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建立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风度校长的风度是校长的思想、政治、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注意自己的着装。......
2023-12-05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在国家课改要求下,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领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指引、统领和推进课程改革在学校中的实践和创新,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一个学校团队决策、引导、组织学校的课程实施的控制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包括学校对课程的建设、决策、管理、组织、引领和评价等,通过它能够提升学校团队专业能力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诸多方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做校长期间,每天早晨八点整到学校走廊去迎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晚上则整理笔记。当校长30年间,他跟踪观察和研究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对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始终亲自带着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重点观察和教育。每天听教师的一节课,关注一名困难学生,观察、记录一次学生的言行;捡起地上的废纸,换下坏灯泡,拧紧螺丝钉。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与科研素质、专业知识的素质以及学校行政管理和实践决策能力的综合素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待课程改革;必须以构建学校课程文化核心价值观为第一要务;必须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新型的课程结构模块;必须关注教学环节的实际效能;必须关注“三材”建设;校长必须清楚于课程领导的意义,清醒于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清晰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要以专业化的方式和创新的思想对待课变,通过课改,从根本上挖掘教师的潜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课程领导力的基本要求:
特别重视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切入口,在学习、吸收、反思、批判、提炼、运用中,不断提升和更新教育理念。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有益于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等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和教学计划。
要完善教研体系,提高对教学的研究与指导力。
抓好全员培训,提高教师新课程执行力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的技术和策略能力。帮助教师寻找最佳发挥潜能的工作项目,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拓眼界,学校出面为不同的教师寻求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具体体现在校本教材、校本“学材”和校本“习材”等“三材”建设的探索实践中。
加强督查,坚持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多元化、多层面的发展性评价,全程抓师生互动,让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精心规划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准确判断学校课程的现状,包括:学校的课程文化形态;全体教师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忠诚度;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对课程的需要度与满足度;学校课程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从学校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丰富性等角度入手。
积极营造民主、开放、互相尊重、和谐、愉快、合作、向上、进取的课程文化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和讲解,赢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同和支持,通过培训或其他形式让全体成员感受到紧迫感、信任感、认同感、依赖感、幸福感,调动学校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具体到日常的课程领导,校长应做到:
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如能进班上课,自觉钻研课程纲要和实施方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策略的实施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实践过程。从而就能明确课改观念,把握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专业需求,把握学科教学改革的主旨和精神,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得到贯彻和落实。
通过召开会议、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参加校本研修,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等形式不断提高对新课改的理解与认识。或者直接参与某些课程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学校其他部门(如教学管理部门、教研组、备课组等)对课程实施作出分析和判断。或者让校外专家深入教学现场,作教学分析和诊断;或采用各种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间接地获取第一手资料。(www.chuimin.cn)
要广泛征求教师和其他教职工的意见,并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然后拟定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规划,并经常性公开地加以阐述和说明,让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目的、构想和操作方案有全面、深入和一致的理解,达到全校上下情感认同和目标一致。
经常与学校职能部门一起研究学校教学督查工作,参与研制教学督查方案和评价指标,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尤其是加强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补差和评价这五个教学环节精细化检查,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态度、能力和效果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从整体上正确把握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和阶段性成果。
把课程领导作为教育领导的核心,切实增强对课程与教学的领导意识与能力。包括深入开展教学调研,加强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课程实施的领导,加强对校本教研和培训的领导等。聚焦教学,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
优秀校长的自律言
不迷信手中权利,确信人格魅力;
不迷信上级命令,确信以生为本;
不迷信个人能力,确信集体智慧;
不迷信自身经验,确信科研兴校;
不迷信个人名利,确信奉献常乐;
不迷信时运不济,确信机遇长存;
不迷信行政力量,确信依法治校;
不迷信功利利益,确信长远目标。
有关学校精细管理的75个细节的文章
49.处理好与学生的公共关系学生是学校内最庞大的公众群体,搞好对学生的公共关系对学校有着特殊意义。对学生的良好公共关系不仅起着团结学生的作用,而且起着教育学生的作用。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理所当然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公关才能。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且是学校对外公共关系的力量。......
2023-12-05
15.提高自身的礼仪水平校长的礼仪水平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代表,是学校的一面活镜子。一天,学校后勤主任找王校长商量学校某基建工程的事。校长相对社会上的其他部门的人员应酬少,但是也需要注重和提高礼仪水平。敬语如久仰、久违、借光、拜托等,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致触犯对方的近身空间。......
2023-12-05
38.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在教师管理过程中,校长需要积极地向教师传递各种信息,校长也需要充分地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就需要沟通。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和沟通的引导者,校长更需要充分了解和排除这六个障碍对沟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积极实现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有的教师在与校长谈话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感到很焦虑,这种焦虑会成为沟通的障碍。......
2023-12-05
23.强化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档案收集工作决定着能否为学校保留真实的历史记录,而教学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对于准确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决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目前档案搜集工作中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资料的搜集工作。......
2023-12-05
52.完善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家长的关系是学校外部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任何学校来说,家长都是最直接、最敏感,也是最有影响的外部公众。学校要从严格要求自身出发,处理与家长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与家长的经济关系问题。......
2023-12-05
39.站在教师的立场说话案例1: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同样是批评,相信绝大部分教师都会认可A校长的说话艺术。由此看来,校长要批评一位教师,切忌装腔作势绕圈子,或小题大做扣帽子,宜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指出其错误所在,提出改进意见,说出能够使教师信服的心里话。故此,校长应该用自己过硬的人格修养引领学校的发展,充分尊重教师,对于教师的不同意见,应耐心倾听,说出让其信服的平和的话。......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