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谢母亲吧,她们的爱可以超越一切!——一只猕猴母亲的救子行为大雪封山好几天了,山中的动物们都带着辘辘饥肠挖空心思地四处搜寻食物。这可是一个优秀的狩猎者最大的疏忽!门前不远处大树上坐满了以猕猴母子俩为首的一大群灵性十足的猕猴,正对着他频频作揖致礼。......
2023-11-30
中国有句古话叫“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男女分工来源于天地阴阳观念。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天地阴阳相合生成万物,男为阳,女为阴,男女相合使人类代代相传。《易经》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七卦《家人》,专讲治家之道,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方为正,合乎天地大义。
这种思想在当今会受到很多质疑和批评,特别是遭到“铁娘子”们的不屑。她们会很不以为然地看着一个男人说:“凭什么你们能出去创业、在外打拼,就一定要让女人成天窝在家里,一日做三餐,洗锅又洗碗?变成个带小孩、做家务的黄脸婆!”这样的批评无疑会使儒家的家庭教育受到影响,以至整个儒家教育在现代社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儒家教育该怎么办呢?
小专题 12
文化广场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运动时传到中国。
女权主义从译文理解,是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20至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性别关系、性别权力的问题,于是女权运动开始深入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强调性别分析,更容易为人接受的“女性主义”概念出现了。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
其实,我们误解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真精神。它并不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或贬低,而是在强调家庭关系中男女作为夫妇、父母的角色所起的不同作用。“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讲的是家庭内的男女关系、夫妇关系,“男主外,女主内”的真精神体现在家庭中,“女主内”体现出的正是母亲的伟大与德厚无疆。若是家庭都没了,又何来家庭教育呢?
小专题 13
经典补给站
——《周易·坤·彖》
《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译文:万物依赖大地而生长,生生万物之首功与天同齐却又顺从承载着天,这样的德性至大无边!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德性长久,永无停息;包容博厚,显赫盛大。大地如雌马,既柔顺,又在无疆的旷野奔驰不停。君子之行,坤德柔顺,和谐守正,此乃君子之行。若抢先则过于阳刚而失正,为谦处后方能长久。
梁凤仪,香港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自称有家庭主妇、商人和作家三重身份。她曾明言“我不愿意男女之间平等”,而在家庭关系中,梁凤仪则说:“在家庭婚姻生活上,男女一定要平等,女人经济不仅要独立,更要从精神上不依赖丈夫,这样的婚姻才幸福长久。”
作为丈夫应当外出渔猎农耕,这是因为男子力气大!尽管有花木兰、孙二娘那样的巾帼不让须眉者,毕竟屈指可数。作为妻子打理家务、照顾孩子,因为从怀孕到哺乳,除了妈妈没人能代替!这就是古代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男主外,女主内”。
今天有人会借助现代发达的医学技术和营养学技术解决生育、哺乳问题,甚至代孕,但这无法做到儒家家庭教育的第一步——“蒙以养正”,其观念与儒家文化的伦理观也是有出处的。
小专题 14
文化广场
——丁克一族
丁克,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组合成“DINK”。丁克即“DINK”的谐音,直译为“双收入而没有孩子”。丁克一族,即双职业或收入,能生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可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家庭。
丁克族常见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夫妻双方的文化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高,且热衷旅游。丁克家庭的产生,主要有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压力、自我价值实现、夫妻感情、个人喜恶等方面原因,其中的利弊会随着夫妻双方的年龄、境遇变化而有明显不同,是当代社会变迁在家庭的缩影。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丁克族的观念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发生着冲突。
《乾》卦象征天,为纯阳之卦,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语;《坤》卦象征地,为纯阴之卦,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话。《乾》卦被喻为龙,龙飞于天,无象无形;《坤》卦被喻为马,马奔行在地,无穷无尽。天地阴阳相合,运转不息,“然后万物生焉”,人的生命传续也是如此。
“男主外,女主内”的真精神,说到底就是阴阳相合,不是彼此相分。“男主外,女主内”是夫妇之道,治家之道,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而不是什么性别歧视。
中国古代有很多女性,虽然生活在阳尊阴卑的礼束之下,但这并没有妨碍她们成为行地无疆的厚德之马,成为伟大的母亲。
