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藏洛阳华夏仰若——写在前面的话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称作“神都”的地方。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核心区之一,古都洛阳曾经是多少英雄豪杰一心向往的巨大舞台。浸润于洛阳博物馆时间愈长,愈能深刻地体会到文物背后隐喻着人类内心某种恒久的情感。这本小书遴选的116件文物珍品常见于许多文物精粹图录中,相对于洛阳浩瀚的藏宝而言,似有管窥之举。洛阳博物馆冯健2014年5月9日......
2023-11-29
东周 金村大鼎
1928年
洛阳邙山脚下金村出土
鼎高60厘米,口径56.7厘米。圆腹,三兽蹄形足,有盖。与金村大鼎同时出土的文物有数千件之多,可惜都散失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现今已知洛阳金村文物留存在国内者仅有三件,分别为洛阳博物馆藏大鼎、南京大学藏铜尺、清华大学藏命瓜壶。
夏商周时期,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墨子·耕柱》上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四百年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野心勃勃,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曾有“问鼎之大小轻重”之举动,只是被王孙满驳斥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诸侯觊觎政权,“问鼎轻重”的故事足见鼎的崇高地位。(www.chuimin.cn)
洛阳金村大墓的发现颇为离奇。1928年夏秋之际,洛阳大雨过常,金村以东1.5公里的农田里,地下忽陷大洞,乡民进洞探奇,遂得编钟等器物,知是古墓。消息传开,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一些古董商人纷至沓来,觅人大肆挖掘,于是,金村大墓声噪一时。金村大墓的盗掘时间从1928—1932年持续数年之久,共挖掘了八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型甲字形木椁墓。它们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六座,第二列二座。以五号大墓为例,墓底铺有一层薄石板,墓室中央置两重棺,并涂漆画,近棺处放置众多铜器和琉璃及嵌玉器物,在长达70余米的斜坡式墓道两侧还有车马陪葬坑,规制之高实为罕见。加拿大人怀履光为此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题为《在支那发现的一群稀有遗物》的报道,后又出版《洛阳古城古墓考》(英文版),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金村大墓的形制特点和出土文物。
流散在海外的金村文物
怀履光(Willam Charles White),是加拿大圣公会著名传教士。他于1897年来华后,先在福建传教,1910年携夫人从福建来到河南开封,开堂聚会进行宗教活动。怀履光擅于将宗教与政治结合,与河南省府官员交往密切。由于怀履光对中国文物特别是青铜器有一定鉴赏能力,于是,他接受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的委托,并在该馆雄厚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有目的、有选择地在中国攫取文物。从1924—1934年十年间,他通过各种手段从中国运走了数千件文物,其中最重要的古物收获分别来自洛阳金村大墓和马坡周墓,致使洛阳金村等墓群早年所出绝大部分文物流失海外,还有一部分被转手卖掉。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据金村文物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著录中罗列了金村大墓出土珍品238件,包括大型铜器33件,玉器56件,错金银和嵌玉铜器85件,其中透雕玉虎佩饰、戏鸟俳优女俑等均属工巧绝俗之物。现今,洛阳金村文物分藏于国外几十座城市的博物馆或家族手中。已知著名的错金银狩猎纹铜镜现为日本东京细川侯爵家藏,银质侏儒俑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馆,错金银铜鼎藏于法国巴黎人类学博物馆,而洛阳博物馆仅藏劫后余存的金村大鼎。
洛阳金村大墓自名噪于世以来,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问题一直众说纷纭。1946年,唐兰先生经过认真考证,在上海《大公报》发表《洛阳金村古墓为周墓非韩墓考》一文,指出金村大墓为东周墓葬。现在学者也多倾向于金村大墓的年代从战国早期开始,下限可延至战国晚期。金村一带位于洛阳汉魏故城附近,相传是古太仓 (太仓在今金村以东)所在。《水经注·榖水》中记载:“皇甫谧曰:悼王葬景王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翟泉在洛阳东北,周之墓地。”这表明,汉魏故城东北角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区,因此所出文物多是周王室的宫廷用器。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璧藏洛阳华夏仰若——写在前面的话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称作“神都”的地方。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核心区之一,古都洛阳曾经是多少英雄豪杰一心向往的巨大舞台。浸润于洛阳博物馆时间愈长,愈能深刻地体会到文物背后隐喻着人类内心某种恒久的情感。这本小书遴选的116件文物珍品常见于许多文物精粹图录中,相对于洛阳浩瀚的藏宝而言,似有管窥之举。洛阳博物馆冯健2014年5月9日......
