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医生笔记:焦虑症调节未来焦虑症与运动相关

医生笔记:焦虑症调节未来焦虑症与运动相关

【摘要】:公认的焦虑症调节办法有:营养:与抑郁的建议相同。在我们的印象里,和焦虑相连的另一个关键词叫作“未来”。运动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的生理表现与焦虑症的表现实在是太像了,运动一定会诱发或者加重焦虑,当时的人如此认为。很多人焦虑之后,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选择的办法就是蜷缩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公认的焦虑症调节办法有:

营养:与抑郁的建议相同。

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

心理:时间管理。“活在当下”、正念、乐观等。

运动:有规律的运动,特别推荐有氧运动。

在我们的印象里,和焦虑相连的另一个关键词叫作“未来”。佛教里面有句经典的话——“想到过去会带来悔恨,想到未来会带来焦虑”,非常贴切。那么革除焦虑的手段是什么呢?很简单,即“活在当下”。

不要被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吓到,充分体验、觉察、意识到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幕一幕,却不做评价。比如我们正在进食,就体会米饭的清香、蔬菜的爽脆,感受食物滑过咽喉进入食管的满足感,而不去思考吃完饭后要面临的洗碗、功课、工作还是其他家庭琐事等。这套方法行之有效,已经被西方心理学界吸纳,算作“正念疗法”(mindfulness therapies)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也说过,当代国人对心理疾病认知还不足,对相关的精神疗法觉得陌生、心理上觉得“遥远”,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因此我们还是多谈“近”的、熟悉的运动。(www.chuimin.cn)

有趣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医学常识都在建议焦虑患者(包括恐惧症)应该避免运动。运动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的生理表现与焦虑症的表现实在是太像了,运动一定会诱发或者加重焦虑,当时的人如此认为。然而从1960—1989年国外公布的104项研究结果看,运动非但没有加重焦虑,反而是结结实实地消除了焦虑。

同样,让我们来看看运动利好焦虑的相关研究:

新奥尔良奥克斯纳诊所基金会两位医生Carl Lavie和Richard Milani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称“体育锻炼可以使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减少50%以上”。

心理学家基思·约翰斯加德(Keith Johnsgard)是长跑运动员,他发现在运动前提下进行认知治疗焦虑症可以得到特别显著的效果。

2005年研究者把198名15岁的智利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每周3次90分钟的高强度体育课,而对照组则是每周1次90分钟的体育课。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焦虑得分下降了14%,而对照组只有3%(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南密西西比大学曾将54名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大学生分为两组,在2周内安排6次运动课,第一组同学在跑步机上做最大心率60%~90%的高强度运动,第二组则是最大心率50%的行走,结果表明两组的焦虑症都缓解了,而第一组更快更有效。

很多人焦虑之后,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选择的办法就是蜷缩在那里什么都不做。然而越是这样,焦虑感越甚。相反,能够主动反击,做点什么的人会觉得焦虑感消退。其中运动即是最好的反击方式之一。许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了这个事实——有氧运动能迅速起效并抵御焦虑状态。难怪哈佛大学精神医学专家约翰·瑞迪(John Ratey)曾说:“运动的作用就像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和其他大多数抗抑郁药物以及抗焦虑药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