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时,应当考虑所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的用地分布与规划条件下的主体功能定位,如若评价区域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对其制定评价准则时的标准应高于非生态功能区,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控制人类的活动强度。......
2023-11-03
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多种因素作用的空间综合决策问题。目前,运用较为成熟且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信息量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物元分析法等。由于城镇地质环境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过于依赖于数学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往往会无法完全真实地反映城镇地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且特别容易忽略某些起到特殊作用的关键因素,致使评价结果过于平均化。所以,在城镇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过程中往往采取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如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另外,考虑到变权评价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方法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评价模型:敏感因子-综合指数-变权评价模型。
(一)敏感因子模型
在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中采用敏感因子模型,主要用以解决地质环境对某一人类活动适宜程度起决定作用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因子的贡献大小问题。在进行地质环境评价时,通过对影响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因子进行定性分析和分类,将那些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或者具有决定性制约作用的地质环境因子(状态)称为敏感因子,只要工作区区域内有该地质环境因子(状态)存在,就认为预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即“一票否决”。
评价指标可分为敏感因子、重要因子和一般因子。一般来说某个城镇(或一定区域范围)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地质环境要素及因子状态也不同,故不同评价单元的地质环境特征可能比较均一,但也可能相差甚远,将均一性较差的单元采用统一数学模型进行评价显然有失偏颇。敏感因子模型正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将所有评价单元依据敏感因子(状态)的“一票否决权”加以区别,再对具有可比性的评价单元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流程见图6-3。
图6-3 敏感因子模型评价流程图
(二)变权综合模型(www.chuimin.cn)
在综合指数模型的基础上,融入惩罚-激励的变权思想,两者结合即为变权综合模型,如下式所示:
式中:M——变权适宜性评价值。
变权综合评价中,指标值发生变化,引起状态变权函数S(X)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指标权重等重要模型参数发生改变,最终评价结果也会发生变化,这与评价指标内部差异城镇建设地质环境质量相一致。
现在,变权模型已经在地质环境评价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等。大量的研究实例也已经证明,变权评价结果往往较常权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而变权评价结果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有关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时,应当考虑所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的用地分布与规划条件下的主体功能定位,如若评价区域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域,对其制定评价准则时的标准应高于非生态功能区,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控制人类的活动强度。......
2023-11-03
根据北海市中心城区开发利用研究及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建城区的地面影响因素将北海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北海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总体需求目前不高,未来在浅层和中层开发充分的情况下,可控制开发利用深层。......
2023-11-03
城镇遭遇和产生的缓变性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沉降、地裂缝、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淤积、水土污染以及生态退化等。南方城市相对于北方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明显较轻。......
2023-11-03
遵循准备—调查— 整理的工作程序开展。分析搜集资料的满足度,制定具体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调查方案。遥感解译,可确定调查区地质环境格局;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可获取调查区地质环境某些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样品采集和测试,在野外实地调查,坑探/槽探、钻探,现场试验,长期监测过程中采集调查区的岩土水生样品,送专业实验室测试。......
2023-11-03
在地质环境问题风险管理中,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确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风险可接受水平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条准则为ALARP准则,ALARP准则将风险划分为不可接受区、警报区以及普遍可接受区。如果所评价出的风险值在不可容忍线以及普遍接受线之间时,则落入警报区,需要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该区域内的风险。......
2023-11-03
在城镇建设、发展和运营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改造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般而言,人为地质作用的速度比自然地质作用快得多。从城镇的功能与特点来看,城镇的类型与功能不同,其地质作用强度与特点也有所区别。这些作用的结果使城镇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其原有环境,形成一种叠加有城镇地质作用的次生地质环境。......
2023-11-03
2)不同功能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分级在功能用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功能用地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参与功能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建立不同功能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产生的临界条件,确定不同地质环境功能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地质环境承载力。......
2023-11-03
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由于其成灾时间短、隐蔽性强、破坏力大,而成为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城镇崩滑流对城镇有多种灾害。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表明,全国1640个县(市)共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余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1200多亿元人民币财产安全,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人民币。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81亿元人民币[2]。......
2023-11-03
相关推荐