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洛阳金村大鼎:神秘的历史宝藏

洛阳金村大鼎:神秘的历史宝藏

【摘要】:东周金村大鼎1928年洛阳邙山脚下金村出土鼎高60厘米,口径56.7厘米。洛阳金村大墓的发现颇为离奇。消息传开,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一些古董商人纷至沓来,觅人大肆挖掘,于是,金村大墓声噪一时。已知著名的错金银狩猎纹铜镜现为日本东京细川侯爵家藏,银质侏儒俑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馆,错金银铜鼎藏于法国巴黎人类学博物馆,而洛阳博物馆仅藏劫后余存的金村大鼎。洛阳金村大墓自名噪于世以来,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东周 金村大鼎

1928年

洛阳邙山脚下金村出土

鼎高60厘米,口径56.7厘米。圆腹,三兽蹄形足,有盖。与金村大鼎同时出土的文物有数千件之多,可惜都散失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现今已知洛阳金村文物留存在国内者仅有三件,分别为洛阳博物馆藏大鼎、南京大学藏铜尺、清华大学藏命瓜壶。

夏商周时期,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墨子·耕柱》上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四百年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野心勃勃,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曾有“问鼎之大小轻重”之举动,只是被王孙满驳斥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诸侯觊觎政权,“问鼎轻重”的故事足见鼎的崇高地位。(www.chuimin.cn)

洛阳金村大墓的发现颇为离奇。1928年夏秋之际,洛阳大雨过常,金村以东1.5公里的农田里,地下忽陷大洞,乡民进洞探奇,遂得编钟等器物,知是古墓。消息传开,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一些古董商人纷至沓来,觅人大肆挖掘,于是,金村大墓声噪一时。金村大墓的盗掘时间从1928—1932年持续数年之久,共挖掘了八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型甲字形木椁墓。它们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六座,第二列二座。以五号大墓为例,墓底铺有一层薄石板,墓室中央置两重棺,并涂漆画,近棺处放置众多铜器和琉璃及嵌玉器物,在长达70余米的斜坡式墓道两侧还有车马陪葬坑,规制之高实为罕见。加拿大人怀履光为此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题为《在支那发现的一群稀有遗物》的报道,后又出版《洛阳古城古墓考》(英文版),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金村大墓的形制特点和出土文物。

流散在海外的金村文物

怀履光(Willam Charles White),是加拿大圣公会著名传教士。他于1897年来华后,先在福建传教,1910年携夫人从福建来到河南开封,开堂聚会进行宗教活动。怀履光擅于将宗教与政治结合,与河南省府官员交往密切。由于怀履光对中国文物特别是青铜器有一定鉴赏能力,于是,他接受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的委托,并在该馆雄厚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有目的、有选择地在中国攫取文物。从1924—1934年十年间,他通过各种手段从中国运走了数千件文物,其中最重要的古物收获分别来自洛阳金村大墓和马坡周墓,致使洛阳金村等墓群早年所出绝大部分文物流失海外,还有一部分被转手卖掉。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据金村文物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著录中罗列了金村大墓出土珍品238件,包括大型铜器33件,玉器56件,错金银和嵌玉铜器85件,其中透雕玉虎佩饰、戏鸟俳优女俑等均属工巧绝俗之物。现今,洛阳金村文物分藏于国外几十座城市的博物馆或家族手中。已知著名的错金银狩猎纹铜镜现为日本东京细川侯爵家藏,银质侏儒俑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馆,错金银铜鼎藏于法国巴黎人类学博物馆,而洛阳博物馆仅藏劫后余存的金村大鼎。

洛阳金村大墓自名噪于世以来,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问题一直众说纷纭。1946年,唐兰先生经过认真考证,在上海《大公报》发表《洛阳金村古墓为周墓非韩墓考》一文,指出金村大墓为东周墓葬。现在学者也多倾向于金村大墓的年代从战国早期开始,下限可延至战国晚期。金村一带位于洛阳汉魏故城附近,相传是古太仓 (太仓在今金村以东)所在。《水经注·榖水》中记载:“皇甫谧曰:悼王葬景王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翟泉在洛阳东北,周之墓地。”这表明,汉魏故城东北角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区,因此所出文物多是周王室的宫廷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