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饮食中脂肪含量对肠道菌群、代谢物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

饮食中脂肪含量对肠道菌群、代谢物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

【摘要】:与其他组相比,高脂饮食组的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在低脂饮食组中,与宿主代谢紊乱有关的代谢物对甲酚和吲哚减少。此外,高脂饮食与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富集以及干预后血浆促炎因子升高有关。因此,研究认为转变为高脂饮食的健康年轻人摄入过高脂肪,这似乎与肠道微生物群、粪便代谢组学和血浆促炎因子的不利变化相关,且可能会对长期健康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调查饮食中脂肪含量的不同是否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和粪便代谢组学特征,并确定它们与健康成人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开展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饮食干预试验,该试验纳入了完成整个试验的217名健康年轻人(年龄18~35岁,体重指数<28kg/m2,52%女性),在干预期间提供所有食物。3种等热量饮食是:低脂肪饮食(脂肪20%,碳水化合物66%)、中等脂肪饮食(脂肪30%,碳水化合物56%)和高脂肪饮食(脂肪40%,碳水化合物46%)。

结果发现低脂饮食与Shannon指数评估的α-多样性增加,Blautia和Faecalibacterium丰富度增加有关,而高脂饮食则与Alistipes,拟杆菌的增加和Faecalibacterium的减少相关。与其他组相比,高脂饮食组的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在低脂饮食组中,与宿主代谢紊乱有关的代谢物对甲酚和吲哚减少。此外,高脂饮食与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富集以及干预后血浆促炎因子升高有关。因此,研究认为转变为高脂饮食的健康年轻人摄入过高脂肪,这似乎与肠道微生物群、粪便代谢组学和血浆促炎因子的不利变化相关,且可能会对长期健康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图4-2-1 每组干预后其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

注:A.通过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评估的属水平的α-多样性。B~D.在门水平(B)、属水平(C)、OTU水平(D)上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图。

图4-2-2 在属水平上使用Jensen-Shannon距离将肠道微生物群聚类不同的肠型

注:A.通过PAM方法将数据集聚类。B.前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聚类。C.每种肠型的细菌分类群的相对丰度。D.各组在干预前后的肠型比例。(www.chuimin.cn)

图4-2-3 基于个体属的分析

注:A.饮食干预前后个体门相对丰度的变化。B.干预前后个体属的相对丰度的变化。C.通过Spearman相关性测量的脂质谱变化与属丰度变化之间的显著关联。

图4-2-4 干预后粪便代谢组学发生了变化

注:A.OPLS-DA 评分图比较每组干预前后的粪便代谢物。B.干预前后的粪便总短链脂肪酸浓度。C.干预前后粪便代谢物浓度中值倍数的热图变化。D.粪便花生四烯酸浓度变化与血浆促炎标记物水平变化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