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作为网络行为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终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安全的瓶颈,尽管在安全技术和培训中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但终端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终端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可简单归结为3类。......
2025-09-30
1.风险分析
(1)风险描述
终端应用软件是终端使用者日常应用接触最多的部分,用户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通过应用软件完成。如果不对应用软件进行管控,由用户随意安装、卸载、使用,存在如下风险:
1)如果用户日常工作需要的软件没有安装,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2)如果用户日常工作需要的软件被卸载,同样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3)如果用户安装了与工作无关的某些软件并使用,可能会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影响工作效率。
4)如果用户安装了某些占用带宽严重的下载软件,在使用时会对网络带宽造成严重影响,使得网络的可用性下降。
(2)相关风险点
终端应用软件检查风险见表A-7。
表 A-7
(a)基于资产使用生命周期分析
风险点(1-8):这些风险主要涉及资产的入网前和运行阶段,维修和报废阶段,终端不运行,这些风险的影响较小。入网前,如果终端上安装了非法软件,只会影响终端自身的使用,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大的影响,风险较低。入网后,如果终端必须安装的软件安装不完整,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开展;如果终端上安装了非法软件,会导致信息泄漏,如果安装了下载类的软件,会导致网络流量异常,影响网内其他用户的带宽使用。如果安装的是与工作无关的软件,还会影响终端用户的工作效率。运行时,如果不能对终端进行软件安装和卸载,会导致终端应用软件使用不可控制,不能为终端安装需要安装的软件,会导致需要使用的软件无法使用;不能为终端卸载非法软件,造成信息泄漏,或者影响业务正常使用等风险。
(b)相关信息风险
在线信息风险
风险点(1-8):不能统计应用软件的安装情况,会导致终端出现需要安装的软件没有安装,禁止安装的软件被安装等情况。如果不能管控软件的安装,当非法软件被安装时,就不能卸载,影响工作效率,会影响在线信息的处理;如果是恶意软件被安装,还有可能引发在线信息泄漏的风险。
存储信息风险
风险点(1-8):恶意软件被安装,可能会引发存储信息泄漏的风险。
(c)基于资产使用人分析(https://www.chuimin.cn)
内部人员
该类风险发生在高级管理岗位(如高层领导),由于其终端含有企业核心信息和涉密信息,风险非常高。该类风险发生在部门主管、网络管理员、配置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财务部人员等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则由于该类终端对业务支撑非常关键,且一般包含关键业务信息,风险较高。如果该类风险发生在生产人员、办公人员等,则由于该类终端支持业务和对正常运营起保障作用,相当重要,风险为中。
临时人员
如果该类风险发生在辅助人员岗位(如食堂、车队、绿化等人员),则该类终端一般不涉及业务、不包含敏感信息,风险为低。
外来人员
风险点1-8:该风险不涉及此类人员。
(d)合规性要求
合规性要求见表A-8。
表 A-8
2.风险控制
事前处置:在终端接入网络之前,检查应用软件的安装和运行情况,作为准入条件的一部分。只有符合准入条件的终端才允许接入网络正常使用。
事中处置:在终端接入网络运行后,定期检查应用软件安装和运行情况。当终端安装新软件时,需要进行新软件安装审批流程,并对终端下发安全策略,安全策略规定哪些软件不能随意卸载,并对已安装限制网络内使用的软件,终端应该提示终端用户卸载,当终端根据工作需要必须运行安装和运行某些软件,需要进行申请,得到主管领导和信息安全的审核之后才能放开限制。
事后处置:统计应用软件的种类、版本等信息,对违反软件安装策略的行为予以汇总通报,并且记录安装日志,为日后安全事件溯源提供依据。
控制流程见图A-7。
图 A-7
3.风险控制效果
通过终端应用软件检查控制确保终端能够安装必需的软件、保证终端不安装禁止使用的软件,为终端的正常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关文章
终端作为网络行为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终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安全的瓶颈,尽管在安全技术和培训中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但终端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终端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可简单归结为3类。......
2025-09-30
针对不同的威胁来源的终端安全风险图谱见图6-7。其中终端安全技术平台自身的风险,暂不列在内。与基础安全风险相比,终端安全运行风险更具动态性,随着时间和相关环境条件的变化。3)信息安全风险指终端信息安全风险为终端中存储的信息,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2025-09-30
终端安全风险的深度分析需要建立在对终端相关的安全事件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以上两类安全事件分析模型都是用于确认安全事件是否会对终端的风险造成影响。如IDS发现了一个针对某一终端的DDOS攻击,并报告了一个安全事件。可以直接借鉴这类模型来对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建模。在充分了解了终端的部署环境后,根据所知的安全知识提出一个共知的安全问题,如IDS在报告DDOS攻击时有较大的信噪比。......
2025-09-30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响应安全风险,以期降低或规避风险,并基于风险管理工作实践改进安全防护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评估检查确认该风险的真实性。日常运维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类风险、引起大面积终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风险。表10-1 重要风险列表(续)(续)(续)(续)......
2025-09-30
分布式管理业务,管理平台和防护平台部署在各级节点上,所有分支节点为管理及防护功能完全的自主节点。二期建设完成后,在集团下属院、厂所本地,乃至全国已初步形成分布式管理模式。对于终端日志与报警信息,全部逐级转发,汇总至集团信息中心进行安全事件处理。分布式管理模式参见图12-4。......
2025-09-30
终端安全风险管控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不同管控方式对终端安全风险管控的程度不同,可将风险管控方式分为以下3类。基于技术平台全过程处理类(全自动)是指终端安全风险基于技术支撑平台自动发现、自动执行防护措施,可认为全过程处理类风险是完全依赖于技术平台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表9-4 全人工处理类终端安全风险列表......
2025-09-30
一系列安全事件后,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立了全球第一个计算机应急安全响应组。因此,终端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识别终端安全风险,构建终端风险体系并对终端风险进行安全管理,从而避免终端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