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涉及局域网、广域网、现场总线以及网络互连等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分布式计算和控制技术在企业管理与控制中的有机统一。企业网络作为一种网络技术,就是要适应各行各业的不同应用需求,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企业网络组成技术和企业网络实现技术是构成企业网络应用的基础。企业网络的结构如图1-3所示。企业网络实现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系统集成,Internet(因特网),Intranet和Extranet。......
2025-09-30
1.企业网络的建立
企业网络的建立有以下几种方式:
1)将信息网络与自动化层的控制网络统一组网,融为一体,然后通过路由器(R)与设备层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进行互连,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工业企业网络,如图1-8所示。
2)各现场设备的控制功能由嵌入式系统实现,嵌入式系统通过网络接口接入控制网络。该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统一构建,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工业企业网络,如图1-9所示。
图1-8 通过互连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络
图1-9 通过控制网络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络
3)将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Intranet集成,如图1-10所示。
图1-10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Intranet集成
在该方案中,动态数据库处于核心位置,它一方面根据现场信息动态地修改自身数据,并通过动态浏览器的方式为监控站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接受监控站的控制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并送往现场。此外,为了保证控制的实时性,控制信息也可不经过动态数据库而直接下发到现场。其中主要涉及以下技术。
(1)客户-服务器模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是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的一种有效方式,通常服务器和客户运行于通过某种网络互连的不同平台之上,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进程为发出请求的客户进程提供所需信息。在企业网络中,现场总线与信息网络在物理上的连接使其可作为整个网络的一个节点加入到客户-服务器模式之中,并服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技术规范。
(2)动态浏览器技术
浏览器是Internet和Intranet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它以HTTP协议和HTML语言为通用标准,以超文本界面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查找和提取有用信息。使用动态浏览器技术(Dynamic Browser),可以把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动态地展现在处于监控站位置的操作员面前。
(3)动态数据库技术
动态数据库是动态浏览器的前提和基础。动态数据库根据现场信息动态地修改自身数据,时刻保持与现场的同步,与之相对应,便需要一个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Dynamic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DBMS)对其提供管理。
(4)Java技术(https://www.chuimin.cn)
Java是2025年由Sun公司开发而成的新一代编程语言,经过几年的发展,随着JavaOS、Java芯片、Java卡和嵌入式Java等新概念的出现,Java以一种平台、一种计算模式影响着诸多领域。就控制领域而言,因为Java最初就是为控制电视、烤面包箱等家用电器开发的,这就决定它在控制领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2.分布式控制网络平台
(1)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的目标
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的目标如下:
1)屏蔽各种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之间的差异,实现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透明地互连,使现场总线之间的通信及其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2)实现分布式控制网络接入系统与设备的协同工作,构筑一个开放式的控制网络。
3)实现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无缝集成,建立一体化的企业网络。
(2)分布式控制网络的结构
主从式结构控制网络的不足之处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额外的资源开销;通信控制器一般为专用控制器,不具备开放性系统的基本条件;控制网络的层次结构使网络间通信受到限制。为了克服主从式控制网络结构的不足,可以采用一种分布式控制网络结构,如图1-11所示。
图1-11 分布式控制网络结构
分布式控制网络的上层一般为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Internet/Intranet,下层的现场总线/以太控制网络通过IP路由器与上层网络连接。
分布式控制网络的软件分层结构如图1-12所示。
分布式控制网络的软件分为3层,上层为全局控制服务器和控制客户机。全局控制服务器的功能包括Web服务器、数据文件管理、对局域控制器的管理等。控制客户机实现控制网络的监控、操作和维护等功能。中层IP路由器在逻辑上起网关作用,其功能有网络连接、路由选择、协议转换等。下层是现场总线/以太网控制节点,其功能是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功能和过程I/O、控制节点接入网络的通信协议。
图1-12 分布式控制网络的软件分层结构
上层全局控制网络与中层IP路由器的连接遵循TCP/IP协议,下层现场总线/以太网络控制节点的接入遵循现场总线/以太网络通信协议。
相关文章
企业网络涉及局域网、广域网、现场总线以及网络互连等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分布式计算和控制技术在企业管理与控制中的有机统一。企业网络作为一种网络技术,就是要适应各行各业的不同应用需求,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企业网络组成技术和企业网络实现技术是构成企业网络应用的基础。企业网络的结构如图1-3所示。企业网络实现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系统集成,Internet(因特网),Intranet和Extranet。......
2025-09-30
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由于现场总线系统中分散在设备前端的智能设备能直接执行多种传感、控制、报警和计算功能,因而可减少变送器的数量,不再需要单独的控制器、计算单元等,也不再需要DCS系统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技术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线。......
2025-09-30
由于标准并未统一,所以对现场总线也有不同的定义。但现场总线的本质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现场设备互连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实现互操作性,用户才能自由地集成FCS。通过网络对现场设备和功能块统一组态,把不同厂商的网络及设备融为一体,构成统一的FCS。......
2025-09-30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协会于1984年起着手现场总线标准工作,但统一的标准至今仍未完成。同时,世界上许多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现场总线技术。IEC TC65以1999年年底通过的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作为IEC 61158最早的国际标准。......
2025-09-30
现场总线技术已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广为关注的焦点。现场总线技术是控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交叉与集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应不失时机地抓好我国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十分迅猛,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网络新技术必将进一步融合到现场总线技术之中,这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技术有:1)智能仪表与网络设备开发的软硬件技术。......
2025-09-30
由此,导致了现场总线的产生。现场总线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控制、报警和事件报告等工作。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的基本要求是响应速度和操作的可预测性的最优化。现场总线是一个低层次的网络协议,在其之上还允许有上级的监控和管理网络,负责文件传送等工作。现场总线为引入智能现场仪表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是继DCS后的又一代控制系统。......
2025-09-30
现场总线的基础是数字通信,通信就必须有协议。现场总线有两种编码方式:Manchester和NRZ。现场总线传输介质主要有有线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现场总线网络中的设备可以是主站,也可以是从站。应用层的功能是进行现场设备数据的传送及现场总线变量的访问。......
2025-09-30
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方法和要求来对待不同的应用网络,因此IEC 61786-2吸收了多种不同的实时以太网通信方案作为应用行规。IEC 61786-2是在IEC 61158的基础上制定的实时以太网应用行规国际标准。IEC 61786-2定义了系列实时以太网的性能指标以及一致性测试参考指标。2005年3月,IEC实时以太网系列标准作为PAS文件通过了投票,并于2005年5月在加拿大将IEC发布的实时以太网系列PAS文件正式列为实时以太网国际标准IEC 61786-2。......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