有城门9座,角楼4座,水门3处,敌台172座,城外还修筑有宽30米~60米的护城河;皇城周长9千米,有城门6座,1954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而被拆除;宫城即紫禁城(故宫博物馆),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周长3.4千米,有城门六座,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东移的都城
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过,元大都是方方正正的矩形,四角都是直角。
明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军进攻元大都,元朝灭亡了。明代将大都改名北平。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称帝后,选定北平为都城,为的是既要利用此处的地理优势,又要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的方法,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的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又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便形成了。
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堪称“星辰之都”。(www.chuimin.cn)
奇怪的城墙
北京城的形状比元大都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不是四方形,而且建成了一个“凸”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北京的内城城门包括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共九座。出现抹角的地方位于内城西北角的西直门和德胜门之间,安定门离东侧的东直门较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起来,德胜门离西侧的西直门却很远,在西北角上是没有城门的,从这一点上看,北京城缺的这一角就很明显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大抹角呢?其实,明朝早期的北京城,也大致呈长方形。到了明朝中期,即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卫,原计划增筑一周环绕北京的新城墙,但因为财力不济,结果只修了南郊一面的外罗城。至此,北京形成了特有的“凸”字形轮廓。
⊙宫城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家居住的宫殿,如今已成为中外游客驻足、瞻仰的重要景点。
为积水潭让路
至于四角城墙为什么缺了一角,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
一些学者认为,明代将大都城改名北平,为了防范蒙古军队的卷土重来,统治者放弃了元大都城空旷的北部城区,而在旧北城墙以南2.5千米一线,另筑了一道新城墙。墙上设置安定、德胜两座城门。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了城外,这样北京城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有关中国历史悬案的文章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头盖骨同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众多古人类、古动物、古文化化石一起,成为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资料,是世界遗产中的无价之宝。战乱期间,为了保证“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国民政府决定将其运往美国。虽然几天后,弗利收到了从秦皇岛兵营送来的行李箱,但他查看后大吃一惊:“北京人”头盖骨不见了。......
2024-01-23
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生前为臣,始终没有称帝,但人们都说他代汉之心昭然若揭。于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到洛阳朝见汉献帝,并以保护安全为由,挟持献帝迁都许昌。因所谓的护驾有功,献帝拜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那么,曹操为什么不踢开最后一道障碍,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呢?不夺帝位,只是曹操的一个战略方针,拥有实质上的帝权,比称帝更容易获取名声和实惠。......
2024-01-23
郑和宝船模型⊙位于今福建长乐市闽江口,仿照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模型制作的。郑和宝船什么样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修建的太和殿和天坛,至今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等史料中,能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
2024-01-23
由于骄傲自满,农民政权很快腹背受敌,遭到名将吴三桂和清军的围攻,李自成也在兵败后神秘失踪。吴军和清军联手将李自成击溃。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可是,左良玉却没多久就病死了,这就使李自成失去了盟友。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神秘失踪了,他究竟是被人杀害了还是逃走了?另外,考古学者丘陵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军师宋献策引诱开了清军,而李自成则从襄阳南下,逃到了粤北金城山。......
2024-01-23
故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对外扩张。在他所营建的众多离宫之中,阿房宫不过是最大的一座罢了。秦始皇奴役六国的百姓来兴建阿房宫,又驱遣六国的女子,乘车辇来此,整日伴随在他周围,成为秦国的宫人。六国的珍奇异宝被抢掠到阿房宫,堆积成山。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因爱妾虞姬遭秦氏侮辱,为泄其愤,杀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可是,在阿房宫遗址0.35平方千米的勘探范围内,却没有发现一丝焚烧的迹象。......
2024-01-23
整座石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碑身没有一个字,故被称为“泰山无字碑”。人们推测泰山无字碑就是此时立成的。如果找一块同样为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作为对照的话,就会看出明显的差别:有字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146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关于泰山无字碑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除非人们找到确凿的证据。......
2024-01-23
只是它们大部分都没有头,它们的头到底哪里去了?第二天,工作人员经过逐一接对,终于在乾陵找到了石像的身子。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80多万人死亡。专家们推断,关中大地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就算遭遇了地震,为什么只有脑袋被震掉了呢?专家分析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可是,脱落的脑袋去了哪儿呢?......
2024-01-23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曹植忧思甄氏所作,记载了一段悲戚的爱情。为了弥补作为父亲的失责,伏羲氏封女儿为洛神。这一洛神形象十分饱满,她顾盼中流露着无限的忧郁和无尽的哀伤,让人们觉得这位女子绝不是一个神话人物,而是一个真实人物。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下令将《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不过,他们只是口头上的声讨,谁也不能够拿出证据,证明《洛神赋》中的女子不是甄妃。......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