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沽区十佳班主任孟德霞:开创爱心教育新世界!

塘沽区十佳班主任孟德霞:开创爱心教育新世界!

【摘要】:用爱心开出新一方世界——记塘沽区“十佳”班主任孟德霞一、创建和谐氛围,融洽师生感情儿时的她有一个梦:有一天长大了,也能神气地站在讲台前,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微笑着面向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个美好的梦想伴随她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在2004年上学期召开的以“颂祖国,辉煌的五十五周年”为主题的班会上,小明的诗朗诵得到老师们的好评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爱心开出新一方世界——记塘沽区“十佳”班主任孟德霞

一、创建和谐氛围,融洽师生感情

儿时的她有一个梦:有一天长大了,也能神气地站在讲台前,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微笑着面向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个美好的梦想伴随她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1986年,这个萦绕在她心头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她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热爱学习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教师的素质好,学生的素质才能好,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完善自己。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孟老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读书已成为她的嗜好。每次读书她都要写读书笔记,用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几年来,她所写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亲自闲聊有学问》《如何引导孩子上网》《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多给问题学生加点钙》《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均在《塘沽教育信息》和《天津教育报》上发表,教学论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初探》刊发在《华夏教育论文大系》一书中。同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文专科、本科的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获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同年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更加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到“言行有理,言之有用,言行一致”。多年来,孟老师养成了早来晚走的习惯。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她以身作则,不但很好地教育了学生,更增添了融融的师生情谊,也在学生中确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班集体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一个友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又是一个新学期,校领导让她担任六年三班班主任,问她有没有困难。看到校长那信任的眼光,她答应了。这是个老师们都感到头痛的班级,不少学生思想松懈,纪律涣散,学习基础也差,但她却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变个样。

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每到课间孟老师都和孩子们一起打羽毛球、踢毽子,慢慢地成了孩子们的朋友,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她特别注意观察及时调整班内人际关系,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就拿班干部轮换制来说吧,她让班内每个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并在学生中开展“争做一日小班长”活动,班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同学间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讥笑、歧视学困生的现象也没有了。半年后,原来那个人人头痛的乱班变成了一个团结进取的优秀集体。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讲文明、守纪律、尊师长、争上游,蔚然成风。今年,她班100%全部毕业,优秀率为校年级优秀人数总和的一半。有的老师对这奇迹般的巨大变化感到不可思议,还有的老师向她询问:“你有什么绝招?给他们施了什么魔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她心中自然很清楚,哪里有什么魔法,这些变化都是来自于她对学生悉心的呵护,来自于朋友加师长式的教育。

二、了解学生思想,重视个别教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的她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做好个别生的教育。她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她更喜欢中等的、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们,因为他们似乎更关心集体,更乐于助人,劳动更有干劲,做事更有热情。她利用学生们的优点,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把他们不会学甚至不想学的心理状态逐步引向正轨。

她班有个学生小明,有吸烟、偷摸等不良行为,挽救这样的学生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吹散他眼前的薄雾,激发他奋进的信心,孟老师不止一次地和小明促膝谈心,给他讲明辨是非的道理,讲吸烟的危害。有一天,她发现小明闹嗓子,就带他到学校附近的医院拿出自己的钱来为他看病买药。老师的热情融化了他心中的冷漠,渐渐地她发觉他变了,嘴里的烟味消失了,班里丢东西的现象也不见了。于是就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当她注意到小明的朗读较有特点时,就经常让他带领大家读课文,每到此时都不难发现他眼里闪烁出的快乐光芒,被肯定的喜悦让小明彻底远离了不良行为,他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在2004年上学期召开的以“颂祖国,辉煌的五十五周年”为主题的班会上,小明的诗朗诵得到老师们的好评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孟老师公平对待每个人,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把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由此看出成功的教育能使朽木变良材。

三、紧贴“特殊学生”,滋润干涸心灵(www.chuimin.cn)

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孟老师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不论接哪个新班,都要利用刚开学的一个半月左右的业余时间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普遍的家访,回来后根据家访时了解的情况,撰写家访日志。她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并被老师广为效仿。

“爱为德行之首”,在家访中给她触动最大的就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就要求她们给予这些孩子以更多的关爱。就拿她班的小婧来说吧,有一天下午,突然不好受,同学就把小婧送回家。尽管当时孟老师刚献血不久,身体还很虚弱,她还是在晚上补完课后,提着水果,登上六楼去看望小婧,正是通过这次家访使她了解到小婧平时很少与父亲沟通,所以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独处一处,寡言少语。老师的到来,给予了她母亲般的温暖,爱的甘露点点滴滴地渗透在她那干涩的心灵,使她一改往日的沉默,向老师倾诉了许多心里话。也许是由于过度的劳累,走下六楼后她心慌不已,扶着车子休息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回到家里,即使如此,她仍觉得这次做出的家访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付出这样的代价能让一个小女孩从阴霾从走出,又重新变得开朗了,她感到极大的欣慰。从那以后,小婧上课也爱举手发言了,欢乐自信的火花在她的脸上再次点燃。

人常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孟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通过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些成绩:2000年她班被评为区级三好班集体,同时她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2001年的第十届主题班会被评为优秀课,在2002年“新世纪新理念德育创新”论文评选中《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对小学生影响的调查与思考》、《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分别获得市级二、三等奖,2002年8月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论文《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好习惯初探》于2003年2月区德育教学年会上获三等奖,论文《爱的教育转化艺术创新》于2003年8月的第四届德育学术年会获三等奖,2002年参加的区双优课获得二等奖,第四、五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获区二、三等奖,《在教会学生观察想象中,引导学生自主作文新探》《浅谈作文讲评四步法》及《荔枝》教学设计在第十届语文年会中分获区二、三等奖,《班主任工作应紧贴学生》在创新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全国一等奖并发表在《创新教育文萃》一书中,2001年9月评为区级优秀教师,2004年荣获区首届“十佳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她深知这些成绩犹如摇曳在子夜的西风已成为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仍会用那火一样的工作热情,用辛勤的汗水开辟自己的人生之路,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在灵魂中播种,心田里耕耘的事业中,不空掷人生——做棵根植于教育沃土的小草,为祖国的明天,未来的美丽而奉献出新绿,以一颗永恒的爱心,在班主任工作中开辟出一方新世界

人物简介

张树成,男,1978年8月11日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塘沽师范学校,小学高级教师,现工作于馨桥园小学。曾被评为塘沽区十佳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课改积极分子、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

教育箴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