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资源的天然屏障。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最后,由于长期实行持续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净化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绝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
2023-11-27
一、我国环境执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执法在几十年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环境执法在观念、体制、能力、法律依据等层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北京市环境执法中也有所体现。
(一)我国环境执法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个行政主导型事业,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环境执法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根据2006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的总结,“十五”期间是我国环境执法事业改革进程最快、发展成绩最为显著、取得成效最大的时期。“十五”期间,环境执法工作主要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其一,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其二,开展了重点区域与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了产业调整,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盲目发展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整顿;其三,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平稳推进,排污收费突破100亿元;其四,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国环境监察网络已初步形成;其五,培育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试点,已在107个地区进行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初步建立了生态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其六,以国家环境应急预案发布为标志,环境应急工作逐步展开,目前已有14个省(区、市)完成了环境应急预案。(2)
2006年,全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环境执法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一,以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切入点,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专项检查,排查了污染和影响饮用水源的污染源与环境隐患,并重点检查了化工、冶炼、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同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不断强化日常环境执法。其二,发现和排除了一大批环境安全隐患,加强了环境应急基础性工作,妥善处置了一大批突发环境事件,维护了环境安全与社会稳定。其三,生态监察取得重要进展,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在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初步构建起“立足监督、联合执法、各负其责”的生态环境监察新模式。其四,执法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队伍培训工作成效明显,环境监管体制和执法机构建设取得突破,制度化建设快速推进。其五,环境执法效能明显提高。排污收费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与银行建立企业违法情况通报制度,扩大违法处罚效果;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总结起来, 2006年全国环境执法工作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强化现场执法;提高环境执法效果必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必须加强责任追究;因地制宜把握重点才能做到环境执法有更大的作为。(3)
(二)我国环境执法面临的问题(www.chuimin.cn)
尽管我国环境执法工作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观念层面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重经济轻环境保护,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出台有悖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干扰和限制环境执法,致使部分地区“土小企业”连片污染反弹,屡禁不止。
其二,体制层面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达标排放企业和违法排污企业站在不同的市场竞争力起跑线上,其结果是大型企业包括上市企业也无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明知故犯,超标排污,屡查屡犯。另外,地方环境保护局负责人由上级政府任命,往往使得环境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其三,能力层面的问题。以淮河流域为例,该流域整体上属于中部地区,自动化环境监控能力、执法装备硬件配备比较落后,难以满足执法需要,如沿淮四省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仅有1. 8辆执法车辆,还有数十个县没有执法车辆与取证设备。
其四,法律依据层面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环境行政处罚额度低,无强制手段,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到位。(4)
有关北京市地方环境法治研究的文章
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资源的天然屏障。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最后,由于长期实行持续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净化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绝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
2023-11-27
执法监督人员在这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之下展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自然不能独立的行使监督权。更有甚者,有的行政人员受人之托,用领导身份干扰办案,影响行政执法监督的独立和公正。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强是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
2023-11-27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定位、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求热门,追逐社会热点,造成一些传统的工科专业备受冷落,在这种形势下,工科专业的工程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经济、金融、管理、新闻出版类人才受到社会欢迎,收入高、工作环境优越,使得学生盲目追逐这些热门专业,而对工科专业兴趣下降。工程师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对高校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运行与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023-06-15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教育行政职权划分不清行政职权是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也是有效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教育权责不明确,尤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责不明晰。......
2023-11-27
相比之下,明确认为当地行政执法中不存在“三乱”现象的人仅占受访人员总数的24.8%,尚不到受访人员的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大部分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相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大部分为山区。......
2023-11-27
自1988年至今,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流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工作内容与《河道管理条例》颁布时的情况有了较大不同,如河流整治已从传统的工程整治为主转向工程、生态、景观、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河道保洁也已成为河道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最突出的是,水污染、水生态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3-11-22
但是,在我国的证据收集之中,却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证据的收集和调查,最终导致事实没有查清。证据的合法性的内容包括证据必须由诉讼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机关、法定人员按照法定程序调查和收集。......
2023-07-22
毫无疑问,行政执法体制是与国家行政体制紧密相关概念范畴,就此来看,与行政执法体制相关的“体”应当是指“格式或形式”,“制”应当是指“法度、制度”。尽管如此,“体制”的基本含义是确定的,是指形成客观事物结构、形式的基本规则或法度。......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