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鸟类图鉴:双斑绿柳莺的分类、特征及识别

鸟类图鉴:双斑绿柳莺的分类、特征及识别

【摘要】:中文名 双斑绿柳莺拉丁名 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英文名 Two-barred Greenish Warbler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体长 11~12cm体重 6~13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上体橄榄绿色,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橄榄褐色,翼和尾暗褐色具橄榄色羽缘,翼上具两道明显的黄白色翼斑,下体白色微泛黄。

中文名 双斑绿柳莺

拉丁名 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

英文名 Two-barred Greenish Warbler

分类地位 雀形目鹟科

体长 11~12cm

体重 6~13g(www.chuimin.cn)

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上体橄榄绿色,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橄榄褐色,翼和尾暗褐色具橄榄色羽缘,翼上具两道明显的黄白色翼斑,下体白色微泛黄。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形态特征 成鸟上体橄榄绿色,头顶偏暗,长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暗橄榄褐色;翼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羽缘橄榄绿色,内羽缘灰白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尖端淡黄白色,在翼上形成两道明显的翼斑;尾黑褐色,外羽缘黄绿色;下体污白色微沾黄,两胁和尾下覆羽略泛灰绿色;虹膜暗褐色,上喙黑褐色,下喙淡黄褐色,脚褐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迁徙季亦见于次生林和灌丛中。繁殖期外成小群活动,性活泼,在枝间来回飞行跳跃,并发出“嘶、嘶”的鸣叫声。主食甲虫、蝽象、虻和鳞翅目幼虫等昆虫,兼食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5—8月,营巢于林中溪岸坡地或岩石的缝隙中,雌鸟筑巢,以苔藓等材料构成侧面开口的球形巢。窝卵数为5~6枚,卵白色,雌鸟孵卵,雏鸟晚成,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分布与居留 繁殖于东北亚,越冬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地区,越冬于云南、广东、香港海南岛,迁徙经过东北、华北、华中、西部和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