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各司其责,各尽其能:让你事事无懈可击

各司其责,各尽其能:让你事事无懈可击

【摘要】:各司其责,各尽其能如果人人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社会便能良好的运转下去。第三是让部下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陈平因政绩卓著,被誉为名相。社会就是一架精密仪器,每个人都是上边的一个零件,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有条不紊,人尽其能,才会使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各司其责,各尽其能

如果人人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社会便能良好的运转下去。部门、公司、组织、社会都像是一个个精密仪器,每个小的部件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如果所有的部件都能良好运转,那么这个社会、组织、公司、部门也会是有条不紊。

汉宣帝时有一位名叫丙吉的宰相,一年春天,丙吉经过繁华的都城街市时,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可他若无其事地通过现场,什么话都没说。之后不久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这是怎么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就有些不解,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的气喘,如此岂不是轻重不分。于是有人鼓起勇气请教丙吉。

丙吉答道:“处理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工作,再将其赏罚上奉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于所有琐碎小事没有必要过问,在路上处理群众围斗更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要停车问明缘由,是因为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顺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缘由。”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旋即明白了宰相的英明。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领导者的职责是:第一是对大局的判断和掌握。第二是激活团体的能力。第三是让部下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汉朝而言,这样的丞相还有很多,汉初的陈平就是这样的一位。

陈平足智多谋,在年轻时帮刘邦攻城拔寨,对刘邦的成功贡献颇大。晚年后被汉文帝任命为左相。有一天,文帝召见陈平和右相周勃。文帝首先问右相周勃:“你经手的裁决事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勃低声地说:“臣不肖,对这件事不甚清楚。”

文帝又问:“那么,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多少呢?”周勃仍然支吾不语,紧张得汗流浃背。(www.chuimin.cn)

然后文帝问了陈平一样的问题。而陈平的回答是:“关于这些问题,我得询问负责人才能知道。”文帝又问:“谁是负责人呢?”陈平回答:“裁决事件的负责人是司法大臣,国库收支的负责人是财政大臣。大家各司其职。”文帝接着问道:“倘若所有职务都各有所司,那么宰相又负责什么呢?”陈平自若地回答:“宰相要使百姓各得其所;对外镇抚四方的蛮族与诸侯;对内则要督促所有官吏做好分内工作。”文帝听完这番话,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周勃自知自己不如陈平,很快就辞去职位。此后便由陈平一人独承宰相大任。而陈平之后的表现正如他自己告诉文帝的,是针对每个人的才能赋予其应做的工作,宰相则加以督导,这不也是一件更重要的工作吗?

陈平因政绩卓著,被誉为名相。从陈平的行为可以看出,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做到事无巨细,该放手的就要放手。而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充分调动每个下属的积极性,使其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整个机构就会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做下属就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服从安排。

做领导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越位行事。同样道理,做下属的也得懂得认清位置,做好分内的事情,不去越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社会就是一架精密仪器,每个人都是上边的一个零件,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转。你是工兵,就得尽好工兵的职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有条不紊,人尽其能,才会使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