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主管工程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运行与行政管理工作。(三)重点措施建议设立教育改革项目,树立典范,加强教改指导与交流,是推广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式。

(一)行政与学术协调指导工程教育改革

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因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之一,国家级“卓越计划”已于2010年启动,按计划各省也将启动类似“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项目。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工作,促进各学校教育教改工作高效率进行,减少重复管理成本,我们建议科技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成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工作小组。

在协调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各类工程教育专家成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整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领导与规划工作。首先应制订计划,将项目分为几个重点领域,每个领域包含若干个子项目,将子项目按招标方式立项。招标立项结束后按照重点领域成立由子项目承担学校组成该领域子项目工作协作组。协作组负责本领域工作的协调、交流和监督工作。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主管工程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运行与行政管理工作。

(二)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一大弊病是重立项轻建设。一些政府作为职能管理部门既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对众多立项项目的实施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应该探索实施协调小组自我管理的措施,促进项目承担者进行有效建设。建议按照“自我管理、加强交流、定期自评、反馈改进”的原则在协作组内设计自我管理运行机制。

(三)重点措施建议

设立教育改革项目,树立典范,加强教改指导与交流,是推广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政府、学校和院系分解立项的方式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因为项目庞大,应该有政府统筹采用招标方式将项目分发到不同学校。政府另外成立独立的项目进行统筹、监督与进度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工作进度与质量,可每个项目发双标,使结题验收具有竞争性,也可以取长补短。

1.设立若干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实验区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CDIO工程教育具有完整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实施标准和评估手段,是一个完整的一体化工程教育改革模式。作为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一个起点可以先直接应用CDIO改革模式,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因为CDIO模式和新探索的模式具有类似的一体化教育思想或实施理念,CDIO模式和新的修正模式应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www.chuimin.cn)

2.项目分类指导

可设立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提高三个领域。将项目按领域分解为子项目,进行子项目招标。对重点项目可考虑一个项目两次或多次立项,以保证重点项目的质量和完成时间。

3.加强各校协作

按领域成立项目协作组,协作组负责本组内项目的分工、进度和协调。将所得的成果提炼并一般化之后推广出去。这将是以点带面、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的一步。建立讨论会、现场会、成果展示会等多种交流展示机制,加强立项项目的检查、交流与指导。

4.建立评估与退出机制

设计自评方案,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反馈改进机制。设立项目退出机制,保证整个项目能够同时进展。

5.支持设立企业教育联盟,鼓励工程师和企业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工程教育改革过程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通过制度与利益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工程教育改革。企业在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与能力结构、实践与实习、教师的工程实践等方面可以提供咨询与指导。高校与企业还可以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工程教育教师也可以在企业环境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产学研合作与互动机制会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