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南七蕃:宋朝西南夷部的落后经济与友好关系

西南七蕃:宋朝西南夷部的落后经济与友好关系

【摘要】:五代两宋时期,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西南夷部。宋初以来,西南夷部中的龙蕃、方蕃、张蕃、石蕃、罗蕃最为著名,号五姓蕃。再加上比附于这五姓的程氏、韦氏两个部族,则被合称为西南七蕃。西南七蕃的经济较为落后,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同时兼营畜牧、狩猎和家族副业。因此,终两宋之世,西南七藩一直与宋王朝保持着友好的臣属关系。

五代两宋时期,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西南夷部。

宋初以来,西南夷部中的龙蕃、方蕃、张蕃、石蕃、罗蕃最为著名,号五姓蕃。再加上比附于这五姓的程氏、韦氏两个部族,则被合称为西南七蕃。这七部各自成国,国有王。每三二百户为一州,州有长。国王所居,有城郭,无壁垒,官府惟短垣。

西南七蕃的经济较为落后,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同时兼营畜牧、狩猎和家族副业。虽耕作粗放,然土广人稀,粮食生产基本能够自给,并有余粮与中原交换食盐。狩猎在当地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有着重要地位。当地的土特产有马、麝香、虎皮、犀角、黄连、黄腊、蜡烛、水银、朱砂、花席、花幕、白布、斑布等。

宋初以来,西南七蕃改变了不与中原相通的过往(在五代王建、孟昶据蜀时期),开始与中原的关系密切起来。宋王朝授予各部首领以蕃落使、将军、郎将等官职,于是这些部族首领则经常派遣庞大使团到京师汴梁贡献方物。

政治上,宋王朝对西南七蕃实行羁縻政策,由各部首领统治本部(如在黔州设羁縻州。北宋时为49个,到南宋时则多达56个。这些羁縻州大部分在今贵州境内)。(www.chuimin.cn)

经济上,对朝贡使臣往往优于赏赐,并在沿边开展以盐易粟的商业贸易。既满足了当地对食盐的需求,又解决了各寨的军需。因此,终两宋之世,西南七藩一直与宋王朝保持着友好的臣属关系。

军事上,则双管齐下,即在黔州设寨(彭水4寨,黔江29寨)的同时,还利用溪峒投归的少数族裔组成义军。这些义军,不但维护了沿边的安宁,同时又是镇压和讨伐蜀中反叛的重要军事力量。

宋史·蛮夷传》:“黔州、涪州徼外有西南夷部……俗椎髻、左衽,或编发;随畜牧迁徙亡常,喜险阻,善战斗。部族共一姓,虽各有君长,而风俗略同。宋初以来,有龙蕃、方蕃、张蕃、石蕃、罗蕃者,号‘五姓蕃’,皆常奉职贡,受爵命……六年,龙蕃、罗蕃、方蕃、石蕃八百九十人入觐,贡丹砂、毡、马,赐袍带、钱帛有差。其后,比岁继来。龙蕃众至四百人,往返万里,神宗悯其勤,诏五姓蕃五岁听一贡,人有定数,无辄增加,及别立首领,以息公私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