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法提出的生态型美学:建立新的生态型审美观

张法提出的生态型美学:建立新的生态型审美观

【摘要】:与生态美学最为接近的是国内学者张法提出的“生态型美学”。生态型美学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各有自己的演进路径。生态型美学主要通过生态世界观去看自然,从而否定传统美学的自然美观念,在大破中建立一套新的自然审美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生态型的审美观。从反思西方传统美学的角度,张法还提出,生态型美学的理论难题在于去除旧的美感模式建立新的美感模式,让理性、知识、功利在审美中发挥重大作用。

与生态美学最为接近的是国内学者张法提出的“生态型美学”。张法认为,生态型美学就是用生态世界观去看待美学问题的美学,而生态世界观就是由生物学进入生态学,从培根-洛克-笛卡儿型的对事物进行实验室式隔离研究的科学观,进入超越实验室型的整体研究的科学观。张法认为,西方科学/理性世界观的三个基础,诸如实验室型真理论、主客二分论、物质还原论等,都在生态世界观中遭到质疑。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思想的生态转型体现在美学上,就具体表现在三个领域,即文学上的生态批评、美学上的环境批评和景观学科的生态美学。从哲学上讲,三者都是要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中心,要以生态的新范式看待整个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美学上讲,三者都是要建立生态型的审美观。生态型美学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各有自己的演进路径。生态型美学主要通过生态世界观去看自然,从而否定传统美学的自然美观念,在大破中建立一套新的自然审美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生态型的审美观。从反思西方传统美学的角度,张法还提出,生态型美学的理论难题在于去除旧的美感模式建立新的美感模式,让理性、知识、功利在审美中发挥重大作用。这样一来,整个西方美学其实可以划分为两类不同的美学:生态型美学和非生态型美学。从理论拓展的思路来说,上述两类美学之间的关系、生态型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等,都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张法对此也都作出了相应的论述,表现出会通古今中西的理论取向。简言之,张法的基本观点是,当代西方的三个学派,即美学中的环境美学、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景观学科中的生态美学,都把怎样进行生态型的环境审美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在批判西方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中国美学的原则相契合。[24]

上面论述的八种立场之间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它们其实也有着程度不同的交叉或融合。比如,倡导生态存在论立场的曾繁仁最近开始关注生生美学[25],笔者最近则更加明确地倾向于生态学立场[26],等等。此外,国内外从事生态美学研究的学者还有不少,其学术立场也不是上述八种立场能够完全涵盖的,本文当然无法一一穷尽,这里应该对那些被遗漏的学者表示真诚的歉意。[27]本章的基本任务是设计一条理论线索,将上述立场有机地会通与整合起来,从而推动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