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实践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实践案例

【摘要】:早在疫情暴发之初,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快速部署组织开展部分课程在线教学,于1月30日提前开出一批精品通识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做好延期开学准备。教务处统筹考虑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在2月9日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通知》,根据疫情形势全面调整学校各项教学计划安排。

教育部发出的“停课不停学”号召以来,为了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我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第一时间组建教育教学应急管理工作组,按照“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多种形式、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对在线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精心部署,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在线教学安排中来。全校在线课堂于原定开学日2月13日正式开课,属于全省最早全面推进线上开课的高校。线上开课1904门(2767个教学班),占应开课的97.49%,参与教师1779人,在线学习学生553249人次,在省内高校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是提前研判部署,积极应对新变化。早在疫情暴发之初,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快速部署组织开展部分课程在线教学,于1月30日提前开出一批精品通识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做好延期开学准备。二是深入调研,加强在线教学指导。全面开展在线教学之前展开调研,面向教师发放《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形式调整意向》的调查问卷,针对学生进行《关于“线上教学”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师生对开展在线教学的态度、对各种在线教学方式的了解程度和倾向程度,组建疫情教学工作组讨论形成应对预案,出台《浙江师范大学线上教学规范与要求》等一系列在线教学指导文件。各学院根据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提高工作方案的针对性。经管学院进行了《课程教学形式调研》《学生线上教学反馈调研》《留学生线上教学难点调研》等5次调研,全面摸清了各门课程线上教学的基本现状、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等问题。三是统筹教学安排,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教务处统筹考虑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在2月9日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通知》,根据疫情形势全面调整学校各项教学计划安排。针对留学生因语言问题在线学习难的问题,相关学院组织力量编写《留学生注册登录中国大学MOOC的英文操作指南》《留学生登录省平台的英文操作指南》。

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价值。在线教学始终坚持育人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校长郑孟状与全校师生相聚“云端”,开上战“疫”成长课,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从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发展教育三方面深入挖掘疫情的教育意义,勉励学生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投入在线学习,开出了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开设的思政公共课中,精心挑选抗击疫情中的典型事例和热点问题等进行案例教学,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经管学院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在线授课中植入大量思政微案例,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幼师学院公共基础部外语团队的老师们向疫情防控“就地取材”,为学生持续提供新冠病毒和疫情防治的各种英语语料素材,教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防护意识。部分学院立足学科专业,助力抗疫防疫,地环学院各系相继推出“战疫防疫”特色课程,王方园老师制作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与防控》科普与防控课件,供师生学习,并为企业开工进行防疫培训。幼师学院教师为小朋友创作了《病毒防范歌》,并联合杭州西子童声・星保贝艺术和《小学生时代》杂志社导演改创成儿童喜欢的动画片。音乐学院师生联手创作《因为有你》《一路同心》《可敬的你》《天使的身影》等歌曲和抗疫舞蹈作品《“疫”中人》,用原创文艺作品讴歌奋战抗疫一线的战士,凝聚必胜的信念和力量,传递正能量。

强化培训教研,提升师能。一是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和指导。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帮扶,着力提升教师在技术手段运用、在线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为全面在线授课做好充分准备。1月30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超星教师发展中心平台,通过“线上课程+专家直播”的模式,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在线开课后,广泛搜集、不间断发布在线教学技能指导相关资料。教师教育学院、智慧教育研究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编写《网络教学简明指南》,为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提供简洁实用的技术指导和示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老师们自发做起“技术客服”,在线解答教师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二是各学院依托系部、教研室通过微信群、视频会议等形式定期展开在线教研,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对教学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展开研讨,交流直播教学、慕课教学、虚拟仿真、专题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心得,探索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尽快适应在线学习,保证授课效果。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各学院及时总结,各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率先垂范,分享交流优秀做法,地环学院教学副院长李凤全撰写“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建议”“致老师们的一封信”等,鼓励引导教师钻研在线教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面向师生举办“在线教与学的探索与体会”征文活动,征集优秀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心得、学习感悟,搭建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交流中碰撞教学的智慧火花。四是问题导向开发培训微课。根据学生与教师在线教学产生的问题,教务处组织力量,开发了“在线教学互动”等系列微课,供老师学习参考。(www.chuimin.cn)

多方协同联动,保障教学。本科教学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教务便利师生。快速组建工作小组,协助教师沟通解决教学平台共性问题,做好在线教学平台与教务平台对接,收集并导入2767门在线课程开课信息,实现教务系统学生课表嵌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屏障,提高教务管理平台的易用性。同时,加强协同校内其他部门,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会同学校网信办对学校网络流量承受力进行分析测算,在线开课前,与网信办安排200门课程进行直播压力测试,对校院网络与课程平台服务器对接进行优化部署;会同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助教聘任工作,根据在线教学开展需要,重点为信息技术不熟练的教师配备助教,助力开好在线课程;会同宣传部,利用官微及其他新媒体渠道对在线教学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进行密集宣传,确保重要通知学生全覆盖,同时广泛挖掘典型,为其他教师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加强校院联动,开展在线教学专项督导,各学院成立由校督导任组长的线上教学督导小组,通过进入课程教学群、线上教学随堂听课、抽取教学视频截图、抽查作业布置情况、检查课代表的线上教学反馈表、线上座谈等多种形式展开在线教学督导,并进行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线上教学。

牢牢把握契机,推进教改。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此次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中蕴含的教学改革机遇,在开学动员会、教学例会等多个场合强调、鼓励引导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和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尝试研究性、探究性、主题式、项目式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学习诉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各学院因地制宜在实践中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加快推进教学改革。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周军强以学习评价环节为突破口改进在线教学,引入学习评价量表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造,将评价重心转移到批判思维、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高阶学习成果,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推动在线教学向高阶发展,探索打造在线金课。美术学院杨勇、朱敬东等教师积极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美术教学领域的应用,开发了《让名画活起来——〈千里江山图〉意境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让学生绘画教学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经管学院基于经济类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新学期线上教学通过教师开发知识探究性问题,学生提炼行业应用性问题,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倡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国际学院结合线上教学,推进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建设,启动第二批教材出版项目,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编写系列教材,推进教学改革,同时推动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