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柳亚子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书

柳亚子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书

【摘要】:柳亚子自幼受母亲影响喜读古诗,17岁时他来到上海,进入爱国学社,成为蔡元培、章太炎的学生,他走上革命道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柳亚子受邀出席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作为一位诗人,柳亚子先生写出的家书肯定是文采飞扬、充溢着诗性的浪漫气息的。在这封柳亚子写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信中,一个因父子情深而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我礼拜三的寄四本帖[1],礼拜四寄的一封信和一本帖,礼拜五、礼拜六每天寄明信片一张,你都收到了吗?觉得太多了缠不清[2],有些讨厌吗?如果讨厌,不妨来信告诉我。仍旧接到你一信,再发一信,好吗?这几天冷吗?热吗?吃的东西快完了吗?有人来过吗?身体好吗?功课不吃力吗?望你告诉我。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又改名弃疾,字亚子。祖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吴江汾湖镇北厍大胜村,近代诗人,国民党内左派,南社发起人

柳亚子自幼受母亲影响喜读古诗,17岁时他来到上海,进入爱国学社,成为蔡元培章太炎的学生,他走上革命道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通过高旭、陈陶遗、马君武、刘师培介绍,加入同盟会,后来又在蔡元培介绍下加入光复会。1909年11月13日,柳亚子和陈去病、高旭、朱少屏、姚石子等人一起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主持社务多年。1924年坚定追随三民主义的柳亚子加入国民党,并担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1943年,柳亚子与张伯苓先生一起创立了重庆南开中学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柳亚子继续在香港从事民主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柳亚子受邀出席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www.chuimin.cn)

[1] 帖:此时柳无忌正在潜心学习书法

[2] 缠不清:弄不明白,无法理解。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作为一位诗人,柳亚子先生写出的家书肯定是文采飞扬、充溢着诗性的浪漫气息的。然而读了这封简短的家书后才发现,事实与想象相距甚远。在这封柳亚子写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信中,一个因父子情深而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这几天冷吗?热吗?吃的东西快完了吗?”这些话语让人深切体会到父亲的关心。人生在世,或许你在社会上有“首长”、“专家”等诸多头衔,但一个成熟而又清醒的人都知道,在家中,你只能是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这才是真实的你,柳亚子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