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者,应当尽可能认识和克服这种局限,如新闻工作者,要尽力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和公正,力求避免框架的负面影响。传者还有政治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职业的新闻传者主要为传媒机构及其员工,受管理部门、机构状况及其媒介的影响较大。......
2023-11-18
“对商人来说,报纸出版者们的举动十分奇怪。他们卖那些‘煮熟的松树’的价格要比买进它们时低三分之一。这似乎是一次魔术表演:出版者们卖出他们的原料比买进时更为便宜,而他们却获利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广告主也急切地把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投到这个好似无利可图的交易上,而他们也获利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所有这些最后都是为了读者的利益,读者不费什么代价却有所得。”[1]“从作为报业市场主体的多数报纸的‘负定价’发行(即报纸的定价低于它的成本)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无偿’收视中,我们可以知道,传媒的经济运作并不是依赖出售自身产品获得全部回报的。这是传媒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一个重大区别点。”[2]
就报纸来看,一方面,报纸向读者出售“新闻纸”这样一种“形式产品”,所承载的信息和知识,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文艺副刊稿件、娱乐信息材料等作为“内容产品”成为读者的真正需要,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广告版面指的是可供广告主刊登宣传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广告的版面位置。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却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是因为在广告版面上可以刊登他们“欲让读者知”的广告,并借助报纸新闻版面的吸引力,借助报纸的发行渠道,达到“让读者知晓”的目的——读者在这里被广告主看作是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潜在购买者。而报纸出售广告版面所得的巨额收入,使得报社有可能以廉价——甚至低廉到低于制作成本——向读者出售报纸。这时,确定商品价格的成本原则被部分扭曲。
广播电台及电视台特别是商业性广播电台及电视台更是把这种双重出售方式推向极端,它们依靠向广告主出售广告时间所取得的收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把向受众提供新闻和娱乐节目的售价降低到零,即完全免费。免费播送新闻和娱乐节目是为了吸引受众,而电台和电视台对受众的吸引力是同对广告主的招徕力成正比的。就这样,“公众享受到了报纸和杂志至少是低廉的午餐的优待,而且广播电视是完全免费的”。[3]这时,确定商品价格的成本原则被完全扭曲。
皮卡特(1989)指出,传媒行业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在进行双产品市场运作。也就是说,虽然媒体公司生产一种产品,但它们参加两个商品和服务市场,[4]揭示了传媒经济具有一般经济的共性,也有区别于其他经济形式的个性,即传媒产业通过两次售卖实现效益的方式。媒体只生产一种产品,却活跃于销售与广告的双重市场,可以采取“双重出售”,或“二次出售”的运作方式。
双重市场的产品和出售原则有所不同。广告主购买媒体的广告版面(时间),通常要向新闻机构支付较为高昂的费用。广告版面(时间)的价格通常不是按成本原则,而是按价值原则确定。所谓“价值原则”,在这里指的是按广告客户预期能从刊播广告上所得到的促销效果,即广告版面预期的信息服务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出售价格。广告主所付出的广告费是广告主经营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广告主以市场价格向消费者出售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时,他就从消费者那里索取到一笔费用。这笔费用不但足以抵偿包括广告费用在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使广告主得到一定份额的利润。这样,受众在向新闻机构购买新闻产品时所享受到的廉价或免费优待,由他们在向广告主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返还给广告主。
对媒体来说,出售信息与出售广告二者同等重要。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是确定并实现广告版面(时间)价值的基础,而广告价值的最终实现又反过来能够促进新闻版面(节目)质量的提高。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媒体“双重出售”良性循环。“双重市场”这个基本特点,引导着传媒经济学者对传媒经济的本质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但是在数字技术的生态下,传媒双重市场的盈利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媒体逐渐由倚重于广告收入模式向着广告、发行和收费模式并举的模式发展。而这种收费模式就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于特定内容,基于分众的“订购”模式,表现为收费电视和报纸的“付费墙”。(www.chuimin.cn)
广义地讲有线电视是收费电视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广电网络公司向有线电视用户收取一定的有线电视维护费,即用户按月或次交纳收视费。在很多欧美国家,这个费用叫做连接费,有点类似电话的月租费。对于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不管是收看免费电视还是收看付费电视,每个月必须向网络运营商缴纳这个费用。
但是严格地讲,收费电视特指的是以个性化内容、互动的形式而收费的电视节目或电视频道。付费频道是电视台加密加扰播出内容,观众借助于解码器解密收看,收取订户费是它的盈利模式。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按频道付费;二是计次付费。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模拟电视时代就有了付费电视频道的尝试。随着数字技术的使用,很多模拟的付费电视改用数字播出,就成了数字付费电视频道。
