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鸟类图鉴:贴树皮、嘀嘀棍儿,特有鸟种,分布广泛

鸟类图鉴:贴树皮、嘀嘀棍儿,特有鸟种,分布广泛

【摘要】: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也与其他小型鸟类混群,活跃地在树干上垂直上下攀爬,或绕树干螺旋上下攀缘,啄食树皮下的昆虫,也能飞捕空中昆虫,还能悬挂于枝叶或松球上啄食,并边活动边发出“吱、吱、吱”或“加、加、加”声。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17~18天即可离巢,成家族群活动。分布与居留为我国特有鸟种,分布于我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等地。

中文名 黑头

拉丁名 Sitta villosa

英文名 Chinese Nuthatch

分类地位 雀形目

体长 10~12cm

体重 6~11g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头顶黑色,上体灰蓝色,眉纹淡皮黄色,贯眼纹污黑色,下体棕灰黄色,体侧无栗色。(www.chuimin.cn)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中国特有鸟种

形态特征 雄鸟头顶黑色,额基棕白色,和淡皮黄色的长眉纹相连,贯眼纹污黑色,脸颊和头侧污白色;上体灰蓝色;飞羽黑褐色,外边缘蓝灰色;中央尾羽灰蓝色,外侧尾羽黑色具灰色端斑,最外侧两对尾羽具白色次端斑;下体颏、喉近白色,其余下体为污灰的淡棕黄色,尾下覆羽暗棕灰色;虹膜褐色,喙铅黑色,下喙基部石板灰色,脚铅褐色。雌鸟似雄鸟,但头顶黑色偏灰褐,眉纹污白色,体色较淡。幼鸟似雌鸟,体色较淡,而腹部偏棕黄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秋冬季也见于低山或山脚。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也与其他小型鸟类混群,活跃地在树干上垂直上下攀爬,或绕树干螺旋上下攀缘,啄食树皮下的昆虫,也能飞捕空中昆虫,还能悬挂于枝叶或松球上啄食,并边活动边发出“吱、吱、吱”或“加、加、加”声。主食大量鞘翅目和鳞翅目等农林害虫。繁殖期在5—7月,雌雄亲鸟共同在老龄针叶树的树干上啄洞为巢,也利用天然树洞或啄木鸟旧巢,在树洞内以松萝和树皮等材料构成浅碟形巢,内垫兽毛鸟羽。窝卵数通常为4~5枚,卵白色且有紫红斑。雌鸟孵卵,雄鸟饲喂雌鸟,孵化期为15~17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17~18天即可离巢,成家族群活动。

分布与居留 为我国特有鸟种,分布于我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