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媒介的生产及发行手段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对网络的挑战,也需要在增强时效上拿出自己的对策。其次,作为内容的产品总是和某个地域的特定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相联系的,同时也自然和一定地域的受众相联系。正是由于传媒产品的这些特点,所以除了传媒双重市场之外,传媒市场还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
2023-11-26
“乘数模型”是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时候提出的一个分析模型。“可以在所得与投资之间,确立一个一定的比例,称之为乘数”。[6]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社会经济中,存在着诸多的相互关联的中间部门,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投入,如此循环下去,就国民经济的最终收益来看,“乘数模型说明,投资的增加将会引起更大的乃至数倍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即投资所引起的GDP的增加量会大于投资本身的增加量”。[7]就是说,具有“乘数效应”。
“乘数模型”不仅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参数,更是一个分析方法和重要工具,所揭示的“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研究表明,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的内涵是由于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首尾相连,纵横交织,一个也许微小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环节的连续变化,导致系统最终所表现出来的倍增或倍减效果。
融合媒体独特的传播特点,使得融合新闻信息在传播中具有倍增的效果,表现出“乘数效应”,这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影响,增大了传播的价值。可以说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信息市场、内容市场和价值市场上,传媒经济具有了信息乘数效应、内容乘数效应、价值量乘数效应以及受众乘数效应。
1.信息乘数效应、内容乘数效应属于传者乘数效应
由于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增加了融合信息的来源,媒介融合使融合信息具有催生效果。
融合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很多新的“混合媒体”,如融合报纸、融合广播、融合电视等;二是信息内容在传统媒体和融合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使用。这使融合信息具有催生效果。不同媒体之间通过交互推、克隆、合竞以及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ng)等手段相互借鉴和使用新闻信息,这包括直接的拷贝和转发,提供新闻稿件,不同媒体做适当修改后发布,依据同一新闻材料,各媒体写出不同的稿件,针对同一新闻材料,采用不同的媒介形式和媒介符号发布。
同时,融合传播具有高度的参与性。这是因为融合媒体中包含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自媒体的特征,新媒体上的人都既是受众,又是传者,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融合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8]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体。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www.chuimin.cn)
2.受众乘数效应
现在融合媒体突破了大众传播的框架,改变了单一的线性传播的模式。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一点对多点,也可以是多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一点。双向的交互传播和网状的交叉传播,是融合媒体最大的优势,具有灵活多变的传播模式。由于媒体众多,使得接触信息的受众量也增加,对于同一条新闻来说,是融合媒体各分媒体受众接触的综合。
3.价值乘数效应
价值效应是一条新闻传输所带来的影响,这是由传者和受众共同的作用决定的。实际上根据传播的反馈模式我们知道,在传播中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效应,在融合媒体的情况下,受众的评论和发声又成为新的消息来源,导致不断呈现正反馈的情况出现,因此围绕一个新闻主题的传播将会继续下去。
总的说来,融合媒体的“乘数效应”主要是表现为:融合新闻信息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量的倍增和质的丰富。通过融合传播的“乘数效应”,使新闻信息的数量倍增,而且增加内容涉及新闻事件的背景、发生、过程、正反面的看法等等,对一个新闻事件来说,使受众能获得更全面的真实的信息。这有利于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信息。
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增加一条新闻的影响,使其广受关注,成为议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乘数效应”可以极大地扩大新闻信息的数量,它可以高强度高密度地对一个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并且可以在网页上轻松地实现“显著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从而改变此条新闻的位置和顺序,从而改变此信息的受关注度,获得注意力,增加广告的传输效果,增加衍生品的传输效果。
有关传媒经济研究 发展与未来的文章
与传统媒介的生产及发行手段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对网络的挑战,也需要在增强时效上拿出自己的对策。其次,作为内容的产品总是和某个地域的特定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相联系的,同时也自然和一定地域的受众相联系。正是由于传媒产品的这些特点,所以除了传媒双重市场之外,传媒市场还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
2023-11-26
顾客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或接受者。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为之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距。顾客满意度是由其所获得的让渡价值大小决定的。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是顾客满意。图7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就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是创造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关键。较高的质量导致顾客较大的满意,同时也支撑了较高的价值和较低的成本。......
2023-11-26
围绕着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两者的媒介产品出现同质化,传输渠道整合化,服务从互补性向替代性变化,同业竞争成为常态。媒介融合对媒介产业最大的改变,首先是将此前不同媒介之间的分业竞争变成了基于数字化的同业竞争,相互之间的产业间分工变成了产业内分工。尤其是对广电和电信来说,这两个产业控制着庞大的信息内容、传输网络及受众用户,媒介融合对传输手段多样性的要求需要它们在业务、网络等领域冲破产业间的壁垒。......
2023-11-26
必须认识到,传媒经济研究起始于新闻业的转型、传媒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和需求,因此,曾被称为新闻事业管理、传媒经营管理学。因此传媒经济研究在总体上具有如下的学科特征。这正是有学者坚持传媒经济研究新闻传播学归属的原因。它对传媒产业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尤其是注重其产业的个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2023-11-26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媒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的产品种类和系列。根据2013年3月为止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算,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7 6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约378.4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国共有604家机构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5]有线电视依然是中国家庭最主要的视频收视方式。......
2023-11-26
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新技术开发重点项目、500项重点新产品项目和50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项目,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
2023-11-28
而传媒经济显然属于第一信息产业部门,涉及信息交流与流通、信息处理与传递服务和信息商品业。这些特点已经在传媒产业体现得非常鲜明。按照关联分析,需要将传媒产业和其他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根据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其中有多项涉及到传媒产业。传统媒体产业属于这种运营模式。在美国,与电脑通讯相结合的新型媒体业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5%。......
2023-11-26
我国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传媒完全置于与经济规律无关的地位,更不用说对传媒经济进行研究了。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传媒经济和传媒经济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积极进展。同我国传媒经营实践相适应,1979年,我国理论界为解决报业经济短缺问题,提出了“报业经济”的概念,恢复了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