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中赠野人以马酒的回报方式

《淮南子》中赠野人以马酒的回报方式

【摘要】:《淮南子》中两次提及秦穆公与野人之事,对此有充分表现: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28]秦穆公为野人食骏马肉之伤也,饮之美酒,韩之战,以其死力报,非券之所责也。在《淮南子》看来,秦穆公之所以能为野人所救,得其死力而用,关键就在于其能以宽大恩惠的方式对待野人。需指出的是,《淮南子》中关于秦穆公与野人的历史叙事,主要本于《吕氏春秋·爱士》,二者文字所述基本相同。

秦穆公为君,具有一定的“重民思想”,“能够注意如何争取民心,借助民力”[27],因此其善予人恩惠,能得其心而用其力。《淮南子》中两次提及秦穆公与野人之事,对此有充分表现: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28]

秦穆公为野人食骏马肉之伤也,饮之美酒,韩之战,以其死力报,非券之所责也。[29](www.chuimin.cn)

虽然野人偷食其马,但秦穆公对待这些普通民众的方式出人意料,在追赶到前者时,非但没有追究其罪名,反而关心其“食骏马肉之伤也”,并以酒赏赐野人,随后“遍饮而去之”。这种极富政治胸怀的做法,反映出秦穆公的君主气度,因此在公元前645年的韩原之战中,当秦、晋之间进入胶着状态,而秦穆公险被晋军俘获时,曾偷食穆公之马的野人们,奋不顾身,“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最终改变了战争结果,不仅使穆公取胜,而且使秦军反过来虏获晋惠公。在《淮南子》看来,秦穆公之所以能为野人所救,得其死力而用,关键就在于其能以宽大恩惠的方式对待野人。需指出的是,《淮南子》中关于秦穆公与野人的历史叙事,主要本于《吕氏春秋·爱士》,二者文字所述基本相同。

从上可知,《淮南子》中保留有不少关于秦穆公的史事记载,对秦穆公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几乎都有所涉及,这反映出《淮南子》对秦穆公有着不同于其他秦国国君的思想重视,实际上将后者看作先秦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之一。也正出于这种因由,《淮南子》惯于把秦穆公与齐桓公并提,视其为春秋时期政治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君主形象,并试图在秦汉时代条件下,对其史事进行深入的诠解,以此丰富自身政治思想的历史内涵。从此意义而言,《淮南子》对秦穆公的汉代叙事,并非微不足道,而是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在汉代思想家普遍批判秦政治文化的风潮中,尤能显出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