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指南》将在国家与国际层面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者中得到广泛应用。至2014年9月,WDC在全球共有89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几乎涵盖了地球和日地关系科学的各个领域,每个数据中心承担了汇集某个领域的科研数据并承担向科技界开放和服务的任务。②所有将要共享的数据、元数据和资料都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共享。此外,WDS于2011年9月在......
2023-11-22
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关于科学数据管理的态度和行动将在全球内产生重大的影响。
(1)发布宣言促进和规范科学数据的共享与利用
1999年,UNESCO召开了布达佩斯世界科学会议,通过《科学与利用科学知识宣言》和《科学议程——行动框架》,明确表示要注重科学和教育信息资源在公共领域内的开放存取,并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要遵循信息开放存取、信息平等以及互惠互利的原则,共享科学信息和知识[19][20]。2007年6月,UNESCO发布《关于知识获得与分享未来的克朗伯格宣言》,再次强调开放存取和共享知识,表示通过发展开放式的标准和数据结构、标准化的信息结构,支持开放接收和内容的自由流动,保证长期、持续的数字内容具有可利用性等[21]。UNESCO第32届大会通过的《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针对世界各国和研究机构对人类基因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和使用进行了规范[22]。
2012年9月,UNESCO在“数字化时代的世界记忆:数字化和保存”国际会议上通过的《温哥华宣言》(UNESCO/UBC Vancouver Declaration)指出,为了确保未来的人们获取今天创造的数据和产生的记录、避免数字失忆,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强调《世界人权宣言》保证每个人获取信息,包括数字格式的信息;应该建立相应的国家政策保证信息权利,促进数据的开放[23]。
(2)召开重要会议讨论科学数据管理议题
2005年,UNESCO与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合作主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The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首次突尼斯阶段会议针对科学数据共享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24]。
2009年,UNESCO、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联合国贸易及发展大会(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等共同组织的WSIS论坛召开了专门强调对科技数据与知识开放存取的“WSIS存取行动线与数字科研行动线”[WSIS Action Line C3(Access)and C7(e-Science)],重点讨论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存取和知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针[25];2011年5月,WSIS论坛“Action Lines C3&C7”会议议题中包括了开放存取出版、研究出版物与研究数据的关联[26]。(www.chuimin.cn)
在这样的世界首脑级峰会上讨论科学数据管理问题,表明国际社会和科学界都认识到科学数据的充分、有序共享是信息社会的必然和需要,同时,实现科学数据管理必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科学数据的各利益相关者一起,以协商和互惠为总原则,共同构架起加速21世纪科技发展的数据平台。
(3)促成科学数据管理领域的国际合作
2005年,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等组织共同发起主题为“建立科学信息共有,面向机构政策和行动指南”的《全球科学信息共享空间倡议》,激励人们尝试创造新模式、传播和合作利用科学数据。为建立合作、共享经验、制定开发原则与指南以及最佳实践推广提供了一个全球化平台[27]。
2007年,经联合国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与发展联盟(UN GAID)批准,中国科学院领衔开展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UN e-SDDC)计划,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DATA)、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保护与共享工作组、巴西国家环境参考信息中心、南非国家基金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等参与其中,力图在科技界可持续发展方面填补数字鸿沟,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差距,提出一个全球性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的解决方案[28]。
(4)建立开放数据门户
联合国统计司(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UNSD)推出的联合国开放数据门户UNDATA,收录人口、贸易、农业、环境、工业、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各种统计数据,该门户正在试图改变数据的搜索方式,提供一种直接从各国相关数据库中搜索的方式,它能够为数据用户直接提供权威数据源的数据[29]。
有关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UNESCO指南》将在国家与国际层面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者中得到广泛应用。至2014年9月,WDC在全球共有89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几乎涵盖了地球和日地关系科学的各个领域,每个数据中心承担了汇集某个领域的科研数据并承担向科技界开放和服务的任务。②所有将要共享的数据、元数据和资料都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共享。此外,WDS于2011年9月在......
2023-11-22
与科学数据保存与共享的成本相比,数据保存与共享的成本更加难以识别和确认。基于效益分类的数据共享效益识别模型Beagrie等将数据保存与共享的效益划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考察[32],见表7-12。因而,我们应全面考虑数据保存与共享所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相对于数据保存与共享的成本,数据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较难以量化评估,但我们可以从用户通过数据共享带来的成本节省途径来进行识别和量化。......
2023-11-22
调查还显示,部分图书馆新设数据监护部、数字学术和服务中心等部门,专门负责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设计和实施。不仅如此,一些名称相同的岗位,其工作职责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据我们调查,著名的iSchool联盟已有25所学院开设与科学数据管理有关的课程,占成员总数近2/3。因此,建立科学数据管理人才培育体系对我国图书情报教育机构而言应是当务之急。......
2023-11-22
《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董诚、赵伟与涂勇从机构的保障能力、科学数据自身条件、对外服务能力和综合效能4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科学数据机构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8个二级指标[7]。表7-2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续表......
2023-11-22
科学数据管理方法研究研究者主要提出两种科学数据管理方法,即多层法和实用法。Roberts进一步探讨了电子实验室记事本和科学数据管理系统的整合方式[8]。目前,科学数据管理的实施主要借助科学数据管理软件及系统。现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仍可运用于科学数据管理。云服务也逐渐成为科学数据管理的工具之一。关于本体和元数据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①本体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2023-11-22
随着人们对科学数据共享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科研资助机构要求受资助者在申请科研资助时提交相应的数据管理计划,阐明研究者将如何对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数据进行管理与使用。这些机构大多在其资助指南中明确规定资助申请者须提交数据管理计划。当申请项目被批准后,管理者会对提交的年度进展和最终报告中对数据管理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
2023-11-22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是国际科学理事会于1966年建立的一个跨学科学术委员会,致力于提高科技数据的质量、可靠性、管理和可获取性,推动和鼓励对科学技术有重要价值的可靠的数值数据进行编辑、评价、传播。目前,项目先后成功召开了巴西圣保罗会议、南非普里托利亚会议和美国华盛顿会议,相关活动正按计划进行。......
2023-11-22
评估方法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评估指标的权重。所用工具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软件yaaph0.5.2。评估步骤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绩效评估一、二级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根据判断标度为指标体系中的所有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构建判断矩阵。表7-3比例尺度表②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ph 0.5.3进行矩阵判断和群决策计算,得到各一级指标的权重W1i,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为0.0093,通过一致性检验。......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