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价值引导和高尚的道德濡染,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也正是学生来校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一个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有意识地去挖掘教育契机。教学的教养性质不仅体现在书本内容的讲授中,而且体现在教师言行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中。我们班的“花开有声”“春剧会”等活动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展开的。......
2023-07-30
浅谈班级工作中的审美教育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的学生能不能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及工作方法。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从实施审美教育入手,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应。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通过对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欣赏、鉴别,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助于学生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促进各种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美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辅德”、“启智”、“健体”、“促劳”的重要功能。
关于审美教育的效果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很多教育实验都表明,接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智商较高,学习成绩较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表明,学生听莫扎特的音乐,10分钟后进行智商测验,某些学生分数提高了。德国美学家朗格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假若能多方面发展艺术才能,就能在经济上比其它国家占有更优越的地位。”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美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很多地区创造了“乐园教育”、“希望教育”、“美乐教育”、“快乐教育”、“合格加特色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这些新的教育模式无一不是渗透了美育。
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实施美育具有最便利的条件。班级工作中,无论是开展班、团活动,或是进行日常管理;无论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是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班主任如果明确了美育的意义和宗旨,在班级工作中,处处时时都会发现审美的因素,发现美的内容和形式,以进行审美教育。
美是形象直觉的,完成美育的全过程是诱导启发式的。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以审美实践活动为中心点。它不是对美的事物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反映和参与过程,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渗透着感受、体验、思维、再创造活动,并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力。青年学生都有爱美的天性。他们向往美,追求美,从衣着打扮到道德情操,从仪表风度到人格完善,都想达到美的境界。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常常又不能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甚至以丑为美。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实施美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抵制社会丑恶现象及校内的不良现象的影响;培养学生表达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班级美育的途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通过艺术活动的开展进行美育
艺术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形式有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各种艺术作品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班主任可组织各种艺术兴趣活动小组,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文学、戏剧等兴趣小组,举办美学及各类艺术欣赏常识的讲座、组织参观美术展览、进行音乐欣赏、举办文艺晚会、交流观后感、举行各种比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机会,也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艺术兴趣,使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艺术才能。
二、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美育
班级体育是指班主任教育和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班学生健康水平的活动。班主任除抓好早锻炼、课间操、眼保健操外,还可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队,以及棋类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小型比赛活动。这些活动均要求活动中的人展示力量、敏捷、和谐、机智等人体美的基本要素。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审美因素,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三、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大自然既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又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在大自然中进行美育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巍峨的山岳,浩瀚的海洋,滔滔的江河,璀灿的群星以及名胜古迹,庙宇宫殿,都有丰富的审美因素。班主任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郊游,游览名胜古迹等,让学生直接感受和鉴赏自然的美妙,在活动中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人诗词,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的深刻含义,从而激发其深深的爱国之情。在加深对自然美感受的基础上,可开展摄影、写生、采集标本、创作诗文、撰写游记,以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www.chuimin.cn)
四、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日常生活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占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空间。它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其内容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1.学校的环境美
环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就个体而言,它既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又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反映。美的环境能使学生感到舒适、愉快、心情开朗、专心致志,有益于学习,有益于健康。在班级工作中,环境美的基本要求是:净化、美化、绿化。如:不乱扔乱吐,不高声喧哗等,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既注重个人卫生,也注重教室、校园、公寓寝室的卫生。要建立值日制度,勤打扫,勤检查,勤评比。学生布置教室、寝室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要求其风格既符合特定环境的氛围,又符合特定的审美情趣。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各项劳动,参与布置学校宣传栏等,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及一切公物、设施。
2.人际关系的和谐美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交往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在班级工作中主要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温暖的集体,可以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班主任应对每一位学生倾注爱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需要,并给予真诚的帮助。可开展“一帮一”、“献爱心”、“集体生日”、“探望病人”、“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在班级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使之从中受到鼓舞,对前途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3.仪表、言行美
一个人的衣着仪表、举止言行表现着他的外在美,其实质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体现着他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面貌。班主任在贯彻《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专生着装要求》、《中专生礼仪》时,可开展“校服设计”、“服饰表演”、“礼仪表演”、“编演小品”、“漫画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明白着装应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着装要分地点场合;不论在社会、家庭,还是在学校,言行都应符合礼仪规范,应养成讲究文明礼貌的习惯。
美育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在班级工作中,如果遵循美育自身的规律施教,就一定会有收获。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旦学生成为审美的人,人类的理性也就被挖掘出来,情操才可陶冶,品性才可砥砺,人格才可升华。”美育的效果是隽永的,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愿它为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价值引导和高尚的道德濡染,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也正是学生来校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一个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有意识地去挖掘教育契机。教学的教养性质不仅体现在书本内容的讲授中,而且体现在教师言行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中。我们班的“花开有声”“春剧会”等活动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展开的。......
2023-07-3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崇尚的人生价值观,也是我一直在向孩子们传授的。我以为一个老师就得有这样的人生追求,这样做老师才有意义,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没有“特殊情况”,所谓的“特殊情况”是自己在面临特殊情境的时候再真实不过的样子。“真”,是一种品性和气度,这种表达需要勇气和智慧。......
2023-07-30
这种道德上的双向影响强有力地改变着师生的自我感觉和道德认识,改变着师生的个性并辐射到整个生命。这就是一种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的“关系道德”。之所以如此提倡构建师生双向的“关系道德”,是因为这和我自身的体验有着很大的关系。......
2023-07-30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还是“以表演为核心”?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体现在音乐审美教学出现的缺失,然而“以表演为核心”同样困境重重。然而,“以表演为核心”同样难以深入人心。......
2023-11-30
多年来我们像大部分学校一样对家长进行了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学校或家庭中举行座谈;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按既定计划进行工作。但是,总体来说,都未建立家长集体。我们决定举行家长会,讨论关于如何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问题。家长的批评意见给我们指明,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才能较快地改进我们教学工作中的许多缺点。下一步是在“家长日”成立家长集体。......
2023-11-22
在对比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不同版本之后不难发现,雷默关于审美教育哲学的基本立场十分坚定,其核心理论没有发生动摇。(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理论在雷默的论述中,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音乐教育哲学的价值、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音乐的价值和音乐体验等概念的哲学内涵。雷默对审美体验的手段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基本手段中,最首要的手段就是聆听。”......
2023-07-04
动其心,忍其性——学生脆弱心理的诊治在思想教育中,学校总要把先进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施行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理想、意志和性格。说起学生的脆弱心理,它的形成是有家庭、个人、社会、学校诸多方面因素的,但我们不能低估家庭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确实是诊治学生脆弱心理的一方良药。我们要消除学生的脆弱心理,应该鼓励他们自育。我们提倡耐得艰苦,战胜困苦,这是磨砺学生,诊治脆弱心理的途径。......
2023-12-04
与此同时,理性主义取代了以前的感性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人是有灵魂、有信仰的“动物”,人除了有物质的、感性方面的需要以外,还有精神的、理性方面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审美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人们相信,随着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随着审美教育的充分展开,必将实现人性的复归,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2023-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