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丰田管理:哈佛揭示激励员工的7方法

丰田管理:哈佛揭示激励员工的7方法

【摘要】:“三顾茅庐”充分显示了刘备在用人上的一个“诚”字。因此,目标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心理引力,它引发和激励员工为自己企业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法国企业界有一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花旗集团有一条这样的经营格言:“我最信奉的是员工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应该让他们明白这并不会导致恶果。真正能够导致恶果的,是犯了错误却竭力加以掩盖。但是如果员工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总是犯错误,你就应该让他们去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这一管理学的新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实践证明,员工的力量是企业生命力的来源。如果不懂得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激励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企业将不能够长久生存。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已经懂得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长久的实践中,管理界逐渐形成新的管理理论,不断总结新的管理经验,基本形成了以下七大激励员工的方法:

1.信任激励法

渴望获得信任是每个人的需求,因为信任让人感觉受到尊重,让人增强自信心。所以,信任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进而,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的基本信任做润滑剂,不然社会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运转。干部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要能够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凝聚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都是非常有利的。

企业也一样,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要体现在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发扬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上。不仅如此,企业管理者对下属、对员工的信任还必须体现在平等待人,尊重员工的劳动、职权和意见上。在职权分配上,对员工的信任体现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在人才管理的方面发人深省的故事,那就是刘备的“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充分显示了刘备在用人上的一个“诚”字。正是这个“诚”字,让诸葛亮可以大展才华,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放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职务激励法

职务激励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能够挖掘和发现人才。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要有识才的慧眼,千万不能因领导者自身的私利,而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在发现有德才兼备、会管理、善用人、能够开辟一个部门新局面的可造之才时一定要加以利用。

美国管理协会认为,一个熟练的工人如果要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则必须对所操作机器的性能、参数、技术要求有详尽的了解。同样,要成功地实施项目管理,则必须对项目人员有较为详尽和准确的了解。

只有识人才能够有效用人,这是职务激励法最关键的部分。真正有用的人才得到信任与重用,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会后,必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职务激励要以企业先进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依托,进行严格的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才能最终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3.知识激励法

知识可以使一个人产生强烈的上进心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知识对一个人的刺激与鼓励更是不可小觑的。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企业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与员工知识结构老化、不合理。这就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变“一时一地”的学习,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可以组织员工采取自学和进行职业培训,从而使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企业甚至可以让各类人才脱产学习、参观考察、出国深造以进行激励鼓舞。当员工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自信心得到加强、个人斗志得到激发,企业的整体创造力就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4.情感激励法(www.chuimin.cn)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具有对情感的渴求,情感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可分为利它主义情感、好胜情感、享乐主义情感等类型。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满足员工各方面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尽量满足职工物质生活的需求,还要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多关心员工的生活,让他们说真话,用真情打动他们。提高一般员工和各类人才的情绪控制力和心理调节力。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精神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普遍有一种挫折感、波折感。企业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不仅要为员工个人找到经济来源,还要为员工的精神建设负起社会责任。反过来,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企业内部具有正常、良好、健康人际关系,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团结融洽,便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5.目标激励法

所谓目标激励,是指利用对胜利感的强烈需求,给员工树立适当的目标,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目标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心理引力,它引发和激励员工为自己企业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有位哲人说:“目标和起点之间隔着坎坷和荆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能用奋斗去统一;困难,会使弱者望而却步,却使强者更加斗志昂然;远大目标不会像黄莺一样歌唱着向我们飞来,却要我们像雄鹰一样勇猛地向它飞去。只有不懈地奋斗,才可以飞到光辉的顶峰。”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启发员工对高目标的追求,才能激起员工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利用目标激励时,还要正确处理企业的大目标与小目标、企业的整体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对员工的目标考核和评价上,要求按照德、能、勤、绩标准对人才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定性、定量、定级,做到标准规范、奖罚分明。

6.荣誉激励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有对自我肯定、受尊敬、争取荣誉的需要。企业如果能够对一些工作表现突出、人际关系良好、拥护企业文化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被肯定、获得了尊敬与荣誉,便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人对尊重与荣誉的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它对人所激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利用荣誉激励法,启发员工、工作团队的荣誉感,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奋斗激情。

7.行为激励法

所谓的行为激励就是以目的对象富有情感的行为来激励员工,从而达到激发其积极性的作用。现代心理研究显示,人的情感与行动是相互支配的,一方面人的情感总受行动的支配,另一方面,来自外界的精神激励又将反过来支配人的行动。所以,我们常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要挖掘并树立企业内部的典型人物作为榜样,以激发员工们的情感,引发他们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整体向更远大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