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学生择业误区:一项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择业误区:一项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4.就业被动性心理在实现就业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出过多的不作为,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或是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

自主择业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对职业学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职业学校学生能够适应形势,不断进取,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但仍有部分学生面对竞争无所适从,求职时在认识上存在以下误区。

1.择业期望值过高 择业期望值是指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在薪资待遇方面,很多中职学生初次就业就要求月工资向大中专毕业生看齐;在工作环境方面,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在行业选择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就业随意性心理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职业兴趣、职业选择等缺乏明确认识,导致求职与辞职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3.盲目攀比,机械模仿 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不了解自己,没有主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4.就业被动性心理 在实现就业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出过多的不作为,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或是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www.chuimin.cn)

5.忽视自身素质 一方面,由于个人专业能力有限,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个人的素质存在问题,如缺乏吃苦精神、自负、不讲诚信等,都成为就业的拦路虎。

6.怕苦畏难心理 很多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就缺乏毅力和恒心,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就业做好理论准备;在工作中也缺乏创新意识和吃苦精神,不愿意出差、加班,不能独自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不屑于到基层锻炼,不愿意奉献,总想走捷径,这也是现代职业学校学生越来越实际化、自我中心化的充分体现,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7.急于求成,强调一步到位 中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普遍心态就是实现择业的一步到位,总想直接选择一份理想的职业,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表面上看,这些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视自己的选择。但是它带来的潜在问题是:一是学生过于挑剔,错过一些时机;二是学生的择业标准过于狭窄,反而缺乏决策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