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考试模式是与素质教育新模式相适宜的考试模式。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指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模式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应侧重于如下方面。素质教育强调推进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使教育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要不断根据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教育的创造性。......
2025-09-30
中国成语有“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中的《为政》篇中的“子游问孝”与“子夏问孝”,朱嘉集注引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其意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关注的是个体潜质和个体的最佳发展,将个体的人生价值与社会需求相关联,以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也为个性化教育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判断?但这一理念更多关注个体的人生价值,而人才应满足社会需求以实现其价值的理念没有得到足够的强调。所以,“因材施教”也可通俗地解读为“因人施教”。
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才”通“材”“财”。语言学家王力认为:“木有用叫作‘材’,物有用叫作‘财’,人有用叫作‘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同源字典》)据此可知,“财”“材”“才”均强调的是有用性,故此意义。上的人“才”,通常指人的能力、才能、素质。人所具有的能力以何为据。在我看来,以有用于社会需要为据。因此,“才”强调的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更进一步说,社会需要的能力指社会分工前提下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所以,一个人有了这样的能力,他就是人“才”。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以学生为施教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育人和育才,目的是让学生成人又成才,育才是学校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能力,即为“因材施教”。换句话说,我们应当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或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人的才能。
目前,我国舞蹈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但问题是当下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是在延续着20世纪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依然按照给专业文艺团体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且以培养舞蹈演员的方式为主,并以此来培养不同类型的舞蹈人才。也就是说,尚未完全从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下解脱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类型人才的“才能”雷同,适应不同岗位工作的能力受限。(https://www.chuimin.cn)
当下亟待解决的是教育理念,即从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转换成市场经济思维方式。就舞蹈人才的培养而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去培养舞蹈人才,即“因材施教”。
总之,“因材施教”的观念,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的需求挂钩,要求与社会岗位工作的类型、能力相联系,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要求与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相关联。如此才能培养出有用于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关文章
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考试模式是与素质教育新模式相适宜的考试模式。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指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模式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应侧重于如下方面。素质教育强调推进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使教育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要不断根据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教育的创造性。......
2025-09-30
应该说,中国现代舞蹈教育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然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舞蹈人才不同层次、类型的定位、规格以及培养目标不甚明确,由此带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的雷同,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类型人才之间,在专业能力方面的差异不甚明显。......
2025-09-30
问题的表述方式由否定式悄然转换为肯定式,这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舞蹈美学问题域基线的去蔽与敞开。这是中国舞蹈美学体系性著作的明确结论,也是现代世界范围内舞蹈美学思考所走的路子。舞蹈美学的整体发展方向、对象选择、方法选择、框架搭建等大问题均应从这一定位出发,以获得其理论上的统一性,因而它构成了舞蹈美学问题域的另一条基线。......
2025-09-30
在这个基础上,现当代民族民间舞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又具备了自己的审美特征。从广场到课堂,最终上到舞台,“情”始终是民族民间舞最重要的审美取向。舞蹈作品不仅仅是被观众进行审美处理,在形成的过程中演员和编导也会进行审美取向的处理。......
2025-09-30
毋庸置疑,舞蹈美学研究的现状是比较滞后的。但这种滞后的状况主要是指缺乏系统的舞蹈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除了对舞蹈艺术的意义,舞蹈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其建设对于美学本身的建设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舞蹈作为一种久远的、具有自己本体形态特征的艺术,无疑是美学不应忽略的对象。舞蹈美学建设的价值也是如此,是为人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路。......
2025-09-30
至此,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概念较为宽泛,在中国教育界首先开始实施的就是艺术教育。舞蹈以其独有的艺术特性开始进入课堂,成为素质教育进程中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应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对专业舞蹈教育的一种技能教育的重复,它的课程应是独立的、有其训练目的的。......
2025-09-30
所以说,在创作的层面上,我们要创作的便是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民族民间舞传统审美的中国当代民族民间舞蹈。(二)是市场化引导艺术创作,还是艺术创作驾驭市场方向舞蹈界在对民族民间舞蹈中所存在的审美取向和价值上的变化是有一定的根源的。作为传播者应当引领审美趋势,达到舞蹈传承与民族审美认同双项收益的目标,这也是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审美价值。......
2025-09-30
在中国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先驱人物——吴晓邦的倡导下,中国舞蹈家协会于1981年正式成立了“舞蹈美学研究会”。事实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舞蹈美学均卡在了这个瓶颈之中,需要我们继续潜心研究,期待日后有所突。......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