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河旧时称为大浦,浦是早年海洋时期经过潮汐而自然形成的。岩河是大人民的母亲河,用她丰腴的乳汁世世代代地哺育着两岸的儿女。东海龙王闻讯大怒,一声霹雳使龙女显露青龙原形,迫使她进入岩河回归东海。大区委号召抗寒冷、打硬仗,在两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掏河任务。掏岩河的战斗打响了。仗着岩河近在家门口的优势,队里的男女劳力全都上阵,早出晚归,决心一鼓作气,在冬至前完成任务。......
2025-09-30
公元354~公元430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距沿海城河马以南45英里的塔加斯特城(现在阿尔及利亚的苏格艾赫拉斯)。他父亲是个非基督教徒,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在襁褓时未受洗礼。
奥古斯丁甚至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华。十六岁前往迦太基学习。在那儿他找到了一位情妇,生了一个私生子。十九岁时他立志攻读哲学,不久便开始信仰摩尼教──由先知摩尼约在204年创立的宗教。在年青的奥古斯丁看来,基督教天真单纯,而摩尼教哲理深奥。但是在随后的九年中,他逐渐对摩尼教感到失望。他二十九岁时来到罗马,不久又到了意大利北方的米兰市,在那儿担任雄辩术教授,通晓了一门经过修正的柏拉图哲学──新柏拉图主义,该学说是蒲鲁太纳斯在公元三世纪发展的。
当时米兰的主教是圣·恩布路斯,奥古斯丁听了他的一些说教,对基督教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到32岁时他改信基督教,由一度是基督教的怀疑者转变为基督教热情的支持者。387年奥古斯丁接受恩布路斯的洗礼,随即返回家乡塔加斯特。
391年奥古斯丁成为河马市主教的助手,五年后主教去世,当时42岁的奥古斯丁成了河马市的新主教,在随后的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
虽然河马不是一个重要城市,但是奥古斯丁才华卓越,很快就成为基督教界最受尊敬的领袖之一。虽然他体质孱弱,但是却在速记员的帮助下写出了大量的宗教著作。至今尚存的他的布道约有500篇,书信200多封,他的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是《论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后一部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自传之一,是他在四十多岁时写成的。
奥古斯丁的书信和布道中有许多是批驳摩尼教派(一个从基督教中分离出来的教派)和贝拉基教派(当时另一个主张异端的基督教派)的。他同贝拉基教派的辩论是他的教说的一个重要部分。贝拉基是一个修道士,他约在400年来到罗马,讲解几种有趣的神学学说。贝拉基声言:我们谁都没有犯过原罪,我们谁都有选择行善或作恶的权力,一个人若一生正直,取得功绩,就会得到拯救。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奥古斯丁的影响,贝拉基的观点被宣布为异端,他本人(已被驱逐出罗马)被开除教籍。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所有的人都犯有亚当之罪,仅仅通过个人努力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得到拯救的,要获得拯救必须靠上帝的恩典。在此以前就有过类似的思想,但是奥古斯丁使先前的论说得到了加强,他的著作通过这些论点巩固了基督教的地位,随后又成为千古不变的信条。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已经知道谁会得到拯救,因此我们当中有些人是命里注定会得到拯救的。这种命中注定的思想大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神学家如圣·托马斯·阿奎奈和约翰·卡尔文。(https://www.chuimin.cn)
也许比命里注定的思想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奥古斯丁的两性关系的观点。当他改信基督教时就已下定决心放弃性生活(他曾写道:“回避两性关系比回避什么都重要。”)。但事实表明放弃性生活对奥古斯丁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在《忏悔录》中对自己有关这方面的斗争和观点都做了一定的论述。因为他名声鼎鼎,所以在该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强烈地影响着中世纪人对性的态度。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中还把原罪和性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在奥古斯丁的一生期间,罗马帝国正在迅速衰落。事实上在公元410年罗马市遭到了艾拉瑞克①所率的西哥特人的洗劫。留在罗马的异教徒自然想要借此机会惩罚罗马人,因为他们为了基督教的利益而抛弃了古代的众神。圣·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一书《论上帝之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针对这种指责为基督教所做的辩护。但在该书中还包含着一种完整的历史观,一种后来对欧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历史观。奥古斯丁表述的观点认为罗马帝国无足轻重,罗马市和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是根本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上帝之城”的发展──换言之即人类精神的进步。基督教理所应当是实行这种进步的媒介(在基督之外不存在着拯救)。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皇帝是异教徒、基督徒或是野蛮人都没有罗马教皇和基督教重要。
