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5组的中斗山伏隆峰顶,其峰海拔475.7米,山势呈西南走向。笔者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0月6日、2008年12月16日和2009年6月13日4次考察伏隆寨。从而得知,伏隆寨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创建于清嘉庆六年,周长176米,墙高6米左右,寨墙结构为仿长城样式的堞垛式建筑,精致坚固。如今,伏隆寨的城门和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是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极具开发的旅游资源。......
2023-11-18
东宝区栗溪镇毛坪村2组的群山中,有一座海拔525米,山体面积2平方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的大山。相传关羽担任蜀国汉前将军之时,行军至此天色已晚,便命令士兵安营扎寨。第二天清晨,他出营巡视,见此山顶平岩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极好的屯兵之处。他就命军中后勤缝制了一面“关”字大旗,准备屯兵时悬挂军中。他高兴地看着那面大旗,乐得拈鬚哈哈大笑。于是人们便将此山取名为缝旗山。
清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广东的红巾军北上,一时境内人心浮动,纷纷寻找避乱之所。有乡绅汪金山和钟立耀领衔邀同汪玉城、赖光明、汪应君、钟士题、李太舒、钟士金、钟士立、黄津等头人,商议在缝旗山顶建造寨城,以作趋吉避凶之工事。于是贫富人等,劳心劳力,或捐资,或出工,个个参与,不日寨城竣工,取名“天心寨”。“天心”者,即“天意”也。是谓顺天意修寨保平安。
天心寨南北向呈椭圆形,周长190米。寨墙高4米至5米不等。寨中开设南、北两门,均为方门结构。寨内还遗存石屋10余间。寨城之现状,总体保存较差。
天心寨南门
笔者2009年9月10日考察天心寨,从缝旗山东南麓登山,经过攀行50多分钟的高山陡坡后,到达天心寨的南门,南门为方门结构,没有上半截的门顶盖石,外侧门高1.7米,宽0.96米,墙厚1.1 米。内侧门残高1.2米,宽1.1米,墙厚2.1米。两侧的杠眼石倒在门中走道上。
南墙全长15米,顶宽1.2米,外侧高4.5米左右,内侧降层0.4米后,设置宽0.6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3米左右。
东墙全长80米,顶宽0.8米,外侧高5米。内侧降层0.5米后,设置宽0.6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2米左右。东寨墙的北端有一段寨墙毁坏极为严重。(www.chuimin.cn)
北城墙全长15米,顶宽1米,外侧高4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5米左右。在北墙中部开设一座北门,也为方门结构,可惜残损不全。外侧门西壁墙残高1.1米,东壁墙已倒塌。门宽1.3米,上部均设有门顶石铺盖。
西寨墙全长80米,外侧墙高5米。顶宽0.8米,内壁降层0.5米后,设置宽0.6米的内走道。内走道下部墙脚高3米左右。西寨墙总体保存较好。
寨内有石屋10余间,其中有一间较为规整。面宽4.6米,进深4米,山墙残高3.5米。其大门前倒卧一块此屋的石门额,高0.17米,宽0.42米,厚0.15米。石额上款竖行阴刻中楷书“咸丰三年癸丑”2行6字;额石阴刻大楷书“李太舒修造”5字。由此可知,此屋为乡绅头人李太舒所造。
在古寨山顶上遗存一块刻于清咸丰三年,高0.5米,宽0.7米,厚0.12米的“修寨碑”。记载了建修天心寨的经过和原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寨碑拓片
考察结束后,从缝旗山的西南方下山,途经颇有名气的缝旗山石门处,只见两块长方形巨石并列如门,溪水奔流而下,从石门缝中和顶上冲击打涮而出,轰鸣之声,响彻山间峡谷。石门下西侧不远处的山岩上,建有一座供奉真武祖师的石门庙,庙内神台下立有一块刻于清光绪九年(1920年)的《善与人同》碑,其碑文记叙了由当地绅士汪作新领修石门寺庙宇祖师一尊,及当地百姓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祭拜祖师的建醮盛会,表达了乡民们祈求平安和期盼丰收的心愿。
有关荆门古寨的文章
伏隆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裴山村5组的中斗山伏隆峰顶,其峰海拔475.7米,山势呈西南走向。笔者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0月6日、2008年12月16日和2009年6月13日4次考察伏隆寨。从而得知,伏隆寨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圆形,创建于清嘉庆六年,周长176米,墙高6米左右,寨墙结构为仿长城样式的堞垛式建筑,精致坚固。如今,伏隆寨的城门和寨墙保存基本完好,是先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极具开发的旅游资源。......
