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充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优势和深厚的蜀水文化积淀,通过打造水利风景区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开展河湖公园建设。河湖公园建设的方式,主要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江河湖库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四川省授牌了9个首批河湖公园试点,分别是: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青川县青竹江、绵阳市仙海、巴中市化湖、苍溪县白鹭湖、开江县宝石湖、大竹县百岛湖、南部县八尔湖、都江堰东风渠。......
2025-09-30
生态水利(Ecological hydraulic engineering)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水利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又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目标即经济、社会、环境是一致的,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生态水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生态水利发展模式和途径与传统水利发展模式和途径对水的传统利用方式有本质性的区别;生态水利的开发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下进行的;生态水利目标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人类共享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公平原则;生态水利的实施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系统方法和高新技术,实现水利的公平和高效发展;生态水利要求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节约用水是生态水利的长久之策,也是缓解我国缺水的当务之急。
都江堰水利工程创建于公元前256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的“活化石”。2 000多年来,都江堰以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治水实践,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在2025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在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都江堰是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论断。[27]
“天不语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势利导,合理规划,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该工程本身的设计与运行,都是顺应自然、顺应水沙运动规律的,体现着典型的“分疏治水”理念,很好地实现了“人水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28](https://www.chuimin.cn)
图9-24 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图片来源: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新时代水利工程的定位更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了传承好都江堰“人水和谐”的生态基因,都江堰灌区正大力推进生态灌区建设,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建设。通过加强灌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用水保障、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等,加强灌区内输水渠道、排水沟道、水库、塘坝、河流、湿地等要素的保护与建设,充分发挥其输水排沙、调蓄洪水、水资源蓄积、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都江堰灌溉遗产和水文化得到很好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以节水、生态、智慧、人文为内涵的灌区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目前,灌区已发展成多功能、多用户的供水和用水系统。其中,农业用水占供水量的60%以上,城镇生活供水占13%左右,工业供水占3%,生态供水接近20%,灌区内水库、池塘和区段等调蓄设施被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大幅高提高。[29]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水利系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新时代治水思路的指引下,秉承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治水理念,把满足人民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注重生态水利,深入挖掘都江堰作为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的深刻内涵,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统筹治理、系统理水、科学治水、文化兴水提供经验、智慧和方案,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30]
相关文章
四川省充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优势和深厚的蜀水文化积淀,通过打造水利风景区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开展河湖公园建设。河湖公园建设的方式,主要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江河湖库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四川省授牌了9个首批河湖公园试点,分别是: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青川县青竹江、绵阳市仙海、巴中市化湖、苍溪县白鹭湖、开江县宝石湖、大竹县百岛湖、南部县八尔湖、都江堰东风渠。......
2025-09-30
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约6 000亿m3,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m3,缺水主因已由供给不足转变为承载不足,尤其是海河、黄河、辽河、西北诸河和东部沿海等地区,既严重缺水又严重超载。同时,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量位于十大水资源区的末尾,河流水质最差,处于中度或者是轻度污染状态。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对水生态系统实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水生态环境质量清洁,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2025-09-30
所以,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由此,根据国家、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四川省积极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把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25-09-30
对此,水利部从2004年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为了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结合我省湿地保护修复实际,2017年10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要求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编制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规划。......
2025-09-30
仙海湖水质常年保持总体Ⅱ类以上,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绵阳城市后花园的地位不断巩固,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开放河湖深入人心。注重民生福祉改善,构造幸福河湖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1 7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 82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旅游收入5.4亿。......
2025-09-30
而且要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体媒介手段广泛宣传,依法公布相关信息和工作动态,让全社会了解和掌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增强人们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树立群众水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水生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25-09-30
毛泽东认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因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协调。这一点在三峡工程的决策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针对三峡工程有没有必要建,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毛泽东专门听取了林一山、李锐双方的不同意见,提出“积极慎重、充分可靠”的方针。毛泽东认为,三峡工程关系重大,决策必须慎重,要充分听取、分析不同的意见,以避免出现片面性错误。......
2025-09-30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以下七点问题:第一,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因此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科学的态度是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