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年,鲁迅写了回忆自己以往生活的散文十篇,先后发表在当时的《莽原》半月刊上。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位于“后五篇”之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在厦门大学教书时写成的。......
2024-02-01
教学相长
邵建新 朱永芳
鲁迅研究专家朱正的《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2月第1版)一书选取鲁迅的若干名篇,从手稿(影印件)与发表稿的比较对照中,揣摩作家的修改意图,体味其修改妙处。这样的品评使我们非常直观地“看到”修改前后的情况,以及修改的好处,便于我们大家对照学习。这的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由于教学的关系,我们对书中的中学语文传统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修改的品评特别留意。仔细研读,发现朱正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的品评有美中不足之处。笔者以为,至少有两点“缺憾”——一处品评不完全,没有做到全部评;一处体味属于误解、臆解。下面笔者就不避浅陋,试分别评述。
一处是作者对“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的评析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做到全评。为了评述的方便,现把相关句子抄录如下:
如果用手指按住它的背脊,便会×的一声,从后身喷出一股烟雾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作者在这里一一指出了鲁迅的修改之处。并对“如果”改为“倘若”,“后身”改为“后窍”,“一股”改为“一阵”做了点评,但对“背脊”改为“脊梁”未做点评。笔者在这里不妨“狗尾续貂”——这两个词是同义词,改与不改均可,推想鲁迅这样改,应当是从语体的角度来考虑的,是为了语言的规范。[注] ⑤对“×”的解说是“这里被涂去的一字无法辨认”。笔者从《鲁迅手稿选集》(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上的文本影印手迹上仔细辨认,还是可以看出鲁迅是把“剥”字涂掉而改成“拍”字的,并非无法辨认。“剥”与“拍”都是双唇音,“剥”是不送气音,而“拍”是送气音。作为象声词,“拍”读起来比“剥”响亮。改“剥”为“拍”,则更为准确地描摹出斑蝥从后窍喷出一股烟雾的声响,能更好地表现童真童趣。
另一处值得商榷的是朱正对鲁迅写摘覆盆子的一段的评析。原文是这样的:
如果不怕刺,就可以摘到角×角婆……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好得远[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www.chuimin.cn)
这一段文字,作者在[注]⑩对“就”改为“还”做了精当的点评,这里不再赘言。对“角×角婆”处的修改,朱正的[注]⑾则是误解了鲁迅的修改意图,是没能体会到鲁迅修改的匠心,因此有说一说的必要,否则就容易产生误导。
[注] ⑾是这样写的:“写着‘覆盆子’的地方原来是五个什么字,涂掉了,看不十分清楚。推想起来,原来大约是打算先写上一句描写覆盆子的话的。像现在这样,先明写覆盆子,跟着再来描写它,就可以把句子造得短些,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如果写‘还可以摘到什么什么样的覆盆子’,句子就长了,也更‘欧化’了。”
作者的这些“推想”与鲁迅修改的意图相距甚远。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作者“看不十分清楚”,没有分辨出删去的文字是个“公”字,也没有想到“角公角婆”是浙江一带的方言,指的就是“覆盆子”。
覆盆子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它有很多别名,如: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野莓等。
鲁迅二弟周作人说:“覆盆子的形状,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句话形容得真像,它同洋莓那么整块的不同,长在绿叶白花中间,的确是又中吃又好看,俗名‘各公各婆’,不晓得什么意思,字应当怎么写的。”(《百草园•园里的植物》)同为浙江籍的作家胡兰成在散文《桃花》中提到“初夏在庭前,听见夹公鸟叫,夹公即覆盆子,母亲教我学鸟语:‘夹公夹婆,摘颗吃颗!’”。
这样看来,大约在越地,“角”与“各”、“夹”同音。因为是方言,作家们据己理解,只是在具体写法上略有不同而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角公角婆”就是“覆盆子”无疑。因此对“角公角婆”处的修改,应做这样的理解:“角公角婆”是当地方言,指的就是“覆盆子”。作者改方言词为规范学名,是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像在这一段的前半部分,鲁迅对“叫天子”(云雀)就用括注的形式做了说明,而在随后大约两百个字之后,又来了一个方言土语——“角公角婆”,作者大约觉得不妥而改动,因为他一向主张“太僻的土语,是不必用的”(《答曹聚仁先生信》)。笔者以为,这才是鲁迅修改此处的初衷,而并非是为了去“欧化”,把长句“还可以摘到什么什么样的覆盆子”改短句,虽然这也是推测。
以上看法,是否正确,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有关绍兴鲁迅研究(2015)的文章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年,鲁迅写了回忆自己以往生活的散文十篇,先后发表在当时的《莽原》半月刊上。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位于“后五篇”之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在厦门大学教书时写成的。......
2024-02-01
光明魔法师安东·格洛节茨基是守夜人的一份子。女巫正在做法的时候,守夜人巡查队赶到了,制止了她。他们发现安东能进入黄昏界,原来安东也是个他者,之后安东选择成为一个守夜人巡查队员。......
2023-10-15
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沙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嘉奖他。这一事件中展现了阿廖沙信守诺言、疾恶如仇、颇富正义感的性格特征。返家途中的一系列事件延误了阿廖沙的旅程,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阿廖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2023-10-15
到了后期,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时期社会表现出来的各种不正常社会现象削弱了梁赞诺夫早期喜剧的明朗乐观基调,从而增添了更为鲜明的批判性。梁赞诺夫的喜剧电影即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为表现对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不足,并通过这种矛盾和不足来阐发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列车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从异地运输物品倒卖。显现出梁赞诺夫深厚的现实主义功力及其喜剧电影的独特风格。......
2023-10-15
写稿要找题目,不很容易,这次就可以用联而且想之法,由汽车而扩大,说“代步”;又泛论不好写,只说自己的一点点经历和感受。《水浒传》里有神行太保,可证找代步是无能。总之,思路随道家,对不用腿而找代步就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表现于代步方面,有轨变为无轨,长亭短亭变为高速,余落日的渡头变为机场。不只文章,情意也是自己的特别值得珍重,所以就本诸存诚的原则,以下说说与代步有关的或说由代步引起的情意。......
2023-07-30
现代生活方式代替传统生活方式,现代文明代替落后传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图6—7草原上出现了巨大的烟囱俄罗斯人谢尔盖则代表着俄罗斯人对民族的骄傲和辉煌陨落的哀叹。除了上述两部影片外,米哈尔科夫其他影片中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俄罗斯民族精神与气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同样是从最初的有罪判决,到最终全票通过的无罪判决,其中经过了案情的推理和人性的较量。......
2023-10-15
然而十二把椅子早已充公,四散在苏联各处。影片分析影片改编自苏联著名幽默讽刺作家伊利亚·伊里夫、叶甫盖尼·彼得罗夫的小说《十二把椅子》。《十二把椅子》在故事情节方面看起来与果戈理的《死魂灵》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骗子冒险故事,主要讲述一个骗子到处历险、行骗的故事。《十二把椅子》和《死魂灵》都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而成为了解他们各自时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3-10-15
盖代以舒立克为主角拍摄了一系列喜剧作品,舒立克已经成为苏联喜剧电影的象征性人物。舒立克看到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假装一个盲人骗了男子让出座位,男子发现被骗后,和舒立克扭打在一起,结果触犯了法律。男子凭借自己膀大腰圆,一心想要报复,没想到反而处处受到舒立克的捉弄。舒立克凭借智慧惩罚、教育了自私自利的男子。舒立克和朋友假装成传染病防疫的医生,展开了营救“高加索女俘虏”的行动。......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