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摸准趋势 注意对策:1992年高考趋势与对策分析

摸准趋势 注意对策:1992年高考趋势与对策分析

【摘要】:1992 年高考迫在眉睫,认真地分析近年试题的特点,准确地摸清今年高考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对策,实在必要。一是题数、分值、考点在日趋减少。而且,命题材料也由课内外结合,慢慢趋向于全部取自课外。近年的高考句子试题,顺应了标准化考试的大潮,采用了判断、组合、排列选择题型,也增加了试题的阅读篇幅。

1992 年高考迫在眉睫,认真地分析近年试题的特点,准确地摸清今年高考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对策,实在必要。现就近三年高考基础题中的句子试题和以后的句子复习,谈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纵观近三年(四套)高考基础题中句子的试题,从整体上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题数、分值、考点在日趋减少。下表统计便是明证。

二是注重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词语在句中的运用、句意理解与表达的分值在日趋增多。这一点由上表明显可见。同时,通览每套试题又会发现,有关句子的试题,大多由过去的安排在基知考查部分中的单独孤立命题,换成了安排在阅读考查部分中的结合阅读材料命题,即句子试题命在一定的语段或篇章中,让考生从阅读中去理解、运用甚至于创造。因而,从套题的宏观看,句子试题的题、分、考点又在逐渐增多。而且,命题材料也由课内外结合,慢慢趋向于全部取自课外。1989 年课内10 分,课内外结合4 分,课外10 分;1990 年课内7 分,课外12 分;1991 年“三南”全部取自课外20 分,“全国”课内外结合2 分、课外11 分。当然,涉及的知识、考题的难度,却都未超出教材的范围、《大纲》的要求,此所谓“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又必需迁移能力。

三是采用的题型除极少量的填空(1989 年3 分,1990 年3 分)、加符号(1989年5 分)外,其余几乎全是单项选择题(只1990 年有2 道多项选择题,仅4 分)。选择题,三年(4 套题)共36 题65 分,其中判断19 题31 分,组合12 题24 分,排列5 题10 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今后的复习,应当采取以下对策。(www.chuimin.cn)

第一,依《大纲》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复习时不能放弃句子方面任何一个基础知识的环节,尤其要突出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从考点趋势看,词语在句中的运用、句中语法结构及修辞的辨认与分析、句意的理解与表达、标点的运用等,应是重点。从知识系统看,复杂单句主干结构的分析、复句第一层次关系的图解与辨别、综合(语逻修)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句子的选择、句式的变换、句序的调整等,既是重点,部分也是难点。唯其如此,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二,扣“本”讲练,注重能力突出运用迁移。近三年单独孤立的句子试题在减少,句子试题大都出现在结合语段或篇章的阅读中,突出了句子内涵的理解、技巧的分析、知识的运用。因此,讲练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习惯、实践,去选词、较句、续(插、补)句、理解词义与句意、表达句意、分析技巧的能力,强化“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段)”的意识。同时,句子试题的取材大多甚至全部是课外的,这又要求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根据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具备由此及彼、灵活机动地解答课外材料试题的迁移能力。为此,可适量地精选一些课外材料,巧拟一些句子试题,进行由课内而课外“引渡”的强化训练。但必须注意的是,绝不能舍“本”求“外”,因为“教材是例子”,课外材料何其多,更何况《考纲》明确规定,涉及课外的只考与教材水平相当的,近三年高考试题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倘能这样,就会“死”(基知)“活”(能力)逢源,稳操胜券。

第三,抓“题”示范,注重技巧突出思路速度。近年的高考句子试题,顺应了标准化考试的大潮,采用了判断、组合、排列选择题型,也增加了试题的阅读篇幅。因此,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精选典型试题,讲透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套路,养成良好习惯,做到见题镇定、答题从容,以提高应试的速度和准确率。如是做去,必然又快又准,发挥最佳。

1992 年3 月28 日

注:此文是一篇在郴州地区1992 年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所作的典型经验交流稿,荣获论文一等奖(1992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