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钱湖地图史:揭示近代测绘成就

东钱湖地图史:揭示近代测绘成就

【摘要】:为此,本书把以平板仪测图法为主所生成的地图,姑且称为近代测绘地图。1982年的《万分之一宁波地区地形图》,可以视为近代测绘地图在宁波的谢幕之作,这就是说,近代测绘阶段大致持续了70年光景。整个模拟测图时代,东钱湖是当地地图舞台上不再缺席的角色。由于平板仪测量具有图解测定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特点,故又称它为图解测量。目前,平板仪测图已被全站仪和GPS-RTK数字化测图所取代。

20世纪90年代前,几乎所有大比例尺地形图均由平板仪测图法完成,其成图方法以图解法为主,统称为模拟测图。之后,随着全站仪等测图仪器以及遥感技术(RS,即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即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即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3S技术的发明、完善和广泛应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技术、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图解法测图作业模式,使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生产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实现了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和现代化。

为此,本书把以平板仪测图法为主所生成的地图,姑且称为近代测绘地图。

模拟测图较之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法,其成图的计量特点如比例尺、经纬度、等深等高线、三角法控制网、遵循某种数学法则的投影法等,均大为突出,体现这种计量特点的过程与成果,就是野外实地测量、现场平板绘图。

宁波地方的实践看,在1920年前后,计里画方法被弃用,地图测绘进入近代阶段。随着行政的、社会的、经济的需求增多,各部门机构设立的测量队伍也越来越多,又随着测绘技术、印刷技术的进步,各种比例的普通地图,各种专业的、专题的、专用的地图乃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1949年后,情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现在想要弄清楚宁波近代地图究竟有多少,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里只得就笔者所知所见,择要介绍。

翻阅《浙江古旧地图集》和《地图上的宁波》后,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前已述及的宁波张之铭1910年印行的《宁波府全图》,是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近代府境地图。该图在图框的上下两边,各标有两个经度系统,一以北京为中国起始子午线(约今东经116.5°),另一以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为全球本初子午线(0°),所以,东经122°刻度处的外框注着“东五度三十分”。尽管没有比例尺,但该图以某种比例来呈现地形轮廓、岛屿大小,则是可以肯定的。再者,图例齐全,府属六县区域境界、山脉、河流、航线以及地名标注等,都做得中规中矩,线条精细清晰,色彩搭配和谐,它的漂亮,比起《皇舆全览图·浙江全图》(参见图3-1-10)来,更是散发着一种理性的美。而且该图还采用了当时相当少见的铜版纸铅印工艺,在石印地图大行于世的清末,不啻是地图中难得的佳品。

民国建立后,宁波府级行政区划机关裁撤,所以这也是最后一张宁波“府”地图。但旧府境内的地图测绘工作,则在民国后即作为浙江测绘事业的一部分,如火如荼地展开,亦走上了近现代测绘的轨道。浙江陆军测量局于民国元年(1912)成立后,为开展全省的大地、地形测量,于次年元月开办了陆军测绘学校,同时开展了全省大规模的大地测量,至十五年(1926)共测量了三等三角点1835点,低级水准测量1725公里,为迅速测图提供了依据。十八年到廿八年(1929—1939),省民政厅、土地局完成了全省大三角测量5大干系、2个联络网、2个补充锁、2个补充网,使浙江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完成全省大三角测量的省份。其中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最终完成于1934年的345幅《浙江省五万分之一地形图》。

宁波地方则进行了局部地区的大比例测绘,1928年7月,完成了万分之一的《宁波市全图》【按,《地图上的宁波》所载《宁波市全图》落款“宁波市政府土地登记处第三科”,印行于1929年5月,比例尺标注为“五千分之一比例尺”;《浙江古旧地图集》所载同名地图,无落款,印行于同年8月,比例尺改称为“万分之一比例尺”。前者误】,1933年完成了七万五千分之一的《鄞县全图》,1935年鄞县通志馆完成了五千分之一的《鄞县城厢图》,二万分之一的《东钱湖图》等。 20世纪50年代之后,为了配合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江河治理、矿产开采、海洋开发、城市建设等各项需要,宁波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自然资源调查、地质矿产勘察和江河流域规划测量,由此制成了大量的地图。1982年的《万分之一宁波地区地形图》,可以视为近代测绘地图在宁波的谢幕之作,这就是说,近代测绘阶段大致持续了70年光景。(www.chuimin.cn)

整个模拟测图时代,东钱湖是当地地图舞台上不再缺席的角色。

小贴士

平板仪

平板仪曾经是野外碎部测量的一种传统仪器,它能同时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点间高差。平板仪测量时,水平角是用图解法测定的,直线的水平距离可直接丈量或用视距法测定。另外,在必要时,还可以用平板仪增设补充测站点,以弥补解析法所确定的图根点点数之不足。由于平板仪测量具有图解测定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特点,故又称它为图解测量。目前,平板仪测图已被全站仪和GPS-RTK数字化测图所取代。

按其照准仪和基座的结构不同可分为大平板仪和小平板仪。

大平板仪,是平板仪测量的主要仪器,由平板、照准仪、基座以及方框罗盘、对点器和独立水准器等附件所组成。

小平板仪,主要用于碎部测图,由小平板、测斜照准仪、基座以及方框罗盘、对点器和独立水准器等附件所组成,可单独使用,但通常与经纬仪配合而仅用于描画方向线。(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