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五十多年中,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全球的教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也深受其影响。(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积极意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提出是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正是因为立足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才使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单元。因此,在进行标准化绝对评价时,必须依据评价标准,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方法对标准进行细化,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
2023-11-29
(一)学习能力评价的概念
1.评价的概念
所谓“评价”,原指对货物的评质论价。后来就广泛用于对各种事物乃至对人类各种价值的判断。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认识具有反映、认知、评价和创造的特性。人类认知活动在本质上是反映、评价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因此,人类在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能够对事物存在的价值、功能和意义做出判断。
2.学习能力评价的概念
所谓学习能力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进行的评判。它是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发展和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以判断其学习的成败、优劣、得失,从而为学习者改进学习和教师改善教学,以及管理部门改善其管理,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依据。学习能力评价是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也是整个教育评价的一个领域。学习能力评价与教育评价的其他领域的区别就在于评价对象(评价客体)的不同,它是直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就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形式的考试与测验,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各类真实性评估。
我们认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含义是:第一,学习能力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学习对象的判断过程;第二,学习能力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总的来说,学习能力评价就是指,通过学习能力评价者评价学习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学习能力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建立一个或多个数学统计模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最终目的就是评价者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取高效和成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将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学习对象,不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调节和管理。
(二)学习能力评价的结构
学习能力评价组成要素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活动方式,还应有对学习能力评价本身的评估或分析。
1.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即评价活动的主体。学习能力评价的主体,一般来讲,可能是任课教师或教师群体,也有可能是教学管理部门与社会专业人士(如社会评价、同行评价、行政评价、学生评价等) ;有时,也包括学习者,学习者直接参与自我学习能力评价,可能使评价的效果更佳,更能促进或改善学习。社会评价具有客观性强,用他人的角度审视同一事物可以避免主观片面性,使真实性更强的特点。
2.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学习能力评价的对象自然是学习者。高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评价的对象就是高职生,也包含职业院校的环境设施,教学设备。(www.chuimin.cn)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指对评价活动做出价值判断所依据的准则或尺度。学习能力评价标准,即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衡量准则或尺度。它应当是具体的、可测量的。高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评价标准依据专业知识标准来制定,体现社会职业对高职生的要求。
4.评价活动方式
评价活动方式,即评价活动采用的方式方法。学习能力评价是一种特殊的、有目标性的活动过程,其中有一系列方法和程序。其一般程序为:系统地收集学习信息,分析学习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提出决策建议。
5.对学习能力评价的评估
对学习能力评价的评估即检查整个学习能力评价做得是否科学、真实、有效。
(三)学习能力评价的本质目的
从本质上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学习者(高职生等)学习活动及其成果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实判断只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例如,某高职生已经掌握了“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即是事实判断。而价值判断则是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目的、目标、标准、需要和期望对客观事实的状态、前景和价值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必然受到评价者价值观的制约,其显著特点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学习能力评价是通过诊断学习者学习过程、状态和成果获得的信息,向学教、管三方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促进学、教、管活动不断改革和完善。评价本身不是终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学习能力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扎扎实实地改善学、教、管的质量和过程。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在这五十多年中,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全球的教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也深受其影响。(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积极意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提出是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正是因为立足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才使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单元。因此,在进行标准化绝对评价时,必须依据评价标准,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方法对标准进行细化,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
2023-11-29
2003年,华南师大教科院胡中锋副教授对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作进一步阐述,黄黎明与胡中锋则认为,多元智力理论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课程评价的标准具有多元性。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霍力岩教授则将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概括为四点:情境观、动态观、多元观和独特观,霍力岩教授提出:从符号到场景: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2023-11-29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将大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教师课堂讲授要求做到少而精,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2023-11-29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对我国教学评价改革而言尚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其次,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改革原则。此外,学校应引导教师不断地在评价专业方面实现自我提升,不断地尝试与改进,以实现多元化教学评价真实的价值。最后,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相融问题。......
2023-11-29
高凌飚教授认为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实际形成性评价所评的只是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整合,通过师生间共同的“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2023-11-29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评价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学习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获取,而是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最大化。......
2023-11-29
“发展性”评价操作。心理素质,由心理教育教师和班主任,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心理卫生习惯作出发展性评价解释。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全员参与的全面评价。发展性评价制度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少数不称职教师的,它要求包括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都要接受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和改善教师工作状况,激励和促进教师发展。......
2023-11-29
国内在多元评价方面的研究开始得较晚,但发展迅速。李坤崇认为,传统以纸笔测验为主的教学评价,具有计分客观、批阅快速、容易进行测试以及激励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学习等优点,并且充分地发挥其客观、公平、省钱又省时的功能。李坤崇提出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学评价必须向多元化、人性化的方向靠拢。......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