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数字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

开放型机构知识库著作权管理研究|数字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

【摘要】:“Digital Repository”简称“Repository”,国内学者通常翻译为“数字知识库”、“知识库”或“典藏库”,是指存储数字内容、数字资产以便未来查检使用的地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数据库。截至2013年1月20日,全球2 253家OA知识库中IR为1 866家,占总数的83%。为避免歧义,国外有些文献增加了定语,如“OA机构知识库”或“开放数字知识库”等。表1.1机构知识库的类型

“Digital Repository”简称“Repository”,国内学者通常翻译为“数字知识库”、“知识库”或“典藏库”,是指存储数字内容、数字资产以便未来查检使用的地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数据库。早期收集e印本的在线文库被称为“Archive”,但是这个术语并不贴切,让人感觉是个存档系统,后来逐渐被比较中性的词“Repository”所替代,具有了随时存取的含义。数字知识库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封闭的。开放的数字知识库(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即OA知识库)是指免费开放全文或完整文档,没有时滞和获取限制的在线数据库。根据OA知识库名录(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penDOAR)的划分,OA知识库分为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学科库(Disciplinary Repository,DR)、联盟库(Aggregating Repository,AR)和政府库(Governmental Repository,GR)四类,他们与OA期刊合称为开放存取运动的“绿色之路”和“金色之路”。截至2013年1月20日,全球2 253家OA知识库中IR为1 866家,占总数的83%。

IR的概念很多,常被引用的是瑞姆·库饶(Raym Crow)和克莱福德·林奇(Clifford A.Lynch)的定义。瑞姆·库饶认为IR是一种学术交流方式,即通过大学出版增加机构的知名度、地位和公共价值,是传统出版的补充[1]。克莱福德·林奇认为,IR是机构为其成员创建的数字资料提供的服务,内容可以包含学术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机构对其责任的一种认识和实现方式[2]。此外,蒂姆斯·马克(Timothy Mark)和凯思琳·香瑞尔(Kathleen Shearer)认为IR是个体学术机构系统地收集、组织、利用以及保存其知识,从而展示其学术水平的一种途径。IR之间的链接实现了一种真正的知识网络,使研究人员能够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知识库“收割”(harvest)相关资料[3]。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关于IR的界定是“机构研究成果的合集,通常覆盖多个学科,有多种资金来源和传播方式,是否强制存储由各机构自行决定。机构对IR的内容可能有多种需要,包括OA传播、评估、推广和战略管理”[4]。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K.Johnson)认为,“机构”不应局限于大学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政部门、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学会以及其他商业或非商业机构,只要愿意公开传播其知识作品都应被视为IR[5]。苏珊·吉本斯(Susan Gibbons)总结IR的特点是依托于机构、收集机构学术成果、以数字形式保管和利用、长期积累、互操作和开放的知识库[6]

从字面意义理解,机构知识库是某机构或机构联盟产出的全部数字化信息的合集,不论其是否对外开放,都具备了管理本机构智力成果的功能,因而可以称之为广义的IR。狭义IR是指保存和维护某机构或机构联盟数字化的学术成果,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全部或部分内容及元数据的在线存储及传播服务,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机构范式

IR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从IR发展实践看,它与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1]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两者也经常被混淆。IR可以被想象为一个容器,而OA就是使用容器的政策和标准,也就是说这个容器既可以开也可以关。为避免歧义,国外有些文献增加了定语,如“OA机构知识库”或“开放数字知识库”等。其次,IR是数字图书馆技术的一种应用。数字知识库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基本存储方式,而IR是遵从“开放文库计划”(Open Archives Initiative,OAI)的数字知识库和服务。因而,IR只是数字图书馆大家族中的一个小成员。IR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但狭义IR与商业性数据库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可以免费使用,没有版权和获取的限制。第三,IR是机构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多数IR由图书馆管理和维护,其收集的“机构学术成果”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数学科库也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设立的。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包含机构外部成员的作品以及学科的集中度。不过,其间的界线并不明显。IR与e印本文库的区别在于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含文本还有非文本资料,许多IR是由机构e印本文库发展而来的。从学术交流的功能看,IR的不足之处是质量控制环节,而OA期刊恰恰能够弥补这个缺憾,故两者应当结合起来,共同为学术交流变革服务。(www.chuimin.cn)

由于IR还处于发展初期,划分其类型的文献不多。因此,笔者从开放程度、内容类型、软件增值、软件类别、主办单位、学科数量和目标定位角度将其做如下分类(见表1.1)。

表1.1 机构知识库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