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小草声音:臻善修订增强师生自信自觉

教育小草声音:臻善修订增强师生自信自觉

【摘要】:《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先生及其编撰团队,为了使新版锦上添花,臻于完善,爬罗剔抉,从善如流,刮垢磨光,精雕细琢,又花六年多时间,对包括附录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改修订,使全书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地增强了师生在教学与使用中的自信自觉。至于对词义释注的修订,更是精益求精,力臻完善。最具实用价值的是,既修订了义项的释义、释文和释例,同时新增了近义词等辨析性“提示”。

《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先生及其编撰团队,为了使新版锦上添花,臻于完善,爬罗剔抉,从善如流,刮垢磨光,精雕细琢,又花六年多时间,对包括附录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改修订,使全书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地增强了师生在教学与使用中的自信自觉。

新版进一步“坚决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对词典的字头排序和部首检字逐一进行了审定,更正了十来个词的词类标注(如“一”保留了作数词、副词,删除了作形容词、代词的标注等),使表示事物特征和分类的“区别词”成为了独立的词类,修订了附件设置,还新增了大量新词语、新义项和365 幅彩色插图,等等。

释注是词典的灵魂和生命线,因此新版以此为重点,调整了个别义项的源流顺序,增改了大量“提示”,增删、修改了不少词条的释义、释文和释例,强化了全书的创新亮点与规范性、实用性、通俗性,使之更上一层楼。如对“蓬筚生辉”的释注:使简陋的房屋增添光辉(蓬筚:蓬门筚户的缩略)。用来称谢宾客来访或题赠书画等。也说蓬筚增辉。“提示”:①“筚”不要误写作“壁”。②参见69 页“荜1”。它调正了“蓬筚生辉”与“蓬筚增辉”的源流顺序,将原版“‘蓬’不要误写作‘篷’”的一个“提示”换成了现在的两个“提示”,不仅体现了编撰者尊重源流、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而且反映了编撰者针对实际、方便师生的关爱态度。再如把“羸”“提示”②“跟‘赢(yíng)’不同。中间是‘羊’,不是‘贝’”修改为“跟‘赢’‘嬴’不同,‘羸’下边中间是‘羊’,不是‘贝’‘女’”,其中增“下边”一词、比较对象“嬴”一个,删“yíng”一注,改(“。”为)“,”一个,更准确、科学,更具辨析性、纠错性。还如对“溶化”的释注:①(固体)溶解在液体里。②见1114 页“融化”。现在一般写作“融化”。“提示”:跟“融化”“熔化”使用对象不同。“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融化”指冰雪受热化成液体;“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而暂时成液体状态或胶体状态。编撰者由“溶化”通过“提示”而把“融化”“熔化”三个词的用法严格区分开来,凸显其细微差别,对指导师生正确使用起到了互相参照、润物无声的作用。特别是包括“蓬筚生辉”在内,编撰艰辛,都增加了参见字、词条具体页码的标注;读者实惠,十分方便了查找、核验与对比。再还如对“毕竟、究竟”两词的释注:“毕竟” bìjìng 副 终归;到底。▷不要苛责,他~是个孩子︱虽然有些不情愿,他~还是去了。“提示”:参见707 页“究竟”的提示。“究竟” jiūjìng ①名 原委;结果。②副 用于疑问句,表示追究,相当于“到底”。③副 归根结底;毕竟。“提示”:跟“毕竟”不同。“究竟”可用于疑问(句末漏掉了一个“句”字,见707 页,作者注),有名词用法;“毕竟”不能用于疑问句,没有名词用法。编撰者除了运用注拼音、标词性、释义项、引例句、作提示等手段,把“毕竟、究竟”两词释注得准确、精当又全面,匡正了《现汉》(第5 版)“‘毕竟’:副 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中“注释为副词,解释成名词”的误注误导,解除了师生的疑问困惑外,还把原版“毕竟”“提示”中的“跟‘究竟’不同。‘究竟’可用于疑问句,有名词用法。如‘问个究竟’”全部删除,换成“参见707 页‘究竟’的提示”,既简洁明了又节约了篇幅。而对“打”的义项归纳、释例排列与增删的审改,则大大提高了它相对于以前别的词典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三十几个义项归纳的概括性,相对于原版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它保留了原版的第①、②个义项,把第③个义项修订为“与某些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结合,构成复合词”,并相应修订了该义项属下的三个小义项的相关部分:“a)与及物动词性成分结合……”,“b)与不及物动词性成分结合……”,“c)与形容词性成分结合……”。还调正了释例“拍~”“~柱”的先后顺序;依次删除了释例“~隔断”“~旗子”“~电报”“听人讲话别~岔”“太阳已经~斜”,最后增加了释例“花~蔫了”。增加义项和词性的有:“笑”增加了一个义项“④名 姓”。“谬传”增加了一个义项和词性“②动 荒谬地流传。▷村里一直~这件坏事”。新版为保证义项释注与所举释例的内容、词性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也做了精心的修订。如删除了原版“根据”“②动 以某一事实或理论为依据”的一个释例,改另一释例“~量入为出的原则安排生活”为“安排生活要~量入为出的原则”。至于对词义释注的修订,更是精益求精,力臻完善。如“暴利”:原版释注为“生产经营者通过不正当价格行为获得的巨额利润”,该释注对行为实施者、手段内涵与外延、语文语词本质特征的表述,都有违事实很不准确,所以新版修订为“在短时间内非法获得的巨额利润”。最具实用价值的是,既修订了义项的释义、释文和释例,同时新增了近义词等辨析性“提示”。如“扣压”:动 截留搁置。▷群众来信不得~。“提示”:跟“扣押”不同。“扣压”一般作普通语文词使用,其对象多指物品。“扣押”一般用于跟司法有关的行为,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多含强制意。再如“美丽”:形 好看;能给人美感的。▷让青春更~。“提示”:①参见本页“美观”的提示。②参见730 页“俊俏”的提示。“美观”:跟“美丽”不同。“美观”多用于形容物品或动作、姿势等;“美丽”既可形容物品,也可形容人。“俊俏”:跟“美丽”不同。“俊俏”多形容年轻女子容貌;“美丽”适用范围较大,除形容年轻女子容貌外,还可以形容物品以及景物等。这几个词语的修订与“提示”,比原版更准确周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原子钟都有百万年之一秒的误差,任何词典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更何况开先河、创新意的《规范词典》。因此新版也还有可商榷和修订的地方。如原版将“精妙、精巧”都释注为“精致巧妙”,给人等义词的错觉;新版又误抓两个合成词中的相同语素“精”字,把它们分别修订为“精致巧妙”和“精细巧妙”,意为前者侧重“精致”,后者强调“精细”。实际上,释注同义词、近义词最关键的不是抓相同语素而要抓相异语素的辨析区分,像“精妙、精巧”的细微差别就在“妙”和“巧”字上,所以“精妙”释为“精致美妙”、“精巧”释为“精致灵巧”,更能反映它们在意义上的本质区别。尽管白璧微瑕,但瑕不掩瑜,原子钟就是原子钟,《规范词典》就是《规范词典》,这些瑕疵无法动摇它作为辞书大家庭中一精品、百花艳园里一奇葩的新世纪扛鼎力作的规范地位,也不能改变李行健主编及其编撰团队规范化建设之精英、标准化创新之人杰求真务实、开拓精进的楷模形象。

