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规划

【摘要】:这与健康城市的内涵很相似,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更强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健康,后者仅强调人群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是人类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2)评价标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确定以后,就需要明确各项指标的健康标准,才能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的研究集中在对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探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等方面。

1.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其内涵

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Rapport等总结为: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来定义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或表现。生态系统健康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上述概念是针对一般生态系统而言的,对于受人为影响最大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不仅意味着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以及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也意味着城市居住者(包括城市人群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健康,若前者受到威胁或破坏,后者也就得不到保障。这与健康城市的内涵很相似,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更强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健康,后者仅强调人群健康。由此看来,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强调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与完整,而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能维持对人类的服务功能,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健康不受损害。

2.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要使生态系统健康具有现实意义,唯有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可操作的、可广泛推广的,并能为决策者提供指导信息的健康评价来实现。目前,主要是选择适宜的可定量的指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评价指标

目前众多学者的普遍看法是,可通过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8个方面来衡量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上观点主要是针对自然生态系统提出的,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可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5个要素,针对每个要素的内涵提出相应的指标,即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活力即活性、代谢及初级生产力。可用初级生产力和经济系统中单位时间的货币流通率来表示。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可用经济生产力、能流和物流的利用效率来表示。

组织结构指生态系统组成及途径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结构,可分别用相应的几个指标来评价其结构是否合理。(www.chuimin.cn)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维持结构和格局的能力,即胁迫消失时,系统克服压力及反弹恢复的容量。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功能微乎其微,城市发展产生的大量废物得不到分解,几乎全部用人工的废物处理设施来还原。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可理解为城市废物处理能力、物质循环利用率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是人类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不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质和量都会降低或减少。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载体。城市的环境质量的好坏及人们的生活便利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劣。

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健康,人类的健康本身也可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的反映。对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来说,人类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可从身体健康和文化水平两个方面来反映城市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2)评价标准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确定以后,就需要明确各项指标的健康标准,才能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认可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基于生态城市是健康城市的这一认识,可将健康标准划分为五级:病态、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健康、很健康。以相关文献中对生态城市的建议值作为很健康的标准值,以全国最低值作为病态的限定值,在前者基础上向下浮动20%作为较健康和一般健康的标准值,在后者的基础上向上浮动20%作为不健康和一般健康的标准值,前后两次确定的一般健康标准值相互调整得到临界状态(亚健康)值。

3)评价模型

显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相对于标准值而言的,健康与否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很难对某个生态系统是健康的或不健康的作出明确判断。因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可以作为一个模糊问题来处理,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