虽然奥古斯丁没有采取决定性的措施,但是他提出的论点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世的统治者应从属于罗马教皇。中世纪的罗马教皇为从他的教说中所得出的这个结论而感到高兴。因此他的教说为教会和国家之间的长期斗争打下了根基,欧洲历史在许多世纪中都有这一斗争的特点。
奥古斯丁的著作是使希腊哲学的某些方面传入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因素。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思想的成熟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又通过奥古斯丁影响着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我们至今还会饶有兴致地注意到:笛卡尔提出过著名的论断“我思我在”,奥古斯丁也提出过隐含这一论断的思想,当然两者的说法各异。
奥古斯丁是黑暗时代之前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从所有的主流方面来看,他的著作使基督教学说在整个中世纪基本上具有它所要保持的形式。他是一位杰出的拉丁教父②。他的著作在牧师中拥有广泛的读者。他的有关拯救、性、原罪以及许多其他观点都产生过相应的影响。许多后来的天主教神学家如圣·托马斯·阿奎奈以及新教徒领袖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受过他的强烈影响。
公元430年奥古斯丁在河马去世,终年76岁。当时一个侵略过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的野蛮部落──旺达尔人正在包围着河马市。几个月以后,他们攻克了该市,几乎把全城都焚为灰烬;然而奥古斯丁图书馆和大教堂却安然无恙。
注释:
①艾拉瑞克(370?-410):西多哥王。于410年成为日耳曼民族征服罗马的第一位人物。
②拉丁教父:基督教西派教会的教父,用拉丁文写作,故称。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安布罗斯和哲罗姆等。
相关文章
岩河旧时称为大浦,浦是早年海洋时期经过潮汐而自然形成的。岩河是大人民的母亲河,用她丰腴的乳汁世世代代地哺育着两岸的儿女。东海龙王闻讯大怒,一声霹雳使龙女显露青龙原形,迫使她进入岩河回归东海。大区委号召抗寒冷、打硬仗,在两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掏河任务。掏岩河的战斗打响了。仗着岩河近在家门口的优势,队里的男女劳力全都上阵,早出晚归,决心一鼓作气,在冬至前完成任务。......
2025-09-30
基督教最初传入中国,在唐太宗时,为乃思脱利安派,中国称为景教。宋代有一赐乐业教,也属于基督教的一派。到了元代,因东西交通之便,于是基督教也随之传入中国。于是基督教的势力顿衰,从此直到五口通商以前,形式上迄未解禁。西学的传入,在元世即已见其端倪,明、清之际,随着耶稣会教士的东来,西学便同时传入中国。......
2025-09-29
清水河,你是家乡流动的血脉,你是家乡飘动的炊烟,你是家乡引以为自豪的一面旗帜,你是那块黄土地上养育万物的甘露与乳汁。我赤裸裸地来到人世间,是你用晶莹的水花洗涤了我略带母温的血迹,使我睁开人生稚幼的双眼,第一次看到母亲惊喜的泪滴,还有我那位裹着小脚双手捧着一大碗小米粥的老祖母。每次发怒已不是冲天洪水,而是黏稠的泥浆,顺着干枯的河床缓缓流淌。......
2025-09-29
耶稣诞生还在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基督教就已悄然诞生。大约在公元前5年[1],奥古斯都当政的时候,在罗马帝国的附属国犹太王国城市伯利恒一家客栈的马槽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们认为耶稣的思想亵渎了犹太教的戒律,烕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公元30年,犹太祭司和当地的统治者勾结起来,将耶稣逮捕并处死。他们宣称耶稣是以自己的死为世人赎罪,他不单要拯救犹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使凡信耶稣基督的人得享永生。......
2025-09-30
以证明而言,科学的证明见于《分析论后篇》,而辩论的证明则见于《辩论常识篇》。辩论的三段论式是体,而辩论的证明是用,体用自不可分割。一般来讲,《辩论常识篇》是有关辩论的常识,例如,“最好把所用的名词改为更熟悉的名词……辩护时要这样,反驳时也是要这样”[298]。......
2025-09-30
蔡翔1苏州河由西向东,蜿蜿蜒蜒地流过这个城市。我的祖先已经悄然远去,但是苏州河的北面却依然被这个城市拒绝。而在更多的地方,在苏州河的北面,棚户区仍然象征着我的底层,我常常在那里拾回我童年的记忆。然而在那个时代,贫穷并未导致我的底层的愤怒,相反,他们对国家表示出一种极大的热情和忠诚。贫穷并未导致道德的沦丧,相反,我的底层牢牢恪守着它的道德信条,他们对贪污和盗窃表示出一种极大的憎恶和轻蔑。......
2025-09-29
在穿越叶尔羌河与和阗河之间的广袤沙漠时,斯文赫定一行人不但没见到传说中的古城,反而屡造挫折,几乎葬送了整个探险队,斯文赫定低估了沙漠的威力,高估了自己的运气。和阗河可望而不可及的河岸林带,成了斯文赫定的精神支柱。当斯文赫定最终挣扎着来到和阗河时,他才发现那实际上是个季节河。或许这也是1895年夏天斯文赫定在和阗河体验过的吧。但幸运的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斯文赫定意外发现干河对岸水波在折射月光。......
2025-09-29
发端于美国的有效辩护制度其基本理念在于,赋予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仅是辩护有效性的形式要件,律师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以实现权力制衡、均衡控辩双方力量、有效解决纠纷等正当程序的功能,才是该制度的终极目标。[23]出于实现制度功能的考虑,美国将有效辩护制度的重点置于对辩护过程和质量的约束,并确立了律师辩护有效性的质量控制体系。......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