2023-11-18
据当地老人介绍,青岩寨建于清嘉庆初年,系为避白莲教起义军而修筑的防御工事。笔者2008年5月6日和2010年11月4日两次考察青岩寨。青岩寨南门雉堞结构的东寨墙顶古寨西北角至西门之间的寨墙长175米,顶宽0.8米至1米,外侧高3.5米;内侧降层1米后,设置宽0.8米至1米的内走道;内侧墙脚高1米左右。对于研究青岩寨古寺的历史具有价值。......
2023-11-18
因环团蓬寺旁而建寨,故曰“团蓬”。团蓬寨建于清嘉庆初年,同治初和民国时期又经重修。此时的团蓬寨内,寨小人多,避乱居民结草为屋,栉比鳞次。孙知县为之而悲,专门撰写了具有史料价值的《团蓬寨火灾记》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团蓬寺的前大殿曾作为钟祥县麻疯病院医务人员的住房,后两层大殿改为粮食仓库。......
2023-11-18
猴王寨,原名猴儿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杨庙村、南庄村和邵集村三村交界处的五宝山上,海拔550米。猴王寨呈东西向不规则的扁长型,寨内两端为西峰和东峰,中间为低坡凹地。猴王寨西门外侧笔者第一次考察猴王寨是2004年6月1日。从原陈湾村南行登山,由于在客店镇请的向导迷失了路线,我们在荒林中艰难地穿越了两个多小时,猴王寨仍可望而不可及。......
2023-11-18
天仙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5组的天仙山顶,其山海拔662.2米,山势呈东西走向。山民们万分感激天仙姑娘的恩德,就将此山改名为天仙山,将此寨取名为天仙寨了。笔者2009年5月19日考察天仙寨。当地村民介绍说,天仙寨创建于明末,重修于清代嘉庆年间。天仙寨南寨门南门宽0.8米,高1.9米,墙厚2.2米。在天仙寨的南方不远处有一座高高耸入云霄的山峰,俗称先念山。......
2023-11-18
王子双寨位于京山县宋河镇岔河村2组的王子山上,由王子北寨和王子南寨组成。笔者2012年10月30日考察王子双寨。顺山路进入王家冲境地,其冲因王子的传说而闻名。王家冲东侧的王子寨,山势挺拔,森林茂密,鸟语花香。王子双寨北寨东门北寨北墙内侧东门外侧残宽0.9米,内侧宽2米,残高1.2米,墙厚1.8米。王子南寨建于海拔269米的南峰上,距北寨城约200米左右。......
2023-11-18
云雾寨,位于钟祥市客店镇马嘴村10组的云雾山顶。云雾寨的结构特点为内外两圈寨墙相套,构成寨中有寨。记载重修山顶古寨的《云雾寨碑序》,不是立在山顶寨中,而是立在山腰的云雾寺中。笔者2004年3月31日、2006年9月3日、2009年11月3日和2011年7月13日4次考察山腰中的云雾寺和山顶的古寨。白云寺的围墙即为内寨墙,南北向呈长方形,长20米,宽10米,周长60米。......
2023-11-18
龙虎观寨位于东宝区栗溪镇龙虎村1组龙虎山上。2006年5月2日清晨,我们一行3人从荆门乘班车至姚河街下车后,徒步考察龙虎观寨。龙虎山之名当由此而来。此顶为一平地,原是龙虎观大殿的遗址处。这就清楚地表明,龙虎观寨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其目的是为了防范白莲教而构筑的。此外,还有清道光十年的《重修蚕神碑》等,都是考证龙虎观寨的重要实物资料。从实地考察可知,龙虎观寨形似一只倒鞋底,脚根面北,脚尖向南。......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