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摘要】:1.用“以人为本”的和谐观来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强调的是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包括采编部、技术部、阅览部、流通部等部门。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韩凤华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  石家庄  050061)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探讨用“以人为本”的和谐观来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进行业务重组;用“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来培养信息专门人才;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来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改进服务方式;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系统规划配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图书馆建设  高职院校  以人为本

分类号:G2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效益为前提,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以人为本”为本质,以统筹兼顾为根本要求,强调的是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各行各业发展都有现实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和谐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用“以人为本”的和谐观来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强调的是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社会发展和院校自身的发展变化来合理设置部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包括采编部、技术部、阅览部、流通部等部门。对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来说,技术部还承担了办公室的职能。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新的定位和主要职能重新调整组织机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设置“四部一室”,即信息保障部、信息借阅部、信息技术部、信息咨询部和综合办公室。信息保障部,主要负责各类型、各载体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组织加工等工作,承担资源建设的研究、协调,数据的标准化,特别是本馆馆藏资源建设;信息借阅部,主要负责信息资源的外借和阅览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阅、查的一站式服务;信息技术部;主要负责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根据本院校数字化和本馆实际,制定和实施图书馆网络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为图书馆各项业务提供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信息咨询部,主要是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借助先进的信息研究和分析技术,为教学科研提供及时、系统的信息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调研和信息咨询服务;同时,针对读者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用户教育;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协调等工作。在资源布置上,应逐步实施大流通、大阅览的管理方式,让读者在馆内随意浏览。

通过组织机构的重组,调整责权关系,达到业务流程的重组,有利于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用“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来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缺乏有效的远景规划,在进人制度、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至今仍难以彻底打破传统的观念和运作模式。专业队伍建设远未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 “三多三少”现象严重:高级人才少,男性馆员少,在编干部少,年龄偏大的多,女性馆员多,临时人员多。就知识结构而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小,复合型人才和懂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人才特别少。一部分馆员竞争意识淡薄满足于看门守摊;加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发展机会的欠缺和发展空间的狭小,他们在学习、进修、晋职以及从事学术研究等方面机会和条件都远远不如教学单位的人员,具有较高志向和专业能力强的人留不住,造成人才的不断流失。高职院校图书馆地位的低下、待遇的清贫、高素质人才匮乏、管理机制的落后,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的障碍。

为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应花大力气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图书馆在安排人员时要结合馆员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其次,引进竞争机制,培养馆员的竞争意识,提高馆员自动自发的学习动力。在岗位设置上,采用能级管理的办法,实行淘汰制,适当拉大专业技术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鼓励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来提高馆员素质。在保证图书馆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应根据职工的个人兴趣、能力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使职工始终能保持一种新颖的思维,与图书馆的发展同步成长。职工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工作业绩突出、能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职工以教育奖励的方式让其在职代薪进修深造;可采取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进行岗位培训,这样能强化职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对图书馆各个工作流程的了解,使职工能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职工的继续教育要形成制度化,不能让教育成为极少数人的“福利”政策,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应让参加教育者回馆对职工反馈教育内容,并将其教育成果作为业绩考核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投入的高效益。

3.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来提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中包含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序、分析、综合处理后,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提供给用户,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活动。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内容、手段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有新的举措。

3.1树立读者满意的服务理念

正确的观念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根本保证。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图书馆制定服务策略、建构服务体系的中心,“读者满意”是一种对“馆读”双方都有利的战略思想,并把这种思想提升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指导图书馆的所有活动。为此,首先应该创新服务理念,使更先进的理念在员工心中得到树立和提高。第一,满意服务的理念。满意服务和优质服务不完全相同,满意服务是优质的服务,但是优质的服务并不一定都是满意的服务。第二,非公式化服务的理念。要摆脱标准和规章制度严格约束下建立起来的服务模式,使读者从内心感到满意,而不是对服务形式的完美追求与无可挑剔。(www.chuimin.cn)

3.2深化信息服务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信息,却很难准确找到其所需的信息。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对网上资源的开发,根据读者的专业、研究领域和信息需求等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有效组织、加工整理,向深层次服务转变。要有针对性地对书刊中的文献进行再加工,形成书目、索引、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对于读者的特殊信息需求可进行系统分析、加工整理,形成报告,反馈给读者。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定期编写的《馆藏报刊信息资料》和《资料信息简报》,为读者提供馆藏资源信息和科研动态,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3.3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建立“品牌”数据库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所在院校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服务,吸引更多读者利用图书馆。一方面应结合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调整方向,合理利用经费,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电子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自己馆藏资源的特点,利用馆藏文献的优势,将“原生态”的信息数字化,开发具有本馆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数据库,健全文献信息服务体系。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资源指引库,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4.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系统规划配置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即印刷型文献资源;一是虚拟馆藏,即网络信息资源,是校园网内通过计算机可以获得和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规划配置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是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需求,运用相应的配置措施,以达到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的最佳匹配。

4.1强化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

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数读者而言,阅览、浏览印刷型文献一直是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图书馆必须继续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不断丰富印刷型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当今,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达一百多万种,期刊二十多万种,其他文献资料几百万件。事实证明,印刷型文献不仅过去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主题,而且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是高职院校读者最常用和最喜爱的文献类型。在最近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展的《读者问卷调查》活动中,95%以上的读者对印刷型文献情有独钟。在当今各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化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图书馆不仅不能忽略和削弱具有独特优势的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反而更应义无反顾地继续将其作为一个重点来加以建设。

4.2畅通与读者沟通渠道,建立满足读者需求的全方位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应重视与读者的沟通与合作,每次采购书刊之前都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系部教师的意见,对于现采图书要邀请专业教师参与购买,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另外还要建立满足读者需求的全方位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制定科学的信息政策和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加强与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分工与协作,进行信息资源的协调采购、共建共享、联合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恒忠:科学发展观与税务院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思考,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4)

2.邹忠民: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和图书馆建设策略,图书馆学研究2003(1)

3.陈成桂:人本管理——高校图书馆领导者的管理之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4.张亚敏:论图书馆读者满意服务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及措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5.王振妘: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