总括起来,《规范词典》在教学与运用中的确具有极大的实际作用,的确是一部规范、实用、通俗、臻善的中小学师生必备的好词典。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我最后建议:

1.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与使用、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与统一,《规范词典》可分两个版本六年修订一次,其中一个以新版规模为收字标准,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服务对象;一个以国家语工委确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级字即常用字3500 个为收字标准,专供中小学学生学习使用。其他有国家有关部门规范标准的,坚决全面贯彻执行并“附录”上全部语文文件与资料的具体内容(遗憾的是新版反而只保留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目录而删除了它的具体内容),以供读者查找核对;没规范标准而有基本共识的,从语言事实出发,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促成规范标准的制定,以使读者心中有数;没规范标准又暂时难以形成共识的,使用指向“提示”,提醒读者慎重甄别与选用。同时,为使《规范词典》更规范、实用、通俗、臻善,更具指导性、针对性,修订时可吸收少量一线有造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参与。为此,要建立常设精干机构,搜集要素信息,联络骨干成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日常事务,以备修订之需。(www.chuimin.cn)

2.按照“政府引导、学者自律、市场选择”的原则,敦促某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机构,摒弃门户之见,废除“以《××词典》为高考考试命题的工具书”的规定,明确统一为国家规范标准。

2010 年8 月6 日

注:

此文是本人8 月26 日至28 日,以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基层语言专家的身份被邀请至北京参加国家语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 版)出版座谈会时所作的专题发言稿,发表于9 月1 日的“外研汉语网”。

这次座谈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的语言学家、辞书学家、语文教研专家60 余人出席。

参加本次座谈会感慨颇多:一是问题即课题。二是研究贵实用。三是功夫在平时。本人这次被邀参加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主要是因为《规范词典》的主编李行健先生及其编撰团队的主要成员,陆续在重要杂志和主流网站上看到了笔者日常针对语文辞书、教材客观存在的问题,加以求实严谨的研究,发表的对辞书、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不规范的批评论文,如《辞书、教育文本应规范和统一》(《当代教育论坛》2005 年第4 期)、《我们该听谁的——从湖南高考语文字形的规定说起》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 年第12 月号)、《规范社会语言应用,应从规范“样本”开始》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 年第3 期)等;关于语言文字教学、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如《“词序颠倒”摭说》(《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 年第7期)、《例说基于积累迁移的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方法》(《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 年第1 期)等,因而他们不断与笔者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或纸质书信、资料进行联系与交流,联系中互识,交流中相知。可遇不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