孔子生母颜徵在,年未满二十就嫁给叔梁纥为妾。叔梁纥当时已六十六岁,因其年龄过大,二人的结合被称为不合礼仪的“野合”。叔梁纥的妻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另有一妾也只生了个跛脚儿子孟皮。古人立子为嗣,孔子的出生必然遭到心术不正的施氏嫉妒。孟皮之母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已被施氏虐待而死,三岁便失去父亲的孔子,与母亲颜徵在就更为施氏所不容。于是,颜徵在不得不带着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www.chuimin.cn)
孔子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母子俩虽然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诸多艰难,但颜氏仍然坚强地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她从未放弃对儿子的教养,要求孔子努力学习各种礼仪文献和知识技能,以便将来能重返贵族行列。
孔子幼时玩摆家家的游戏,都是与礼仪有关的“陈俎豆,设礼容”。他用泥土捏成祭器式的小炉,插上草棒,放好以后练习磕头、揖让等礼仪。孔子不仅懂礼乐,而且擅长射箭、骑乘,这与母亲对他从小就进行严格、认真的教育指引是分不开的。
孟子的母亲堪称母仪。孟子幼时丧父,母亲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不仅在孟子幼年时择邻三迁,给他找个适合成长的良好环境,而且在孟子无心学习时,割断正在纺织的布来说明孟子废学的错误。即使在孟子娶妻后,孟母仍对他教诲有加。
有一天,孟子刚进卧室,看见妻子在室内裸露着上身。孟子很不高兴地走了,不踏进卧室半步。孟妻觉得很委屈,便对婆婆说:“我听说夫妇在卧室私处时,彼此不必太过遵守那些日常礼节。今天我在卧室脱换衣服,他看见了很不高兴,这不是把我当外人看吗?按照规矩,女子是不能寄宿于外人家的。婆婆,我还是回娘家去吧。”说完就起身要走。
孟母马上把儿子叫来询问缘由。一听孟子说其妻无礼,孟母教训道:“将入门,问孰存,是对人的尊敬;将上堂,声必扬,是对人的警戒、提醒;将入户,视必下,是怕看到别人的羞丑之事而令其尴尬。”“这些都是最起码的礼节,你自己还没做到,反而说别人无礼,太过分了吧!”孟子听后,连连自责,并向母亲和妻子道歉,请求妻子不要离开。孟子是位大圣人,而他的母亲也无愧“圣母”之称。
不受其子所送腌鱼,反而回书责备、警戒的陶侃之母;因家贫买不起纸笔,以荻草秆在地上画荻教子的欧阳修之母;为激励其子抗金,刺“精忠报国”四字于儿背上的岳飞之母;……教子有方的母亲数不胜数,她们作为妻子,都是在家主内的典范,这却从未妨碍她们人生的独立,母仪千古。
小专题 15
经典补给站
——《礼记》《列女传》
《礼记》即“五经”中的《礼》,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后,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曲礼》曰:“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记载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位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也被看作一部妇女史,共七卷,为西汉经学家刘向所作。另一部是明代万历年间,安徽歙县人汪道昆在刘向《列女传》基础上编写的明版《列女传》,共十六卷。《列女传·母仪传》曰:“将入门,问孰存。”
即使到了近代,我国仍有很多厚德载物的典范,在她们的生命中闪现着“牝马”的光彩。
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十六岁便嫁到蔡家。当时蔡家家境已每况愈下,她便将最心爱的小儿子蔡和森送去当学徒,以求将来养家糊口。世人常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蔡和森三年之后便愤然苦读。蔡母暗喜,便偷偷典当了自己的一些嫁妆作为蔡和森去省里求学的资助,以冀他能实现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宏愿。
蔡母是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独立女性,她把身边的儿女子孙组成了一个新型家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蔡父迫于生计,要把刚满十三岁的蔡畅卖去做童养媳,蔡母便瞒着蔡父变卖了仅存的嫁妆,带着长女蔡庆熙、三女蔡畅以及不到三岁的外孙女刘昂,辗转到长沙。蔡母不顾年老体弱、经济拮据,毅然投考长沙的“湖南女子教员养成所”。校长因蔡母年高而拒收,蔡母便愤然上状书到县衙门,令县官深为叹服,批道“求学之志可嘉”。结果,祖孙三代成了同学,一时传为佳话。
蔡母常听儿子与毛泽东等有志青年一起讨论,衷心赞许他们改造世界的坚强决心。甚至在五十四岁时,蔡母仍与儿女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当时旅费尚无着落,蔡母便亲自到民族资本家聂云台那里,大谈勤工俭学对实业救国的意义,得到聂云台八百元光洋的借赠,作为这批勤工俭学成员的旅费。1919年12月25日,蔡母一家人同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当时又成为一大新闻。蔡母在法国学习法语,不顾自己年龄大、裹小脚等不便,和同学一起练操,还以自己擅长刺绣来赚钱供家人开支、帮助部分贫困的勤工俭学学生。
为了能让蔡畅从法国到莫斯科学习,蔡母抱着蔡畅刚满八个月的女儿李特回国了。回国后,蔡母便在长沙创办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招收贫苦女子,培养她们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本领。蔡母不仅倾心于教育事业,也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奔波于长沙各阶层,苦心为学校筹募捐款。
蔡和森因革命牺牲之后,周恩来曾派专人到双峰县接蔡母,蔡母却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出来会给革命事业增加负担,于是留在乡下过着艰苦的生活,直至去世。
从蔡母的经历来看,她似乎没有完全恪守古代社会“女主内”的妇道,但是她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却无可非议。她像一匹德厚的“牝马”,承载着教养子女、维系家庭的重任,永不停息地奔驰,始终发扬着阴阳相合而生万物的精神。班昭认为女子当以弱为美,而其续修《汉书》何尝不是一种自强呢?又有谁敢说蔡母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呢?
