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的机遇与挑战

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人抚养比逐年上升,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正在下滑。图6-1近5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数除了人口老龄化外,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地域分布广,建造地点并非固定在某个生产车间内,这也给建筑产品生产管理和整体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多难题。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工程管理却存在着一些发展机遇。通过BIM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建筑设计阶段的复杂形体设计、管线综合排布、碰撞检测等。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我国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发达国家共有的问题: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放缓、社会老龄化严重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87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在1998年首度低于10‰,而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甚至低至3.8‰。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人抚养比逐年上升,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正在下滑。从近年的建筑业从业人员结构上也能够看出我国的人口问题: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幅逐年下降(图6-1),工程项目面临建筑工人年龄大、年轻劳动力流失、管理人员紧缺等难题。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将对建筑业产生巨大冲击,也将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图6-1 近5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数

除了人口老龄化外,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地域分布广,建造地点并非固定在某个生产车间内,这也给建筑产品生产管理和整体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多难题。受限于人员数量和时间成本,建筑公司的业务范围一般较为有限。当本地的业务逐渐饱和之后,市场竞争机制迫使建筑公司向其他地区扩展业务,跨地区、跨国的工程业务日益增长。在市场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我国建筑行业的业务已开始向全球各地发展。建筑企业在对外承包业务时,面临着工程项目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信息交换障碍等挑战,给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造成阻碍。

此外,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建筑领域的诸多奇迹。摩天大楼和大型基础设施等超级工程争相崛起,建筑业的世界纪录正在不断刷新,朝着更高、更大、更精美复杂的方向发展。然而,大型工程往往难度较高,参与单位多、信息量庞大、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高。传统工程管理方式在处理大型工程项目时,往往表现出效率低下、错误率高、协调性差、资金浪费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的发展。(www.chuimin.cn)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工程管理却存在着一些发展机遇。首先,劳动人口的减少迫使建筑业向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型。一方面,建筑业开始逐渐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减少项目现场的劳动人员数量。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也开始走向信息化和智慧化,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工程管理更加清晰便捷。工程项目即使在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其次,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距离通信和项目现场的远程管理变得更为便捷。工程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远在外地的项目进行查看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了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管理时效。同时,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整合和协调各专业的施工流程,通过多维度的信息集成和动态调整,打破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障碍和信息壁垒,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进而大幅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最后,超级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仰赖于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界的推广运用。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形成了集成工程总包、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多方单位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BIM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建筑设计阶段的复杂形体设计、管线综合排布、碰撞检测等。投资和采购阶段能够帮助材料统计和招投标管理。建造阶段可辅助施工方案的探讨、4D 施工模拟和施工现场监控等。运营阶段能够进行设备信息的围护和空间使用变更等,能够有序和高效地应对大型工程庞大的信息量和复杂的管理架构,提升管理效率。

美国斯坦福大学CIFE中心总结了美国32个项目应用BIM 技术后的效果,认为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消除40%的投资预算外变更,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80%,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平均缩短7%。信息技术为工程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超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