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应有知晓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其他一些权利。凡有意扣留重要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都是侵犯了受众的这项权利。人们赋予了新闻媒介许多必要的权利,同时也有权从新闻媒介迅速、及时、充分得到公共信息,实现知晓权。上述权利相互关联。毫无限制的知晓权和表达权是不存在的,至少有国家安全、商业机密的限制,不得传播色情暴力内容的限制,不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的限制。......
2025-09-30
1.大众社会与传统社会
大众社会与传统社会在生产、生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
而此前的传统社会中,生产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经济形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生活大多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家庭、血缘、乡规民约、传统信仰、风俗习惯等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量。与之相应,传统社会中的信息、观点、思想、意见的传播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虽然那时已有印刷书报,但传播范围很有限,只为少数人所用。人们视野狭窄,社会发展很慢。
2.新闻媒介与大众社会(https://www.chuimin.cn)
近现代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工业化生产、国际化贸易之需和城市发展、新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而迅速发展起来,反过来,又对大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如生活方式、休闲时尚)、社会交往、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利益分配、道德民生)等产生很大影响。
新闻媒介通过反映、交流等作用,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大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政治、社会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市场经济规则等,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塑造了作为大众社会基础的新人。
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如果说新闻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应当用于让人们更充分、全面、及时地了解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行动。如果说新闻媒介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应当用于公民权益、公众利益。
相关文章
受众应有知晓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其他一些权利。凡有意扣留重要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都是侵犯了受众的这项权利。人们赋予了新闻媒介许多必要的权利,同时也有权从新闻媒介迅速、及时、充分得到公共信息,实现知晓权。上述权利相互关联。毫无限制的知晓权和表达权是不存在的,至少有国家安全、商业机密的限制,不得传播色情暴力内容的限制,不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的限制。......
2025-09-30
而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提供,则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从社会融资,不仅节省社会的公共资源,还能成为盈利丰厚的“无烟工业”;可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责、权、利紧密联系,有足够的竞争压力和创造动力;等等。如政府提供部分资助的对外传播媒介。......
2025-09-30
整体由局部构成,众多的表面、个别事实的真实报道,有助于对深层和全面、整体的反映。全面要求提供完整的信息,让受众了解各方面情况和意见,自己做出判断。内容完全客观是做不到的。但主观性难以避免并不等于可以取消客观的要求,更不应成为滑向主观主义的借口。......
2025-09-30
对传者与受众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可大致归为两种。这成为中国封建时期具有“超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近现代报刊刚出现时,多数是以宣传西方思想文化为主,传者主导、受众从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闻传媒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引进信息论、传播学等理论,对传受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逐步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受众观念成了媒介人员重要的思维工具。......
2025-09-30
所谓“后真相”,是指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这个词被《牛津词典》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后真相”被解释为情绪和个人理念影响公众意见,而事实真相反而无足轻重的氛围。换言之,后真相的主要表征是情绪的影响力超过对事实真相的寻求欲。2016年“后真相”一词的使用率是2015年的20倍。......
2025-09-30
传播力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力量,体现了传者能力。传播能量并不等于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媒介的传播有效性和影响力还受制于媒介声誉,包括公信力、权威性、美誉度。传播的微观环境——市场、中介机构、竞争者、受传者等,对传播的有效性更有直接影响。媒介质量、传播方式方法的好坏,影响力的有无,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对一个文盲而言,再好的文字也没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一幅简单的图画有质量。......
2025-09-30
新闻价值是使信息成为新闻的素质,这是从新闻的构成来看的,其“价值”是指含金量。从功能与作用来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告知,它源于新闻价值;告知后可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各种作用,产生新闻的使用价值。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区分两者有助于避免在新闻工作中混淆标准,以新闻的使用价值取代新闻价值,使新闻报道缺乏新闻性,有违新闻规律,也有损于新闻的使用价值。......
2025-09-30
新闻媒介的内容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引起知晓与否的变化,知识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的影响。新闻媒介关注的人和事令人感到重要,成为关注对象,就是媒介影响认知的结果之一。由此影响或形成各人不同的主观世界,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