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资源的天然屏障。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最后,由于长期实行持续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净化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绝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
2023-11-27
四、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行政执法“三乱”现象大量存在
根据我们的访谈,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行政执法中,行政执法不作为和不能有效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所谓行政执法不作为,是指在农村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该管的事项不管,该查处的案件不查处,该处罚的不处罚等不履行执法责任的情形。所谓农村行政执法的不有效作为则是指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农村行政执法效果不良的诸种情形。我们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民族地方和乡、镇开展问卷调查与走访时,我们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进行调研时就“受访人员对当地执法机关检查、罚款、收费的总体看法”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中“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调查数据显示出,受访人员中大多数人(73.9%)认为当地存在“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以下简称“三乱”)。其中,16.51%(12.2/73.9)的人明确认为行政执法中“三乱”现象在当地不仅存在而且很“严重”。相比之下,明确认为当地行政执法中不存在“三乱”现象的人仅占受访人员总数的24.8%,尚不到受访人员的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大部分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相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大部分为山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行政执法中“三乱”现象滋生与执法者可谋取“经济利益”(部门利益或执法者私人利益)有相生关系。
(www.chuimin.cn)
图表5 行政执法“三乱”现象调查
另一方面,就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执法而言,执法队伍素质的低下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西部民族地区部分农村行政执法人员的受教育层次普遍不是很高。另外,不少农村行政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不少平时亦疏于学习,致使违法执法现象屡有发生。而且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一些西部民族地区存在“因法而设”农村行政执法队伍的情形,中央或地方出台一部法律规范性文件就新增一支执法队伍,且执法队伍就用事业编制甚者雇佣临时人员充任。这种没有报酬、经费保障的执法,在很大程度上默许甚至鼓励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创收”行为。在一些地方,行政执法已变成某些部门牟利的工具,某些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为追求利益而执法。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在国家和省、市三令五申禁止下达罚没和收费指标的情况下,依然对下属机构下达罚没收费任务,并将完成情况列入考核目标,从而容易产生大量的行政违法行为。[9]有些西部民族地区的村民气愤地说:“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很明显,行政执法趋利的倾向已经严重扭曲了行政执法既定的目标追求。
有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问题研究的文章
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资源的天然屏障。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最后,由于长期实行持续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西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净化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绝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
2023-11-27
事实上恰好相反,行政不作为不仅会损害而且会严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在教育行政执法中,行政不作为主要表现在:部门利益、地方保护,有禁不止等现象时有发生。......
2023-11-27
毫无疑问,行政执法体制是与国家行政体制紧密相关概念范畴,就此来看,与行政执法体制相关的“体”应当是指“格式或形式”,“制”应当是指“法度、制度”。尽管如此,“体制”的基本含义是确定的,是指形成客观事物结构、形式的基本规则或法度。......
2023-11-27
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人员的87.4%对“当地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持积极、正面的评价。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行政执法中,由于有些行政执法人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导致出现执法语言粗野、行为恶劣等不良现象,甚至有些行政执法人员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色忘乎所以,充当违法犯罪分子的“保护伞”。图表4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调查......
2023-11-27
相反,超过了受访人员总数半数即52.2%的人,对当地农民权益受保护的总体情况作出的都是负面评价。显然,调研当地农民权益获得保护的总体状况堪忧,有待改善。相反,对当地政府政务公开情况不满意的仅占受访人员总数的12.5%。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在每一具体事项上,亦均各有不低于12.0%的人持“不满意”这一明确的负面评价。......
2023-11-27
可以显见,在这样的官方观念支配下进行一个主权国家的族群识别和制定民族政策的消极后果:民族自治权和族群问题“政治化”、民族政策“区域化”。因此,族群在社会体系或与它族的社会交往中,以“共同利益意识”限定我群的边界而排斥他人。从初级族群到次级族群直到最高级的族群形态国家。......
2023-11-27
五、行政执法依据不一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条例》等法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比一般行政区域更大的立法自主权、行政管理自治权、司法独断权。......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