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口村是全市最大的行政村,共有居民1865户,6340人,党员147人,耕地面积9600亩。几年来,刘猛凭借一颗赤诚之心,千方百计为村民谋福利,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全村百姓的一致拥戴。在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刘猛再次以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2023-11-27
我国目前村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所面临的被动和尴尬情势,不能不引起反思,并需要高度加以重视。村民自治的发展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最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进程中,农村存在着影响和削弱党的基层党组织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种:
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不协调,削弱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通过“海选”产生村委会后,村党支部的地位、影响和作用就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和挑战。村委会是村民依照村民组织法选出的具有法定地位的组织,而党支部仅仅是村里党员的组织,后者的影响力自然不可与前者比。如果原来村党支部影响力比较大,则必然在工作中产生矛盾;如果这个地方的经济基础薄弱、村党支部本来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不高,则更造成该村党支部在“海选”后形同虚设。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以下几类值得深思的重大事件:“两委”矛盾导致村委会主任联名辞职;“两委”矛盾导致村支书雇凶杀害村主任;“两委”矛盾导致村庄内部派系权力公然对峙;村党支部书记沦为黑恶势力的头目或保护伞。因此,要坚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构筑二者的和谐关系。上级党组织要对村委会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正确指导,村委会要服从村党组织的领导,同时,村党组织要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要将村委会中优秀成员发展成为党员,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www.chuimin.cn)
村党支部领导地位的实现途径不明确。现行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许多关键的地方不清晰、不具体、不明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不和谐状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上述条文虽然明确了村党支部享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权,村委会享有村民自治权,但对于什么是领导权、什么是自治权;领导权和自治权如何体现;发生争执相矛盾时又如何裁决等问题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对职权认识上的不一致性,常常会导致行动上的不一致。
农村“两委”之间的职权范围存在一定的重叠交叉,造成农村“两委”权力边界模糊不清。《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村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护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村委会组织法》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两委”的职责分工是明确的。农村党支部的任务要发挥领导作用,活动的依据对内是党章,对外是宪法和法律,其目的是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委会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等。“两委”的分工是:党支委只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而不是直接领导作用;村委会是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办理者,两者统一于实现村民的自治目的。在实践中,通过“海选”而产生村委会的村民自治,不仅在一些地方造成了家族势力和宗教势力抬头并操纵选举的情况,而且由这种选举所形成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班子分设的局面,很容易造成二者在领导关系和职能作用上的冲突和对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讨论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协调利益关系。”由此可见,上述条文存在一定的重叠交叉,造成农村“两委”权力边界模糊不清。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村庄权力体系分割为自上而下以党支部为代表的权力和自下而上以村委会为代表的内生性权力两大阵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以村支书为一派系和以村主任为另一派系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围绕权力和利益分配而展开博弈。村主任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做“当家人”叫板村支书,村支书则援引《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保持“一把手”的位置,在权和位的冲突中,村委班子围绕不同竞争者被“组织”到渭泾分明的派系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怎样回应这种挑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加强和改善自己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有关乡村政治视域中的党建研究:天津市武清区村民自治 实践中...的文章
六道口村是全市最大的行政村,共有居民1865户,6340人,党员147人,耕地面积9600亩。几年来,刘猛凭借一颗赤诚之心,千方百计为村民谋福利,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全村百姓的一致拥戴。在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刘猛再次以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2023-11-27
这种适当的干预是不应当看作是村民自治行政化的表现。当然,这种管理应当在不及于已经“放权”于农村社会的事务、不侵害村民自治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村民自治产生于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之际。......
2023-11-27
武清区的实践使党在农村政治核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天津市武清区围绕村民代表会议这一间接的民主形式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建立起保证村民有效当家作主的监督程序,为我国加强农村基层权力监督和防治农村基层权力腐败,提供了新的经验。武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正在有效地发挥出防治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滥用的作用。......
2023-11-27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执政基础和地位,强化执政职能的重要的方面。民主政治中的沟通实际上是政党与民众的双向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党的领导”模式开......
2023-11-27
所以,本书的研究路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武清区作为乡村政治研究的表述对象,通过对天津市武清区在村民自治的实践的考察,分析其在解决目前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的一些具有特色有效途径。要对这一问题作出严谨、科学的研究,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必须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2023-11-27
乡政村治体制成为了乡村社会最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乡政村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制度。[72]但是,“乡政村治”格局的出现并非意味着村这一级可以完全独立于国家政权体系的管理和规制之外,变成若干个“法外自治王国”。......
2023-11-27
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赢得民心带着建设新农村的理想,2008年7月,宫书艳来到河西务镇五七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取得村干部同意后,小宫把村里的会议室作为固定的辅导地点,每天拿出2个小时为村里50多名中小学生辅导功课。......
2023-11-27
为了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内容更丰富、程序更具体、保障更有力,把村民自治全面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明确了民政部门作为负责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