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千里迢迢,感情丰富!导师爸爸的珞珈野火集之拜师之旅

千里迢迢,感情丰富!导师爸爸的珞珈野火集之拜师之旅

【摘要】:郑丽先感情丰富,她后来给我写信,干脆以“导师爸爸”或“刘爸爸”称我,她既要当学生又要做干女儿。郑丽先本打算于9月初专程来武汉看望我,并说是特地来拜师的。从长春到武汉是2300公里,由她工作的松原市到长春又有约200公里,全程总共5000华里,是真正的千里迢迢来从师啊!我清晨到达培训公寓时汪师傅早已到达。我把她送上车,并嘱咐汪明利师傅说:“请你一定准时和安全地把她送到武昌火车站,她是千里迢迢来拜师的。”

2011年8月22日,基金会收到了一封来自吉林的电子邮件,邮件写道:“刘校长,我是您的粉丝,非常喜欢拜读您的文章。最近正在看您那本《创造:一流大学之魂》,其中264页与280页的叙述有错误……我很喜欢和欣赏您写的文章,真实、理性且感染人。您是教育界名人,是大教育家,我是普通人,但我很想采访您,哪怕只有5分钟。”邮件署名为袁一夫。

基金会把信转给了我,鉴于是给我的书指误的信,我立即回了信。我写道:“一夫老师:早上好!首先感谢你指出我书中的笔误,我将会勘误,以免谬误流传。袁老师在什么学校执教,又在哪所大学读研究生?如果就近的话,欢迎与你交流高等教育问题。”通过交流后才知道,袁一夫是她儿子的名字,她是个女老师,叫郑丽先。此后,我们开始了频繁的信件往来,差不多每天一封。她聪明善良、思维敏捷、性格耿直、富有爱心、是非分明,但对腐败和官僚主义又疾恶如仇。我在回信中说,她的这些性格似乎就是我的性格的克隆。她十分敏感,联想到既然是克隆,那就有血缘关系,于是她要做我的干女儿。她在信中说:“我看了您的自传,您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我妈有俩女儿三个儿子,让我就做您的女儿好了。”郑丽先感情丰富,她后来给我写信,干脆以“导师爸爸”或“刘爸爸”称我,她既要当学生又要做干女儿。

郑丽先本打算于9月初专程来武汉看望我,并说是特地来拜师的。但9月初全国大学新生开学,火车票难于买到。于是,我们相约9月中旬见面。她后来以电子邮件告诉我,已定好了9月12日的机票,于当天5点15分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我提前为她预订了培训公寓的房间,告诉她由机场到达培训公寓的路线和电话。

是日正好是中秋节,我带了月饼和水果,在培训公寓大厅等候她。我说:“你割舍了亲情,放弃了与家人过中秋节来武汉,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她说:“我来与导师爸爸过中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啦!”

9月13日全天是与郑丽先交流,上午是围绕她研究生论文的题目,下午是有关她今后发展的方向。她的研究生论文题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家的成长及其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题材,要写好是不容易的。我向她介绍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代高等教育家的概况,并建议她选择几个典型分析,突出重点,观点与材料结合。我认为一个教育家既要有“见”,即远见卓识;又要有“行”,即要勇于参加教育改革的实践。她把我的讲话全部录下来了。(www.chuimin.cn)

为了她写论文的需要,我收集了7本书送给她,特别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非常珍贵。我对郑丽先说:“这两本书对你写论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只有我与你各保存一套,希望好好珍藏。”

从长春到武汉是2300公里,由她工作的松原市到长春又有约200公里,全程总共5000华里,是真正的千里迢迢来从师啊!可是我年岁老迈,到底对她能有多大的帮助?可能精神上的鼓励多于实际的作用。鉴于她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到武汉,虽然我不能陪她观光,但我建议她14日参观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和东湖风景区等地。她表面上接受了我的建议,可是14日她并没有去参观,而是去了书店,她嗜书如命,回到公寓都是在看书。

她9月15日乘火车回长春,由于是5点58分开车,我怕找出租车不易,故从武大车队要了一部车送她。我清晨到达培训公寓时汪师傅早已到达。我把她送上车,并嘱咐汪明利师傅说:“请你一定准时和安全地把她送到武昌火车站,她是千里迢迢来拜师的。”汪师傅说:“校长放心,您的事绝对误不了。”

我目送郑丽先乘车离开培训公寓,车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晨曦的薄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