没有父母就无所谓家庭教育。无论“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夫妻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家庭也能更好地实现男女生命价值。梁凤仪说“女人知道自己的生命的主人是谁,这一点很重要”,这对男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男主内,女主外”既不是依赖也不是歧视,把握阴阳相合生万物的精神吧,不要固执地反对或死守,否则也成“宅女”“宅男”了。
小专题 16
文化广场
——当代网络语言一览
“宅女”“宅男”的称呼源于网络,指不愿意与外人交流,待在家里,对亲戚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别强烈,交际圈子小的现代社会男女群体。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简洁生动,独特多样。其借助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为工具,与全球化进程密切联系,并受本国语言文化影响。
有关修己立人:儒家与教育的文章
1感谢母亲吧,她们的爱可以超越一切!——一只猕猴母亲的救子行为大雪封山好几天了,山中的动物们都带着辘辘饥肠挖空心思地四处搜寻食物。这可是一个优秀的狩猎者最大的疏忽!门前不远处大树上坐满了以猕猴母子俩为首的一大群灵性十足的猕猴,正对着他频频作揖致礼。......
2023-11-30
于是,赵善应到处打听名医,名医请了十多个,母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赵善应接过方子,二话没说,马上买了三付药,然后取刀刺破自己的手臂,用自己的鲜血和药,给母亲服用了。说也奇怪,赵善应的母亲服用了几付鲜血和的药以后,病就好了。赵善应十分高兴。此后,一有雷雨,赵善应都披衣而起,走入母亲的房间,陪伴母亲。妻子高兴地答应了,赵善应放心地走了。赵善应就是这样孝敬老人,也友爱兄弟朋友,远近传为美谈。......
2023-11-27
乐曲以音乐的手段和管弦乐的笔法色调,回顾和歌颂了母亲艰辛的人生历程、美好的理想期盼和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例4)例4这个主题再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联合变化重复,音乐以一种宽厚的包容力记述了母亲在艰难岁月中所展现出的雍容气度和对生活满怀信心的憧憬。最后,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快速震音上行的音流,似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母亲勇敢面对命运打击而进行的奋力抗争。......
2023-11-03
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世界公认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文明”,是西南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黄河属于资源型缺水河流,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断流、污染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上中下游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与持续增长的供水要求,使黄河承担的供水任务已超过其承载能力。......
2023-11-17
尽管如今的希腊已经不再风光,但历史上的希腊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希腊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希腊语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希腊人认为,太阳出来时,太阳神阿波罗就会驾着战车经过天空;下雨时,众神之王宙斯就在往地球上浇水;雷电交加,那是宙斯在发脾气。处于这两部分之间的就是科林斯地峡,这个地峡只有4英里宽。据说这种有怡人的花香的蜂蜜,是从前山上诸神的食物。......
2023-11-01
贾平凹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虽然母亲已逝,可在作者心中,她从未离开自己一日。文章语言朴素,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位慈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读来令人动容。......
2023-07-26
人类母亲的呼救——土壤污染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土地却遭受到空前的破坏。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冶炼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镉、铅等有害物也会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厂周围和公路两侧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被消除。......
2023-12-07
鸿雁传书指通信。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匈奴。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高官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找回来。......
2023-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