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的通道类型决定了该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信息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联系的强弱即在城市网络体系中与其他城市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发挥功能的大小,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11-22
青岛市应大力发展城市规模,但是怎样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青岛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之路有两种设想:一是区县划拨,直接增加市辖区人口数量;二是通过青岛、红岛和黄岛三岛联动,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扩大市辖区人口数量[160]。两种方法都是从低级层面、以外延式的方式加大城市人口的途径,如今青岛已经通过合并原胶南市的做法扩大了市辖区的范围。
城市规模的科学合理扩张必须通过内涵式的增长实现,即构建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完善的社会文化体系、更大的环境承载能力等。通过本章第四节对青岛市系统外部效益相对指标的分析可见,青岛市系统外部效益并不高,在全国中发挥的功能并不大,且总体呈下降趋势。比如,青岛市金融行业的区位熵,1998 年为13.57,2002年开始下降,2003年后一直小于1,2012年更是降为0.549;社会服务业的区位熵1998年为4.083,2003年以后一直小于1,2012年降为0.447;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和文体娱乐从业比率的区位熵一直都低于1。这说明,青岛市的金融功能、社会服务业、文化功能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在城市网络体系中没有发挥外向功能。另外,青岛市的交通流的区位熵,自2003年以来也逐年缩小,2012年为1.18,基本和全国平均水平持衡。(www.chuimin.cn)
因此,青岛市若要扩大城市规模,必须从其薄弱环节入手,实现内涵式的扩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强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加大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应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蓝色金融,使青岛成为全国蓝色金融机构、市场、产品研发、服务创新的集聚地,提高青岛在全国金融业的影响力。②积极促进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丰富的海洋文化历史资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健全全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资金、政策措施方面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文化产业更好、更大、更快地发展,尽快提升青岛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③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现代城市能级提升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青岛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深化社会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大对现代服务业投资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提高现代服务业行业素质,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特别要吸引一批高素质的紧缺人才和经营管理人[161]。④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尽快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建设高效、现代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抓紧组织实施海港、空港等对外交通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城市立体交通体系,规划构建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等组成的海陆空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有关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最优规模研究的文章
所处的通道类型决定了该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信息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联系的强弱即在城市网络体系中与其他城市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发挥功能的大小,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11-22
图2-1城市适度规模示意图注:横轴为由人口表现的城市规模,纵轴为城市收益和成本,B 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C 是城市总投入成本,R 是城市总产出收益。由成本曲线C与效益曲线R 相交的D、E 点所对应的区间就是城市适度规模范围。城市适度规模理论是对以往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批判和改进,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城市最优规模则被认为并不科学。......
2023-11-22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将城市规模与城市要素的集聚度与扩散度相关联[2],以利于城市规模形成动因的研究。城市规模具有静态与动态、时间与空间的相对属性,因此,城市规模研究是城市科学领域相对性、复杂性、挑战性都比较高的命题。城市规模即指城市的大小,它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规模、经济规模,也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规模。理论分析过程中,各种表征城市规模的规模指标都和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3-11-22
城市经历高速发展后,城市规模的迅猛增长造成的规模不经济使得城市成本超过收益,抵消正向效应,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紧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市民生活的压力,也成为北京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城市规模发展及其最优值的选择,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主要命题,该命题既是城市学者的研究重点,又是行政当局城市治理迫切之急需。......
2023-11-22
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讲,城市是一个复合的、外向的巨系统,也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因此,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城市的最优规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把城市看成一个系统的、由多个组分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些组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都对城市规模的发展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城市的规模都是由城市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
2023-11-22
城市最优规模到底存不存在,有没有研究的必要,许多学者也有不同的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最优规模”存在具体的数值,从理论上讲,对特定时间、特定城市来说,应该存在着最优规模的特定值,但这个值却很难准确计算,或者说是不可知的。城市最优规模是一个相对命题,是相对于某一城市、某一时期所处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其生态环境而言的。......
2023-11-22
1984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是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同年,成立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推进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国际交流开创了广阔的前景。自此,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呈点、线、面相结合,齐头并进的建设格局。......
2023-11-22
本书采用的无量纲化方式是,每一指标都与该指标的最大值相除。调查表是特尔斐法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所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专家选择的合适与否是特尔斐法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讲,特尔斐法的过程分二轮或四轮进行。......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