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学法:发掘孩子可爱特点,打造王牌学生

教学法:发掘孩子可爱特点,打造王牌学生

【摘要】:事实证明,这种课堂教学只能培养能够做事的人,却培养不了王者。他们的课堂教学时时处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才能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成效。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研究其中的奥秘。吴老师以她高超的教学艺术,紧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心。上述吴正宪老师的课例,就是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喜欢的故事中。

培育王牌学生的课堂,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吗?比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经历更多的过程、学会更多的方法、丰富更多的情感?也不是,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吃”“压缩饼干”,学生是被动“吸收”或者根本没有“吸收”,而不是“创造”。事实证明,这种课堂教学只能培养能够做事的人,却培养不了王者。

幸运的是,我们在仔细研究当下我国部分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时发现,不少优秀教师已经具备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思想,他们的心里永远装的是学生、是学生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课堂教学时时处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这里精选几个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经典课例,来论述培育王牌学生的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只有真正成了学生成长的天地,学生才可能真正成长为王者。我们一直在强调,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要带有一定意识性,要有意地引领、引导学生成王。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身上不能承受太多的负担。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才能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成效。比如,我们可以将相关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之后呈现出来,或者通过故事、游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将知识进行包装,或者干脆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相当一批富有革新精神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地探索着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比如,有的教师根据生活教育理论,大胆地改编教材,将知识生活化或将生活知识化,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少数教师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出现重生活轻知识、生活与知识结合不紧密甚至出现错误等现象。尽管这样,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都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学生学得更好。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守学生的主体地位,精细化备课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最有趣、最有效、最优质的教学和服务。

【典型案例】3-7

吴正宪:《商不变的性质》

吴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同学们瞪大了眼睛,静静地倾听。吴老师绘声绘色地继续讲: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坐在位子上,也笑得前仰后合。只见吴老师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起同学们极大的探究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吴老师面带疑惑:“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6÷3=2,60÷30=2,600÷300=2。”

吴老师转过身,迅速将这几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吴: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www.chuimin.cn)

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生:这几个除法算式的商都是2。

吴: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还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几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吗?

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写出了不少算式。

……

吴老师将其中一些算式写在黑板上。大家在兴奋的同时,头脑中也燃起了些许思考,教室安静了……

吴: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研究其中的奥秘。

她热情地鼓励同学们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心里装有学生的教学是最优美的教学。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假设吴老师没有设计这样一个故事,直接面对学生讲授“6÷3=2,60÷30=2,600÷300=2”,其实也是可以的,学生也能够弄懂,再加上一定的练习,学生也能够掌握。可是,吴老师却精心自编了一个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故事。有人在评价这节课时,用了这么一句话:“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吴老师在备课时,为何要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原因就是吴老师心里装的是学生,是学生的学习,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商不变的性质”学得更有趣、更有效、更扎实。

课堂应该永远是学生的。仔细思考这段课例,吴老师只设计了两个内容,其一是设计了这个吸引学生的故事,其二就是预设了一连串的问题。课堂上,吴老师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发现、辨析、整合,从而明白“一个简单的真理”。在这节课中,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结果,是学生智慧的结晶。

吴老师以她高超的教学艺术,紧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心。不仅如此,她还着力于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争辩、勇于表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接纳与评价。这样做,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深远。

【建议】

1.对于中小学而言,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如将教学内容编成学生爱听的生活故事。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一条途径。上述吴正宪老师的课例,就是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喜欢的故事中。吴正宪老师的另一个《平均数》的课例就是将教学内容融于学生喜欢的“篮球比赛”的游戏中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还可以用恰当的比喻将教学内容形象化。

2.“做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全国著名教师李镇西用一本书的名字说的。就这一句话,他写了厚厚的一本书。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条件允许,他还可以就此话题写出10本书来。因为做最好的教师,不仅是教师的责任,而且很难。我们该如何克服困难,做最好的老师呢?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北京35中调研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他提出,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这个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