2023-11-29
东周彩绘陶鼎1993年洛阳西工区东周墓C1M4028出土通高25.8厘米,口径28厘米。作为东周彩绘艺术的缩影,彩绘陶器在春秋中期以后开始形成,至战国时期达到成熟,审美特征是推崇精巧的繁饰之美,自然流露着气韵生动的艺术气质。C1M4028出土的这组战国彩绘陶鼎纹饰洒脱流畅,又出土在东周王畿之内,所以在国内同类器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23-11-29
翡翠西瓜——慈禧挚爱据说一时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最大爱物是个翡翠西瓜,这件天下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因为鲜有人见过,所以真相成谜,留下众说纷纭。至此,这对珍贵的翡翠西瓜再次失踪。慈禧太后画像翡翠西瓜现在依然下落不明,图为慈禧墓中珍贵的葬品翡翠白菜孙殿英东陵盗宝事发之后,京津一带满城风雨,报纸上的谴责文章连篇累牍,要求严惩元凶,追回珍宝。关于翡翠西瓜的下落众说纷纭,相关调查也多次陷入重重迷雾之中。......
2024-06-10
唐代景教经幢2006年洛阳李楼乡城角村东北出土经幢最长部分81厘米,最短部分59厘米,系石灰岩质青石制成的八棱石柱,每棱面宽14—16厘米,上部保存基本完好,幢体下部截面为一平滑斜面。景教经文由唐代景净所撰,经幢记录了参加人员、经过和原委等内容。南市附近是包括粟特人在内的西域胡人聚落的重点地区,景教经幢出土于此合情合理。......
2023-11-29
西周斜线纹铜鬲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径13.6厘米,重0.87千克。有学者研究认为,以西周穆、共为界,青铜鬲在礼制系统中的功能出现了重大变革。考古资料证实,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西周中期的“列鬲”,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象首鬲一组四件,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季墓出土的铜鬲一组八件等等。洛阳出土的斜线纹铜鬲,传递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功能转化的信息。斜线纹铜鬲线图斜线纹铜鬲铭文拓片......
2023-11-29
唐代程伯献墓志1949年之前洛阳邙山出土1974年由洛阳博物馆征集志高88厘米,宽89厘米,厚16.5厘米。程伯献的事迹在《旧唐书》纪传上有载。程伯献墓志提及的祖父知节,原名程咬金,后更名知节,出身世家大族,是《隋唐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坚持弹劾程伯献,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值得关注的是,程伯献墓志志文一改常规,以行草入志,且随文意而楷、行、草三体兼用,笔法自由奔放,遒劲有力,收放自如。......
2023-11-29
东汉釉陶博山炉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通高28.2厘米,盘径12.2厘米。博山炉约出现于西汉中期,东汉以后,博山炉的使用得到发展和普及。博山炉在两汉墓葬中频繁出现,与汉人以特制燃香原料熏香的生活方式有关。以这件造型别致的釉陶博山炉为例,在山峦起伏形的器盖中,豪猪、凤、虎、蛇等神怪灵异之物充斥其间,熏炉底座的猛虎扭身反咬盘柱的瞬间动态,营造出诡异莫测的氛围。......
2023-11-29
北魏元怿墓志1948年在洛阳邙山俗称『青菜冢』的墓中出土1961年由洛阳博物馆收藏志高95厘米,宽99厘米。元怿墓早年被盗,墓中丰富的随葬品多已散失,只存墓志作记。元怿墓志对研究北魏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和当时风起云涌的六镇起兵等历史事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