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刺探到鲁仲连联合各国抗秦,很快撤兵了。可惜,社会上愿意当功成身退的豪杰的人太少,想做分文必争的商人的人又太多!......
2023-10-29
十一 秦王政闻秽事逼死“仲父”
秦王政赴雍都加冠之前,在立案秘密追查嫪毐“宫闱秽事”时,案情已牵连到相国吕不韦。嫪毐是在吕不韦的密谋之下入宫侍奉太后的,他的权势日增,事实上得到了相国吕不韦的庇护,有无法推卸的罪责。当秦王政得知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后,他对吕不韦十分恼怒,脑海中的“仲父”形象即刻全部崩毁。
与嫪毐不同,吕不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大商人,在秦国执政12年的无数事实表明,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在秦王政面前,吕不韦知道如何检点自己的言行。因此,吕不韦在秦王政的心目中,一直是令他尊敬的“仲父”。秦王政年龄的增长与吕不韦专政的客观事实,确实是使二人之间不时产生矛盾,但嫪毐集团的存在以及嫪毐本人的专横跋扈,使得秦王政同吕不韦的矛盾,同与嫪毐相比,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地位。
吕不韦与嫪毐一案有牵连的大量事实,对秦王政的刺激太大了。昔日的“仲父”竟是他生母的情夫,这就是秦王政必须接受的事实。这对于个性很强的嬴政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特别是嫪毐集团的叛乱,使秦王政对吕不韦势力的存在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吕不韦铜戈
秦王政在平息嫪毐叛乱后,何尝不想连吕不韦也一起除掉,将他杀死。史书记载:秦王政考虑到吕不韦事“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实质上是因为吕不韦集团在秦国执政12年,在当时还具有相当的势力,宾客辩士为他游说便可以证明这一点。秦王政不是不想除掉吕不韦,而是鉴于吕不韦还有一定的势力,时机不成熟,绝不是秦王政因为吕不韦事奉先王功大、不忍心将吕不韦法办。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当秦王政的统治地位稍加巩固的时候,便正式下令免除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勒令他立即离开咸阳,回到河南洛阳的封地,正式剥夺了他在秦国所把持的长达12年之久的军政大权。
在吕不韦被逐至河南封地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门下的宾客仍然接连不断地从河南前往咸阳,为吕不韦说请,企图使吕不韦回到咸阳重新执掌国政。为吕不韦说请的宾客穿梭般地往来于洛阳与咸阳,人数与次数之多,令人吃惊,即所谓“文信侯就国河南,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
秦王政对上述这种反常现象颇为警觉,“恐其为变”,便正式赐书给吕不韦,作为对吕不韦宾客们说请的公开答复。吕不韦宾客们的说请,事实上是得到吕不韦的默许和指使的,因而秦王政在赐书中直接质问吕不韦:
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与此同时,秦王下令将吕不韦及其家属迁徙蜀地。(www.chuimin.cn)
面对秦王政赐书中的质问和举家迁蜀的命令,吕不韦终于从抱有一丝幻想中省悟:自嫪毐败亡以来,秦王政采取的是步步紧逼的策略,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死。于是吕不韦拿定了主意,不愿意再经受秦王对自己的精神折磨与羞辱,与其被他人诛杀,不如自尽而死,便饮鸩酒与人世告别。
河南偃师的吕不韦墓
在战国末世的历史风云中,吕不韦本是韩国的一位大商人。在经商致富活动中,他预测屡中,是幸运者。在邯郸见到秦国人质异人,他决定从事政治上的投机。从他所策划的华阳立嗣、邯郸献女以及身为相国、号称仲父、受封河南乃至于献嫪毐于太后,步步都如愿以偿。然而他没有预料到是嫪毐的叛乱和败亡,导致了自己的被罢官;更没有预料到在相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如不能取而代之,等待着他的只有饮鸩而死的命运。至于吕不韦在秦国执政期间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那是人人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他所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即他为未来秦帝国所设计的政治蓝图,虽然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但当时却随同他的自尽而未能被秦王采用。
吕不韦自杀而死后,他门下的宾客数千人私自将吕不韦葬于洛阳北芒山,参加送葬的人很多,场面很大。当秦王政闻知此事后非常气愤,认为这是借给死人送葬向自己示威,便下令对参加送葬的人分别进行如下的惩罚:
原是从三晋地区迁至秦国的人,一律驱逐出国;
原为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免爵流放;五百石以下者,可不免爵,但临丧者也要迁走。
同时申明:“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
吕不韦死后送葬者之多以及秦王政的严惩,表明秦王政与吕不韦之间的斗争是一场为争夺国家权力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秦王政除掉了吕不韦,同时也摈弃了吕不韦治国的政治蓝图;他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法家理论的指导下缔造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
威海成山头秦始皇像
有关毛泽东评点的帝王大传·秦始皇嬴政传的文章
宋国的雍氏把女儿嫁给郑庄公,名叫雍姞,生了厉公。雍氏又拘留了厉公索取财货。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①杀之。雍姬③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译文祭仲专权,郑厉公对此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席间趁机杀掉他。雍姬知道了,问她的母亲说:“父亲和丈夫,哪一个更亲近?”祭仲杀死雍纠,将他的尸体暴露在周氏的池塘边。......
2023-09-22
三秦王政对韩非的思念秦王政为招纳天下贤士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以致于达到了思贤如渴的程度。秦王对韩非的渴望,便是其中的典型事例之一。然而韩王没有采纳韩非的意见,使韩非空怀报国之心。连日来,秦王政多次翻阅韩非的书简,读其文而思见其人。韩非到达秦都咸阳,受到秦王政的盛情接待。秦王政渴望韩非能成为自己的智囊,更多地为秦国出谋划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秦王对韩非的态度已有所冷淡。......
2023-12-05
九嫪毐得宠于太后吕不韦为施金蝉脱壳之计,已谋划一月有余。时纵倡乐,使嫪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啖太后。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秦代发饰太后到雍都“避难”,嫪毐作为太后的侍从少不得经常往来于咸阳与雍都之间,陪伴太后,太后给予嫪毐很厚重的赏赐。嫪毐由于受到太后的宠幸,在秦国的权势很快便发展成与吕不韦的势力不相上下,并最终引发了与秦王政的以兵戎相见。......
2023-12-05
在《人间》中,《淮南子》首次论及李斯,指出:“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在《淮南子》看来,李斯之所以会被“车裂”,秦王朝之所以会“兼吞天下而亡”,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原因。也正因如此,《淮南子》才会将“李斯车裂”与“秦王政兼吞天下而亡”相并举,认为这都是秦王朝之暴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3-11-16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药事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药事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药事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药事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药事规章。部门药事规章之间、部门药事规章与地方政府药事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2023-11-29
他穿州过省,留下了宝贵的《徐霞客游记》。静闻和尚是徐霞客家乡江阴迎福寺的和尚。闻噩耗徐霞客悲痛万分,他去崇善寺寻找静闻的遗物,写下了《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在诗的题记中可见他当时痛失良友的心情:“静上人与予矢志名山,来朝鸡足,万里至此,一病不痊,寄塌南宁崇善寺。他袂未几,遂成永诀。死生之痛,情见乎词。”......
2023-11-05
一云,此就夫妇一伦而言,贤妻子之贤,其情取代爱妻子之色。下文所云“事父母”等,亦伦理关系。此章值得注意者,乃事父母与事君的区别。事父母是“竭其力”,事君则是“致其身”,事君重于事父母。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喈父子论“大孝”、“小孝”甚详。所谓“大孝”,即是“事君”,“小孝”仅是在家事亲。......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