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各种实用工具软件等。图3.3系统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它们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数据查询和处理、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银行证券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网站管理、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等领域。图3.4 QQ电脑管家软件界面......
2025-09-30
1.数据库应用系统组成
在计算机及其相关网络硬件的支持下,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的各项功能,我们可以构建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系统。然后,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或使用某一种数据库应用前端开发工具,编制满足应用需求的应用程序。
由此可见,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包括必要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硬件、一个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应的数据及其基本操作集合——数据库以及一组满足需求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是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必须满足数据库应用系统对于存储容量、运行速度以及信息交换能力等项目的需求。
关于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计算,除了必须考虑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所需要的存储及运行空间、应用程序所需要占用的存储及运行空间之外,还要充分估算数据库数据所需要占用的存储空间,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以支持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需求。
关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必须充分考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最大并发任务数,以及每一个任务所能容忍的最大时延。所谓并发任务,是指同时有多个用户使用数据库所发生的操作;而所能容忍的最大时延则是指当某一个用户发出数据库操作指令后,所能容忍的等待时间。在进行计算机硬件配置时,应该保证其运行速度足够快,才能够满足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的操作需求。
2.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数据库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合理地设计数据库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关键。
首先,必须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正确反映应用事务的数据库模型,这个数据库模型由若干数据实体构成。然后考察各个数据实体之间的关联,此时,必须对数据库模型进行规范化处理。规范化的目的是减少冗余数据,提供有效的数据检索方法,避免不合理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数据操作,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在关系数据库理论中,一个实用的数据库至少应该满足三种不同的规范化形式。
(1)第一规范化形式
第一规范化形式是指在一个关系(数据表)中没有由多个数据项组合而成的数据项,即一个满足第一规范化形式的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字段)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第一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一范式或1 NF。(https://www.chuimin.cn)
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一个数据表都必然是一个满足1 NF的关系。
(2)第二规范化形式
如果在一个满足1 NF的关系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关键字,即不存在一个属性的取值部分依赖于关键字,则称这个关系满足第二规范化形式,简称二范式或2 NF。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如果存在不满足2 NF的数据表,则将导致数据插入或删除的异常,同时会使得在修改数据时,操作显得很复杂,稍有不慎将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3)第三规范化形式
如果数据库设计不完善,就会在一些满足2 NF的关系中存在某些数据项间接依赖于关键字的情况,我们称这种依赖为“传递依赖”。对于那些满足2 NF的关系,且其中不存在传递依赖的数据项,则称这个关系满足第三规范化形式,简称三范式或3 NF。一个满足3 NF的数据库将有效地减少数据冗余。
通过对数据库的三种规范化形式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应该保证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都能满足2 NF,并应力求满足3 NF。
3.系统功能的规范化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采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分解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并明确描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相互调用关系。所谓“自顶向下”,是指首先设计应用系统的整体功能,接着将系统整体功能分解为一组子功能,如果某一子功能依然比较复杂,则还须拆分该子功能为明细功能,直至每一个明细功能都仅完成一项单一应用操作为止。
显然,如何划分系统功能,如何确定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具备的单一应用操作,以及如何设计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调用关系是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功能设计的要点。在进行系统功能设计时,应该遵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原则、功能模块的内聚性原则和功能模块调用的输入/输出原则,关于这些原则在许多软件工程教科书中都有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相关文章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各种实用工具软件等。图3.3系统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它们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数据查询和处理、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银行证券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网站管理、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等领域。图3.4 QQ电脑管家软件界面......
2025-09-30
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关系,而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总框架。图1—6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1.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组成。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数据的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可使应用程序维护工作量大大减轻。......
2025-09-30
从1.1.1节的介绍可以看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出现之前,人们对数据的操作是直接针对数据文件编写应用程序实现的,这种模式会产生很多问题。对于1.1.1小节中列举的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选课管理两个子系统,如果使用数据库技术来管理,其实现方式如图1-4所示。保证数据的安全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机制实现的,保证数据的可靠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实现的。......
2025-09-30
情景感知系统的一般要求如下。情景感知系统是一个能主动监视其工作环境或场景,并按照该场景的变化调整其行为的系统。图20.7情景的感知、处理和使用图20.7中的元素说明如下。这三者有机构成了一个情境感知系统的三部曲。Baldauf等在其论文《A survey on context-aware systems》中说:情景感知系统能够让自己的操作适应当前的情景,无须用户显式干预,从而借助环境上下文信息提高可用性与有效性。而中国的北斗系统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GPS。......
2025-09-30
本研究利用多智能体的智能性、 协同性、 动态灵活等特性, 对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计划和车间调度进行系统协同优化研究, 建立生产计划与调度协同生产多层次体系框架和智能优化管理办法。对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协同生产中的任务分解与分配,协同生产运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5-09-29
图12.1带全局概念模式的MDBS的体系结构图12.1中,LIS表示本地内部模式,LCS表示本地概念模式,LES表示本地外部模式,GES表示全局外部模式,GCS表示全局概念模式。图12.2不带全局概念模式的MDBS的体系结构相对应的是多语言系统,这种系统允许用户使用本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语言存取全局数据库。图12.2所示的是不带全局概念模式的MDBS的体系结构。图12.3MDBS的基本组成......
2025-09-30
可串行化是经典数据库事务并发控制的正确性判据。 抽象数据类型集合的前向交换关系兼容和后向交换关系兼容分别如表15.3和表15.4所示。下面从可交换性上来讨论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事务管理问题。对象系统中,如果使用封锁技术,则封锁颗粒会有变化。这是因为没有把对象的语义考虑在内。ADT上的事务执行需要多级机制。......
2025-09-30
并行数据库系统可以粗略定义为在一个紧耦合多处理器上构造的DBMS。并行数据库系统支持数据库功能,提供C/S接口和一些通用功能。下面讨论并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图14.8并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行计算机有多个CPU,CPU之间会分工,一部分CPU负责处理会话和用户请求,另一部分CPU负责数据存取和管理。......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