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韩信的承诺: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故事

韩信的承诺: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故事

【摘要】:秦朝末年,有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便是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秦朝末年,有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便是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

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饭很不高兴。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饿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老婆婆看韩信落魄无依,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分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一些,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地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蒙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像一个王孙公子,不忍心让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她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接着,他又派人把那个亭长找来,只赏给他一百小钱,并说:“你是个小人,没将好事做到底。”

做人要讲诚信,承诺别人的事,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信用是一种美德,它会帮助人们保持一颗高尚的心灵。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这种美德。对于父母而言,应该怎样去做呢?

1.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要说到做到

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讲究诚信。但是父母的言行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行为,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在模仿自己的父母,批评孩子,其实就是在批评自己。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不这样做,那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如果父母时常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www.chuimin.cn)

2.让孩子明白守信用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要提高孩子对守信的认知水平,提高认知水平,才能做到守信。但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往往无法理解守信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重视。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地告诉孩子守信的意义,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当孩子认识到守信对人生有积极的意义时,他就会时时以诚信来要求自己。

3.让孩子明白,不要轻易许诺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对别人要讲信用、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应诚恳地说明原因,表示歉意。父母应告诉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和把握做好此事,对不能做好的事,就不要轻易答应。

4.父母坚持管教原则,让孩子信守承诺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论父母在平时有多么和蔼,都会坚持管教原则,有奖有罚,言出必行,始终如一,这样才能让男孩在生活中信守诺言。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要轻易妥协,以免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