付费墙(Paywall)“是指传统报纸对其在线内容实行有价阅读而建立的支付模式,是新闻提供商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准入系统’”。[5]是以报业为主的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尝试内容收费、扩大收入来源的一种典型模式,即报纸通过报纸网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
2011年被称为“付费墙年”,是由于那一年《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付费墙”项目的启动。随后美国第三大报纸网站《洛杉矶时报》开始要求读者支付在线访问费用。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宣布对旗下的80种报纸设置付费门槛。实际上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在1997年就启动了付费墙,是最早采用“付费墙”的大型报纸之一。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0月开创了计量模式的“付费墙”,即用户可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超额即需付费。《泰晤士报》作为一家提供大众新闻而非财经新闻的报纸,2010年在自己的网站采用了最严苛的“付费墙”模式。德国、芬兰等国家越来越多的报纸计划开始实施收费。标志着“付费墙”正逐步从一种小众的特例的模式,成为欧美报业的一种趋势。
无论是付费电视还是付费墙,都是一种直接向受众销售内容并且获利的“直销模式”。既是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也是应用数字和网络等新传媒技术开创新的盈利模式。
有关传媒经济研究 发展与未来的文章
作为传者,应当尽可能认识和克服这种局限,如新闻工作者,要尽力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和公正,力求避免框架的负面影响。传者还有政治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职业的新闻传者主要为传媒机构及其员工,受管理部门、机构状况及其媒介的影响较大。......
2023-11-18
传媒的双重效益即传媒业既要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又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对社会产生的有益结果,指经济效益以外的政治效益、思想效益、文化效益等等的总和。另外,发行量和收视率调查也可以成为测量传播效果的途径之一,可以侧面地测量取得的社会效益。对于传媒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社会效益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2023-11-26
必须认识到,传媒经济研究起始于新闻业的转型、传媒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和需求,因此,曾被称为新闻事业管理、传媒经营管理学。因此传媒经济研究在总体上具有如下的学科特征。这正是有学者坚持传媒经济研究新闻传播学归属的原因。它对传媒产业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尤其是注重其产业的个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2023-11-2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其连接的纽带是受众的规模,所以传媒市场除了媒介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各自的供需均衡之外,还有一个销售与广告双重市场的平衡问题。所谓传媒市场的平衡,即是指寻求两个市场的平衡点,以获得总市场效益的最大化,其本质是寻找最佳的销售平衡点问题,也即寻求合适的价格和规模的问题。......
2023-11-2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纷纷崛起,纸媒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从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呈现形式,到运营、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无限、传播速度快、传播空间广、传播成本低、传播方式丰富、互动性强以及移动传播便捷等特点。......
2023-11-09
著作权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类型,其公平同样涵盖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两个方面。在著作权合同领域,作者和传播者之间经济实力悬殊,二者之间存在缔约地位不对等和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作者基于传播作品的需求,往往会接受传播者制定的不公平条款。因而,著作权合同公平在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之外,还须从实质公平的角度去考量作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2023-08-05
“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印染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机遇更有挑战。新环保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行业新的水排放标准的实施,以及正在制定的大气排放标准,促使对行业监管范围扩大,执法力度增强。“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中也蕴含着加快转型的机遇,将促使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换挡提质,重塑行业发展新优势。......
2023-06-15
这一时期独立的、服务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广告代理公司的出现,广告客户与广告公司的代理关系以及广告代理佣金制度的建立与确认,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代理制度的真正确立。它是办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报纸实现“双重出售”功能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报社传播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